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多尔衮施行五大恶政,引起民变四起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3 06:52:00 来源:戏说三国

多尔衮施行五大恶政,引起民变四起

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都有剃发结辫的习俗,比如五胡十六国时期,人们就称剃发结辫鲜卑拓人为“索头奴”。蒙古人和契丹人也是剃发结辫的,剃光头顶,两边留辫子。辽金时代的女真人的发型和结辫位置恰好与蒙古、契丹人相反。《三朝北盟会编》卷三载:女真“妇人辫发盘髻,男子辫发垂后,耳垂金环,留脑后发,以色丝系之,富者以珠玉为饰”。

南宋建炎三年(金天会七,公元1129年),金太宗曾强令占领区的汉人剃发,称:“禁民汉服,及削发不如式者,死!”在金人统治区,士兵常常窜入市肆,见居民发式稍不如式,立即牵出当场斩首。

作为女真人的后裔,满族人继承了女真族旧俗,男子的发饰与女真族完全一样,将头发半剃半留,剃去周围头发,只留颅后发,编成一条大辫子,垂于脑后。以彩色丝线系结,再饰以金银珠玉等。

满族人经历了几百年,发型一直没变。满族男子一般是将头顶中间一撮如钱大之头发留长,结成辫子,其余四周发皆剃光,所以称为“金钱鼠尾”。

一般来讲,满族人只有“国丧”和“父母丧”内百日不剃,平时,除中间一小撮外,周围头发不能留蓄。

努尔哈赤建后金称汗后,强迫被占领区汉人和投降的汉人必须剃发,所以,剃或不剃,成为一种政治性标志。汉人只要剃头,就免死收降,否则就砍头。

后金军占领辽阳后,当地汉民成千上万不愿剃头,自投鸭绿江而死(见朝鲜《李朝实录》)。当时当地,汉民有时候被剃发后结果更惨。由于明清方面的拉锯战,剃发汉民常被明军杀死,士兵们割头后冒充满人首级去“报功”。

多尔衮施行五大恶政,引起民变四起

皇太极继位后,杀人方面有所收敛,但对剃发则要求更严。

皇太极之所以如此强调剃发,正源于他读过书,对历史上的女真帝王金世宗非常钦佩。他坚定认为,女真如果汉化,后果肯定会速亡。

清军初入关,占领北京后不久,即发布剃发令。由于吴三桂等明朝降官劝说,加之北京及周围地区人民反抗连连,多尔衮不得不收回成命,于顺治元年五月二十日谕旨中说:“予前因归顺之民无所分别,故令其剃发以别顺逆。今闻甚拂民愿,反非予以文教定民心之本心矣。自兹以后,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清世祖实录》卷五)

现在,随着大顺政权和弘光政权的相继覆灭,多尔衮认为强令天下剃发易服的时机定了,六月初五日,便下谕令“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傥有不从,以军法从事”(《清世祖实录》卷十七)

六月十五日谕礼部道:“向来剃发之制,不即令画一,姑令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今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异?若不画一,终属二心。..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规避惜发,巧辞争辩,决不轻贷。”(《清世祖实录》卷十七)宣称:“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爝火录卷四)

同年七月,又下令“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清世祖实录》卷十九。)

此令一下,全中国汉族人民不仅有亡国之怆,更有亡天下之痛。

多尔衮施行五大恶政,引起民变四起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有大声疾呼:“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为了免除剃发易服,数千万汉族男儿勃勃不屈,抗争至死,南北中国,以水泼油,鼎沸不已,千万人头,滚滚落地。

1645年(清顺治二年)六月,潞王降清,浙江省会杭州被清军占领,不少州县也递上降表,归顺清朝。“闰六月初旬,颁开剃之令,人护其发,道路汹汹;又郡县奉檄发民除道开衢为驰马之地,人情益恇扰”(林时对《荷牐丛谈》卷四,《蠡城监国》)。

这样,一场以抗拒剃头为焦点的反清猛火迅速在全国各地燃烧起来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3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多尔衮英年早逝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1650年,39岁的多尔衮外出打猎,不慎跌落摔伤,被人扶回住处后没几天,就病危了。他不想死,可他的命,早已由不得他了。从马背上摔下来后,多尔衮就感觉自己全身无力,应该大限将至。可
2024-06-09 16:11:00
孝庄太后下嫁是否真实存在,孝庄是否屈尊委身于多尔衮?
...,弟弟要继承兄长的一切遗物,同时也要续娶嫂子。当年多尔衮续娶自己的嫂子孝庄文皇后,是符合满族习俗的。2、为儿子皇位,屈尊下嫁皇太极驾崩时,孝庄才三十多岁,而顺治才六七岁。而多
2023-02-23 15:09:00
顺治皇帝真的出家当了和尚吗?如果是,原因又是什么呢
...又能干什么呢?于是,大清朝的朝政就交给了福临的叔父多尔衮与济尔哈朗来辅政,多尔衮任摄政王。说是辅政,朝政其实基本上由两人掌管了。 福临还在襁褓中,还不知道自己是皇帝命运时,
2024-05-16 14:01:00
顺治帝真的只钟情董鄂妃一人吗
...了一边。福临在位早期,朝中大权大半掌握在大名鼎鼎的多尔衮手中。就是在这个时期,多尔衮亲自做媒,一手促成了福临的第一段姻缘。他与蒙古公主博尔济吉特氏定亲。多尔衮位高权重,对顺治
2023-05-11 15:52:00
历史上真实的清朝人并非都是“阴阳头、牛尾辫”
...已。直到有一天,汉奸孙之獬为了讨好新主子,向摄政王多尔衮提出了让所有汉人“剃发易服”的建议,发式才被赋予了其特定的政治内涵。影视剧中的汉奸孙之獬(左)不久之后,摄政王多尔衮以
2023-02-01 16:11:00
顺治亲自给多尔衮定罪,康熙、雍正都不敢翻案,为何乾隆敢?
...么顺治亲自定罪,康熙、雍正都不敢翻案,为何乾隆敢为多尔衮平反冤案呢?白羽以为,其实更多的是为了政治需要,调和满清贵族的内部矛盾。一起了解一下一、皇权的争夺,多尔衮政治地位转变
2023-03-10 10:38:00
揭秘清朝皇帝与他们的属相神秘联系
...清世祖顺治,年仅六岁就在叔父的扶持下登上皇位,但是多尔衮掌握实权。顺治虽然年幼,但是精明能干,早早就懂得了隐忍,厚积薄发,表面上对多尔衮十分尊敬,暗中却培养自己的势力,等到多
2023-11-20 15:35:00
满蒙联姻:清朝皇室与蒙古贵族的世纪纽带
...治帝是一位棱角分明的皇帝,他幼年丧父,登基后权位被多尔衮长期把持,直到多尔衮死后才得真正掌权,也许是因为这段经历,让顺治掌权后的一些做法,难免有些偏激和激烈。顺治十年(165
2024-04-06 03:15:00
多尔衮是否有实力当皇帝?他不篡位称帝其实和孝庄无关
...女人十分痴心,为了爱情放弃了垂手可得的皇位,他便是多尔衮。《清世祖实录》:凡一切政事及批票本章,不奉上命,概称诏旨。擅作威福,任意黜陟。凡伊喜悦之人,不应官者滥升,不合伊者滥
2023-01-02 16: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