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
迫击炮一直在“进化”
■钱生超
M120 RAK轮式自行迫击炮。
今年9月,在英国军警防务展览会上,埃尔比特公司展出了“十字弓”LMT无人迫击炮塔的等比模型。该模型的现身及相关信息的披露,预示着迫击炮的发展朝着无人化、炮塔化方向又迈进一步。
在不少人印象中,迫击炮是一种步兵便携的火炮,由炮身、炮架、座钣、瞄准具等组成,借助高抛弹道,可用来歼灭对手的有生力量,摧毁一些火力和防护支撑点等。
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战场环境的变化,迫击炮一直在“进化”。
为追求更强的火力,迫击炮的口径更加多样。苏联设计生产过16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还研制了口径达240毫米的2S4“郁金香”自行迫击炮,其改进型产品至今仍在服役。其他国家也曾研制过此类口径的迫击炮。不过,更多国家后来选择了60毫米、81毫米和120毫米口径,使这3种口径成为迫击炮中的大多数。
为获得更大的打击覆盖面,一方面,设计者在迫击炮弹上做文章,比如给一些迫击炮弹“捆上”附加药包来增加射程,或专门研发一些增程弹等;另一方面,则是让迫击炮“上车”,“变身”为自行迫击炮,借助其底盘的灵活机动性来达成目的。
为确保高射速、高精度,一些自行迫击炮采用了多管或双管设计,或将传统速射迫击炮直接“搬”上车载平台。一些自行迫击炮使用了计算机化的火控系统,如波兰的M120RAK轮式自行迫击炮甚至可兼容C4I系统,这使该型自行迫击炮不仅可通过“外援”获取更多信息,也能更快速、精准地打击目标。
在安全防护方面,“上车”后的迫击炮能力显著增强。一方面是配备自动装弹系统,在提高射速同时,有效减少操作人员身体暴露的概率,另一方面是逐渐炮塔化,让操作人员在有一定防护力的炮塔内操作,抵挡并降低来袭弹药、弹片的杀伤力。如瑞典和芬兰联合研制的“阿莫斯”迫击炮,就采用了封闭式炮塔、自动装弹机等设计。
无人化炮塔的出现,不仅将自行迫击炮的自身防护力提升到新的层次,还使后者拥有了诸多新功能。自行迫击炮多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搭载的平台更多,因而可分布到更广的范围;集成度更高,可集侦察、通信、导航等功能于一体,因而能获取更多信息来确保打击效果;在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下,可以遥控射击,所需操作人员数量也有所减少。
作为无人化炮塔,“十字弓”也具有上述特征。在计算机化的火控系统和其他感知、通信手段支持下,该炮塔据称具有360°自动瞄准能力,可自动装填弹药,还具有多发同时命中以及行进间射击能力。
可在城市环境中直瞄射击,可加装遥控武器站,可发射多种弹药包括精确制导迫击炮弹,可与其他现役迫击炮系统搭配使用……设计人员对“十字弓”LMT无人迫击炮塔系统在功能方面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今后无人化炮塔发展的方向。
从发展历程来看,“十字弓”LMT无人迫击炮塔系统并非个例。在此之前,芬兰相关公司研发的NEMO无人迫击炮塔系统已经在一些国家的军队中服役。这一个个无人炮塔的现身,势必会因其所蕴含的新理念,为今后各国发展迫击炮提供新的思路与动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4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