• 我的订阅
  • 国内

贵阳贵安 “农”墨重彩绘 乡村好“丰”景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9-23 05:25:00 来源:贵州日报

刘娟

高峰镇千亩稻谷开镰收割,花溪区火红辣椒压弯枝头,修文县“甜猕”猕猴桃新鲜上市……9月23日,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贵阳贵安的广大农民以田为纸,以粮为笔,描绘出了一片乡村振兴的好“丰”景。

今年以来,贵阳贵安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深入实施“强省会”行动,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以“米袋子”“菜篮子”“肉罐子”“果盘子”的充盈丰裕,交出了乡村振兴的喜人答卷。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完成140.45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86.11亿元,同比增长3.2%;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270元,同比增长7.7%……

选好种,种业发展新突破

一年的丰收不是终点,一年又一年的丰收才是目标。而这和“选好种”关系密切。

9月11日,在贵阳市乌当区筑农科水稻研究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沉甸甸的金黄稻穗,正随风摇曳。

“这片科研基地示范田面积超过100亩,其中25亩集中展示‘筑优筑农丝苗’‘昇两优丝苗5号’‘Q两优5号’等34个水稻新品种。”贵阳市种子协会理事长、贵州筑农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邓勇说,“受地形地势、环境气候的影响,贵州的水稻种子有着很大的研制空间,我们公司依托合作的各地科研院校和专家学者,一直致力为贵州突破杂交水稻研制难题,如今已小有成效。”

据悉,贵州筑农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集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农业高科技企业,具有经营(进出口)水稻、玉米、蔬菜、牧草等种子的资质。目前,该公司选育并生产经营优良水稻品种及筑糯(甜)系列杂交鲜食玉米种、筑黄系列杂交玉米种、筑青系列青贮玉米种,年推广经营20余个水稻、玉米优良品种,年销售量达150余万公斤。

企业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主体,在贵阳贵安,还有不少像筑农科种业一样的企业正在奋力“生长”。

近年来,贵阳贵安以“优种”为抓手,围绕粮油、蔬菜、食用菌、水果、生猪、肉鸡、水产、中药材八大产业,聚焦“保、育、繁、选、检、推”六个关键环节,全力构建种业全产业链生态闭环,种业取得加快发展。

2023年,贵阳贵安发布粮油作物主推品种12个,29个主要农作物品种通过省级审定;主要农作物制种面积达5000亩,较去年翻一番;全面建成投产贵州贵猪1000头省级种公猪站,生产蔬菜种苗11亿株,菌棒2.01亿棒。

同时,成立贵州贵阳(观山湖)现代种业产业园、岳麓山贵阳种业创新中心;筑农高科旗下公司创新团队成功克隆出水稻矮秆基因并申报国家发明专利,贵州金农遴选为农业农村部喀斯特山区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创新发展取得关键性突破。

截至目前,全市新增种业企业4家、农作物种子进出口经营许可企业2家、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1个,成功组建贵阳市种子协会,种业企业总数达到52家,居全省首位。

下一步,贵阳贵安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速度、加强招引进度,按照一中心、一基地、一转型、一品牌、一平台、一机制“六个一”建设思路,立足省会科研院校、农业科技人才集聚优势和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2+8院士团队支撑,建设种业创新技术集成地,构建种业信息展示汇集地,打造全省种业发展高地。

种好粮,稳产保供大丰收

9月15日,由贵州大学、省农业农村厅组成的专家组,对贵安新区高峰镇龙宝村千亩坝区现代农业示范田进行现场测产。经科学测算,示范田亩均产量为652.11公斤,较去年示范区提升了6.9%;比农户自种田增产106.55公斤,增幅19.53%。我省自育的新品种“泰丰优79”,最高亩产达到939.4公斤,在贵阳贵安高海拔地区首次突破900公斤,创造了我省自育品种优质稻高产新纪录。

据悉,为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在示范田建设过程中,农业专业技术团队通过优选品种,主推水稻钵苗机插高产高效栽培、“两增一调”和水稻药剂拌种减药增效及绿色防控等多项技术,成功跨越了农业科技从小面积试验到大面积推广的鸿沟,把农业科技元素注入到水稻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为今年粮食丰收打下了深厚基础。

除了科研团队,“农机团队”也在发力。

9月16日,在修文县久长街道孟冲村,连片的玉米长势旺盛,一株株粗壮结实的玉米秆上挂满了硕大的玉米棒,收割机在其中忙碌地来回穿梭,大显身手。

如今,现代化农机正逐步代替人工劳作,一亩田二十多分钟就可以完成收割。值得一提的是,农机上坐着的是一位女郎,她就是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春海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鸿。

“80后”的孙鸿,2010年接触到农业机械后,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农业机械销售到机械维修再到农业机械推广,通过10多年的坚持和努力,孙鸿蜕变成了一名懂技术、懂管理的时代新农人。2020年,她成立了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汇聚不少年轻人一起改造机器、研发设备,希望能把现代化农业越做越好。

“如今,我们合作社共有140多套农机设备,用于收割的有16套。”孙鸿笑着说道,“入秋以来,就陆续接到收割订单,目前,玉米已基本收割完,接下来就要开始进行2000多亩的水稻收割了。”

民以食为天、农以粮为本。无论是科学种植,还是机械化收割,都是提高耕地产出,保障粮食安全的方式之一。

“今年以来,贵阳贵安认真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力抓实粮食生产,聚焦‘种什么’‘谁来种’‘怎么种’‘种得怎么样’,紧盯‘稳面积、稳产量,扩大豆、扩油料,提单产、提自给率’,深入实施‘六大工程’,助推粮食增产增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贵阳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贵安新区统筹城乡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马骁表示,截至目前,贵阳贵安已实现春播满载满插,实现粮食136.5万亩、产量42.79万吨,大豆11.3万亩、油料46.92万亩,夏粮实现全省唯一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加,秋粮丰产丰收。

抓好收,三项收入再提升

农业丰收,农民的腰包“丰收”,村集体经济也丰收,才是真丰收。

9月11日,在贵安新区高峰镇石甲村的200亩辣椒基地里,村民们正忙着采收辣椒,红彤彤的辣椒缀满枝头,映着蓝天白云,“衬”出了椒农们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石甲村这片辣椒种植基地,原本少有人耕种,面临撂荒。今年年初,在村支两委推动下,贵阳农投集团旗下公司与石甲村集体经济公司共同组建“1+1”混合所有制公司进行经营,动员农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盘活垄头200亩土地,发展辣椒产业。据初步计算,今年辣椒总产量将达40万千克,实现产值40万元。

“项目落地后,为石甲村和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收益。”石甲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姜婷说,“辣椒是短平快高效农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育苗、移栽、管护到成熟采摘,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截至目前,基地企业已给群众发放的各项务工费达11.5万元。同时,辣椒采收完毕后,还将在基地轮作125亩土豆、青菜等,以提高土地亩均产值,届时将进一步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据悉,辣椒种植基地只是石甲村村集体经济公司参与的项目之一。今年以来,石甲村结合村情实际谋思路、定目标,充分利用闲置资源,采取“村集体+企业+农户”的模式发展产业,除辣椒外,还引入合作社建设羊肚菌种植大棚,同时,以村集体经济公司名义承包了部分工程项目建设,有效助力村集体、村民实现“双增收”。“预计年底,村集体可实现创收35万元。”姜婷说。

产业兴、百姓富,离不开基层基础强。

2023年,贵阳贵安聚焦村集体收入、农民人均收入、亩均收入“三项收入”,大力发展“1+1”村集体股份混合所有制经济,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全面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发展壮大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四大经营主体”,努力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目标;持续推进党政领导领办示范责任田建设,着力实施万亩耕地、万亩基本农田、千亩高标准农田示范点建设,持续提产增值,多措并举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截至目前,贵阳贵安996个行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持续壮大发展,合计半年经营性收入达2.6亿元,同比实现2.1%增长。规范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72家,推荐息烽县等5个区县入选2023年度中央财政农民合作社项目,推荐2家合作社入选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

【典型故事】

奏响乡村振兴“椒”响曲

王文忠

九月,走进开阳县高寨村,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两旁,一垄垄、一株株郁郁葱葱的辣椒树上,火红的辣椒垂挂枝头、硕果累累,村民们忙碌采摘,脸上显露出收获的喜悦,勾勒出一幅幸福的丰收画卷。

这份喜悦来自于高寨村对产业发展成功探索。2022年,为调动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热情,促进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和治理能力多赢的局面,高寨村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混合所有制经济实体的“1+1”模式,大力发展辣椒产业。

去年,该村通过探索村集体经济“1+1”发展方式,村集体出资49万元,吸纳社会资本21万元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发展辣椒产业。当年,企业收益48.08万元,村集体分红33.65万元,投资收益率达到了68.6%。带动群众就业2200余人次。

有了去年的成功探索,当地村民参与辣椒产业发展的激情高涨。今年募集49万元,就有661人入股,超过了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涵盖了全部脱贫户和监测户。

“去年我入股了2万元,得到分红13800元,今年我又入股了4万元,预计每股的收入比去年分红会更多。”村民汤德兵高兴地说。

通过这种模式,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也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村民一方面可以通过现金或土地流转金入股参与辣椒产业发展获得收益,同时,可以在基地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不仅降低村民单打独斗的种植发展风险,稳定了村民收入,同时,激发了村民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今年,我们持续采取‘1+1’发展方式,村集体出资51万元占股51%,撬动社会资金49万元占股49%,村集体示范种植辣椒220亩,通过利益联结带动周边5个村和47户农户种植辣椒1100亩,预计实现经营性收入400余万元、经营性收益90余万元,高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经营性收益45.9万元,比上年增加12.2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增加750元。截至目前,已经向村民发放工资27万元。”田超介绍说。

为了把产业做大做强,持续稳定增加百姓收入,今年,该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74万元,建立了分拣中心、冷库、烘干车间,延伸产业链,通过深加工,提升辣椒附加值,进一步增强抗风险能力。

“村集体经济发展好了,除了能让村民增收以外,还能解决更多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比如,一些因自然灾害损坏的道路,村集体有钱了,就能及时维修或清理路障,以此提升群众的满意度。”田超说。

【手记】

处处秋色好,家家庆丰年。

今年以来,贵阳贵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三农”持续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农业农村经济主要指标排全省前列,农业农村发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特别是粮食生产实现新突破。广大农民辛苦劳作,终于看到了成果、得到了回报、收获了喜悦。

丰收节里,贵阳贵安的乡亲们欢庆着属于自己的节日,寄望着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生活,积蓄干劲阔步迈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美好明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3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线上接订单。周英通过拍摄短视频发布在网络,和不少贵阳的野生菌餐馆搭上了线。“现在,城市里越来越多市民谈及买野生菌都会想到来黑土苗寨。村里越来越多人加入‘采菌大军’,野生菌给
2023-11-14 06:22:00
闯出“新路子” 鼓起“钱袋子” 贵阳贵安探索“1+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仲夏六月,贵阳贵安广大乡村瓜果飘香、活力满满。息烽县小寨坝镇田兴村,苍翠山林之间,8000多只蛋鸡“咯咯哒”声此起彼伏,每个星期这里都有两万多枚绿壳鸡蛋走出大山,走上城里人的餐桌
2024-06-28 11:40:00
贵阳:蔬果飘香 映出乡村好“丰”景
盛夏时节,正是蔬果飘香的时节。贵阳市各地的瓜果蔬菜陆续成熟,迎来了丰收季。7月9日清晨,太阳尚未完全升起,乌当区新堡乡新堡村铜鼓组的辣椒基地已经热闹非凡,一颗颗青翠欲滴的辣椒挂满
2023-07-13 16:45:00
兴业银行贵阳分行落地分行首笔“卫星遥感+金融”场景应用
...战略,持续探索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兴业银行贵阳分行于2025年6月成功落地该行贵州地区首单卫星遥感应用系统农业种植2.0监测方案,将卫星遥感监测数据应用于铜仁市松桃苗
2025-07-24 16:59:00
“热量赋能+技术保障” 助力罗甸蔬菜“出圈”
...全国“菜篮子”生产县、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贵阳市和贵安新区蔬菜保供基地。今年12月初,贵州省农科院辣椒团队在罗甸县龙坪镇罗化村“秋延晚”辣椒试验示范点对“辣天下168
2023-12-20 16:26:00
...困于群山之中的贫困村找到了发展“金钥匙”。近年来,贵阳贵安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农村资源要素,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新动能和新机制,探索推行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
2023-10-29 02:52:00
杨唯又是一年陌上秋,遍地金黄谷飘香。眼下,贵阳市开阳县禾丰乡9000余亩水稻田迎来丰收,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让田间劳作的农户喜上眉梢,不远处的收割机隆隆作响、穿梭其间,讲述着水稻
2024-09-22 06:13:00
工行贵州贵阳乌当支行:深耕乡村金融知识普及,助力村民守好“钱袋子”
...步提升群众金融素养,赋能乡村振兴新活力,近日,工行贵阳乌当支行走进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王岗村“三月三”民族文化节活动现场,积极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将惠民金融政策与暖心服务“接
2025-04-03 16:10:00
联结田间地头 惠及千家万户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贵阳农投高质量统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联结田间地头惠及千家万户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杨久栋刘久锋姚媛观山湖区合力惠民生鲜超市,市民正在选购蔬菜。姚媛摄一头连着田间地
2023-08-30 05:3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河北石家庄:打卡织音1953
10月2日,游客在石家庄织音1953园区内观看纺织展览。国庆中秋假日众多游客来到省城新的网红打卡地石家庄织音1953园区在这里感受城市繁华和时尚的同时参观石家庄纺织展览感受石家庄纺织工业厚重的发展历史亲身体验古法织布的乐趣10月2日
2025-10-04 08:09:00
1—8月,全市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6%“链”就生态“圈” 产业栖“高”枝□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2025-10-04 08:13:00
无事不扰!683家“白名单”企业“轻装上阵”南京创新全省首个工业领域AEO制度,为企业送上“政策礼包”□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实习生黄倩“成为‘白名单’企业后
2025-10-04 08:14:00
济南南郊医院康复医学中心高压氧疗:安全规范护航,“氧”护生命健康
在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高压氧疗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方式,不仅成为危急重症抢救中的“生命方舟”,更逐渐成为亚健康人群和慢性病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健康加速器”
2025-10-04 08:14:00
市总工会打造特色“工人大思政课”,超5万人次职工沉浸式参与——理论学习有“知”有“味”□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吴頔“南京白局是传承几百年的本地‘说唱’
2025-10-04 08:14:00
责任编辑:张山
2025-10-04 08:14:00
联通基站车开进明水古城 科技助力国庆通信畅通
鲁网10月3日讯联通驰援古城盛会,网络守护万众同享。随着国庆黄金周的到来,章丘明水古城再度成为市民与游客热衷打卡的热门景区
2025-10-04 08:14:00
以体育“开球”,以文旅“传球”“苏超”引力波,掀起南京“观赛+旅游”新潮流□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程锦欣“很幸运这次抽中了第一场淘汰赛的门票
2025-10-04 08:14:00
400多名志愿者助力游客“畅游钟山”
“红马甲”志愿者沿路提供指引服务。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储笑抒《钟山风景名胜区交通优化提升措施的通告》实施后的首个长假
2025-10-04 08:14:00
共庆双节、共叙情谊 社区中秋“家宴”联结两岸情谊
两岸“家宴”菜品评选“以食为媒、以厨会友”。(兴隆社区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柯笛)国庆中秋长假期间,由湖里区殿前街道党工委
2025-10-04 09:2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晓婷 王玉婷)今日19时至22时,王源2025宇宙超级无敌大狂欢巡回演唱会-厦门站将开唱,相关部门预计将有4
2025-10-04 09:20:00
五通金融商务区安置房(B09地块)项目确保如期封顶
外墙喷涂机器人正在进行喷涂作业。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 通讯员 徐婧如)国庆中秋假期,中建四局承建的五通金融商务区安置房(B09地块)项目现场
2025-10-04 09:20:00
项目攻坚热潮涌 厦金大桥(厦门段)建设稳步推进
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刘五店航道桥西主塔700余吨下横梁安装到位。(厦门日报记者 陈立新 摄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谢嘉迪 通讯员 汪智齐)记者昨日从代建单位厦门路桥工程公司获悉
2025-10-04 09:20:00
厦门向餐饮行业发出倡议:以诚信守底线 让文明餐桌点亮长假
我市餐饮商家餐桌上设置的宣传标语。(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詹骐 陈星颖)国庆中秋假期
2025-10-04 09:20:00
河北大名:穿越古今 乐享假期
10月2日,游客在大名古城观看演出,乐享国庆、中秋双节假期。今年国庆假期大名县紧扣“北京大名府·运河夜未央”品牌深挖北宋陪都文化与大运河文脉以“我上大名府·小城故事多”和“北宋江
2025-10-04 0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