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柳州日报
写好“油文章” 奏响“振兴曲”
——“聚焦特色产业 推进乡村振兴”系列报道:三江油茶
三江茶油企业忙碌的生产场景。
三江茶油企业忙碌的生产场景。
早春时节,乍暖还寒。三江侗族自治县斗江镇的广西三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茶车间却一片繁忙,工人们将一瓶瓶“新鲜出炉”的三江茶油,打包装运上车,销往全国各地。
作为全国重要油茶种植区和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三江着力把油茶产业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近年来,三江始终把油茶产业作为生态富民的支柱产业,通过政策润“油”、金融活“油”、科技兴“油”、品牌强“油”等举措,全力推动三江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王柳生是三江斗江镇思欧村宇塘油茶种植示范基地的负责人。早在2009年,他与弟弟就通过土地流转方式,承包千亩荒山,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并发展林下种养、民宿旅游等新业态,走出一条“油”旅融合发展的特色新路子。目前基地油茶种植面积达1600多亩,其中1100余亩已进入盛产期,年收入超100万元,并带动周边群众到基地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同样通过油茶产业致富的还有三江高基瑶族乡弓江村种植户覃启美。2021年,他新种植优质高效油茶70亩,套种罗汉果40多亩。去年,他家罗汉果收入约15万元。
在百里侗乡,类似这样通过油茶产业脱贫致富的例子还有很多。侗族群众通过以短养长、长短结合,解决了油茶林种植初期见效慢、周期长等问题。
近年来,三江大力实施产业奖补,并聚力创新造林模式、组织模式和带动模式,推广“油茶幼林+罗汉果、中草药、花生”等间作农作物模式,全面提高造林成效。同时以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集体经济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农村林地资源、资金、人力等生产要素聚集,进一步完善推广“公司+基地”“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或种植大户)+农户”等经营模式,鼓励和引导油茶龙头企业、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户建立利益共同体,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方式参与油茶产业发展。
如今,三江持续推动油茶产业转型升级,延伸油茶产业精深加工链条、品牌培育链条和市场营销链条。目前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达61.7万亩,年产值5.2亿元,已培育自治区级油茶加工龙头企业2家、油茶专业合作社21家、百亩以上油茶种植大户149家。
“现在,公司每年可生产茶油2000吨,还有诸多日用品等延伸产品。”主要从事油茶育苗、油茶种植,以及茶油加工和衍生品研发的广西三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宏鑫说,今年起,该公司通过油茶基地套种多穗柯、香茅草等中药材,并与制药厂合作研制健康茶饮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是提高三江油茶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三江县县长陈震表示,近年来,三江创建“油茶+”发展模式,延伸产业链,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三江将深入推进油茶“双千”计划,借鉴柳州螺蛳粉发展经验,引进和培育茶油加工龙头企业,扎实推进三江茶油区域公共品牌打造,积极研发油茶系列产品,促进三江油茶全产业链发展。
全媒体记者 黎寒池
通讯员 龚普康 报道摄影
(本系列报道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6 09: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