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陈赓58岁英年早逝,援越回国即卧床不起,不料越南恩将仇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4-24 23:5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作者:闪闪

1962年,开国大将陈赓英年早逝,

年仅58岁。

有人将他

逝世原因,归结为多年来南征北战积劳成疾。可当时有很多将领也积劳成疾,戎马半生满身暗伤,但多数将帅的寿命比陈赓长。

陈赓58岁英年早逝,援越回国即卧床不起,不料越南恩将仇报

陈赓英年早逝的直接

原因

,是身体患病。伤病问题,可以说贯穿了这位战将的革命生涯。在

援越抗

法期间,这一问题就已经显现。

陈赓在越南奋战了

4

个月,

因为越军

问题很多,

肩负重任,很多事情都

要以身作则,连续几昼夜不眠不休

是经常的事

越南

山高水深又潮湿,

陈赓

旧伤发作

又添新疾

,回国之后很快就病倒了,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因为

卧床不起

(之前是受伤)

,身体每况愈下。

越南

方面

承认,如果没有陈赓的话,他们很难打败法军

可他们却在

多年

成为中

国的敌人,反过来跟陈赓

旧部开战。

试想

,倘若没有中国的援助,越南拿什么打败法军

、美军?可恩将仇报

那么快。

陈赓58岁英年早逝,援越回国即卧床不起,不料越南恩将仇报

陈赓的腿伤,是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的

时候

身为营长率部冲锋,腿部受了重伤差点截肢,从那之后他“飞毛腿”的外号彻底成为

过去式

据《陈赓传》

载,抗战时期,陈赓常常跟政委王新亭

开玩笑,

互喊对方外号

。大概意思是,王新亭高度近视,可

在山区作战尤其是丛林作战,

行军

时常常要摘掉

眼睛,需要陈赓在前面领着才能走路,偶尔被忽悠“前面有沟”。王新亭

真的

准备过沟

惹得陈赓

哈哈

大笑

遇到

下坡的时候,王新亭拿

赓的腿

开玩笑,扶着对方走下陡坡。在那段艰

时期,俩人相互搀扶,挺过了敌人的“大扫荡”。

拐杖成了陈赓最亲密的朋友,和枪支一样伴随左右。

1950年7月7日,陈赓走水口关进入越南,协助越军制

边界战役

计划,

扫清中越边界的法国军队,打通援助道路。

陈赓制定的

战法

战术很简

,高平和谅山之间有一条四号公路,打公路上的据点,便可吸引出两座城市的敌人,进行野战消灭,避免打攻坚战。

陈赓58岁英年早逝,援越回国即卧床不起,不料越南恩将仇报

奈何越军听不懂,对于“围点打援”之类的战术完全茫然,竟然认为打高平跟四号公路没关系,打四号公路就会消耗自身力量。

陈赓讲得口干舌燥,才算讲清楚:

高平是攻坚战,吸引敌人出城是野战,野战才有获胜的可能性。

真正开战之后,陈赓发现越军

拖沓

,宁愿放过大批法军逃走,也不愿意在丛林当中追击敌人。

无奈之下,陈赓要以伤残之身做示范,成为“能吃苦”的榜样。

他甚至雷霆大怒,批评越军这不打

那不打,还有什么样的仗可以打?我挺着肚

都能翻山越岭,各位身材精壮为何不追击敌人?

就拿敌勒巴热兵团来说,他居然轻松越过了伏击圈,而负责伏击的越军,因为粮食快要吃完了,所以离开伏击圈外出找粮食。

陈赓要求部队追击,距离仅仅7

公里而已,没想到越军追了

4

天都没能追上。

原先设在半路的二号和三号伏击圈,也都眼睁睁放走了勒巴热兵团,原因则是不敢打硬仗。

陈赓58岁英年早逝,援越回国即卧床不起,不料越南恩将仇报

自从四号公路被切断,高平的沙格东兵团遭受断粮危机,于是撤出了城市,勒巴热兵团调转路线,前去接应高平的沙格东兵团。

此乃野战绝佳战机,只要歼灭这两

敌人,便可取得边界战役的胜利。

没想到越军的干部却希望撤军,理由是连日作战部队很疲劳,敌人又有空军助战,一旦勒巴热兵团和高平之敌会合,越军可能坚持不住。

陈赓火冒三丈,要求此战必须打下去,否则之前的牺牲白白浪费,要越军不惜任何代价夺取胜利。

陈赓自然指挥不动越军,只能向北京的上级和越南的胡志明提出建议,此战决不可动摇。

试问,逃跑的敌人不打,还有什么值得打?只要能不怕辛苦,展开运动追歼战,敌人两个兵团根本就来不及会合。

主席知悉情况后,通过电报对胡志明说:一定要按既定计划打到底。

胡志明亲自指挥,要求按照陈赓的战术打,否则军法从事。

陈赓58岁英年早逝,援越回国即卧床不起,不料越南恩将仇报

(胡志明)

越军果然追上了勒巴热兵团,不仅全歼了敌人的

中下级

士兵,还俘虏了勒巴热本人。

而沙格东兵团,在

不远

的地方,陷入了陈赓的伏击圈。

越军按计划打完勒巴热,调头再打沙格东兵团,打得法军满山奔逃,活捉沙格东本人。

一战歼敌

4000

人,这是越南抗法战争

来,第一次取得如此大规模的胜利,而且打得全都是法军精锐。

而整个边界战役,彻底打退了中越边界的法国军队,总共歼敌

8000

人,直接将法军推到了平原地区。

陈赓一直督促越南军队,打仗不能怕吃苦;而他本人则以身作则不怕艰难,拄着拐棍翻山越岭涉深河,从未说过半个苦字。

而我国顾问团的一些干部,嫌弃越军太笨,一度发脾气想回国,陈赓则批评他们的工作态度。

召开会议的时候,陈赓指出了越军的诸多不足,例如虐待民工、体罚士兵、过于谨慎……

武元甲评价说:“陈赓同志的意见既尖锐又中肯,非常深刻,各级干部都要很好的予以领会、反省。”

陈赓58岁英年早逝,援越回国即卧床不起,不料越南恩将仇报

越军干部被陈赓的才能震惊了,上能团结各级干部,下则体会百姓疾苦,跟战士们同吃同住。

于是他们问,像陈赓大将这样的人,中国有几位?

如果陈赓大将走了,能不能再派一位像他这样的将领来指挥越南抗法战争?

越南那边之所以称陈赓为大将,并不是军衔的原因,而是出于对陈赓的尊敬。

陈赓要回国的时候,结束了他在越南四个月的艰苦工作,而越南高层一路送了十多里。

而在越南这地方,除了有敌人之外,还有那恶劣的环境。陈赓征战多年,早该治疗腿部的伤病,然而越南的沼泽,却又加重了伤势。

陈赓回国之后,被任命为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委,上级的命令刚下来,他因为小腿剧痛,躺到了病床上。

大战当前,将军岂能卧床不起?陈赓想尝试着站起来,但小腿的血管里犹如灌满了铁钉。

对于陈赓这样的将军来说,一般的痛苦倒是能忍受,但这次任凭他如何咬牙坚持,始终离不开病床。

陈赓58岁英年早逝,援越回国即卧床不起,不料越南恩将仇报

据医生检查,陈赓小腿的疼痛,主要是因为越南那边条件艰苦,连续四个月没有

很好

,也没有

条件

较好的

医疗和生活

照顾,所以患上了左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陈赓非常着急,因为他要尽快

入朝作战,于是坚持拄着拐棍,去指挥第三兵团入朝

医生要求痊愈之后才能下床,于是把陈赓转运到北京,经过三个多月的治疗,才稍稍有些好转。

陈赓立刻要求,转院去往东北大连,那里距离战场

更近,于是他又转到了老虎滩工人疗养院。

据陈赓本人回忆,在越南的时候,因为深感责任重大,所以常常连续几昼夜不睡觉。

越是弱小的军队,指挥员就越是要注重每一个细节,稍有不慎被敌人钻了空子,就会损失巨大。

陈赓之所以连续熬夜,是因为他思想高度紧绷,边界战役的成败,都在他跟顾问团的身上,倘若败给了法军,越南就要在中国建立流亡团体了。

陈赓58岁英年早逝,援越回国即卧床不起,不料越南恩将仇报

(陈赓1960年在广州休养)

陈赓

面嘻嘻哈哈

,对什么事情都很乐观;可对于

打仗

却很谨慎,

事无巨细考虑清楚,因为一点点的失误,都可能会导致

失败和

牺牲。

这位优秀的战将如果长寿健康,必定会创造更加辉煌的功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5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由于早年被捕时受到电刑,导致心脏问题,陈赓于1961年英年早逝,年仅58岁,这一事件令许多老首长为之痛惜。陈再道担任过武汉军区司令员、铁道兵司令员等职务,虽然铁道兵最终裁撤,
2025-05-27 16:00:00
解放军中大名鼎鼎的三杨、三陈,和三梁分别是谁?
...。三陈:大将风范,为国尽忠在解放军中,这三陈分别是陈赓、陈锡联和陈再道。这三人中最为著名的无疑是陈赓。陈赓早年便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更是被称为“黄埔三杰”之一,之后,为了保护中
2022-12-31 11:00:00
陈赓逝世50年后,陈赓子女要求将父亲迁出八宝山,中央批示:同意
...不少的战役,也有不少的革命男女投身战争。这之中就有陈赓,陈赓早先的时候,是王勇的上级领导,要知道当时的王勇有王疯子之称,但是这个什么都不怕的王疯子唯独怕极了陈赓,可见陈赓当时
2025-01-09 16:56:00
陈赓被小白脸出卖入狱,监狱巡捕看到他,愣住:你不是王先生吗?
有些事情,有时候真的太“寸”了!原本陈赓已经有了安排了,在组织的指示下,陈赓决定离开上海前往苏区工作。在临出发的前一天晚上,陈赓想着离开上海之后,也就没有什么机会看电影了,所以准
2025-03-09 10:41:00
一次,陈赓用白水炖萝卜招待彭德怀,自己却躲在房间里大口吃肉,彭德怀大怒:“好你个陈赓,你不让我吃我偏要吃。”抗战时期,彭德怀元帅负责抗日根据地的财政工作。他采用开源节流的政策,让
2024-08-03 23:12:00
解放军将领陈赓:第一年有党,第二年有我
在解放军将领中,陈赓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他的一生都充满着传奇,令人惊讶。1916年底,陈赓因为逃婚,离家出走,跑到长沙当了湘军,与彭德怀是一个团。但是,干了5年,已经混到一等兵的
2023-08-31 17:55:00
陈毅心中五大战神,陈赓为何能上榜?虽是大将,却能教元帅打胜仗
...我认为我党二十多年来出现的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等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刘、林并肩迈进。”也就是说,在陈毅看来,我军唯有彭、刘、林、粟、陈等人可以称得上战神。要知
2024-08-08 10:03:00
一身傲骨周希汉,唯独在和周璇的婚恋上数次碰壁,险些错失良缘
...己根本不舍得真打周希汉,他只不过吓一吓周希汉罢了!陈赓同样特别青睐周希汉。周希汉在陈赓手下工作时,但凡有战事,陈赓总会用身体不佳为由,指使周希汉代替自己出战。久而久之,他的小
2025-01-21 08:49:00
新年首摔,越南一架苏22战机坠毁,一年内坠毁2架
...还有一些国家也时不时摔飞机,比如我们的南部邻居——越南。(越军一架苏-22M4攻击机在训练中坠毁)参考消息1月9日报道称,9日上午,越南空军一架苏-22攻击机因为故障,坠毁在
2024-01-11 11: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