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齐鲁之子|韬略古今,战神孙武“封圣”之路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6 23:51: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编者按:并非每一段逝去的时光,都足以铸成煌煌史册。回望历史的夜空,那些克己慎独、居仁由义的贤人智者,曾躬身推动了时代巨轮;直到今天,其精神思想依然璀璨如初,像恒星一般散发着文明演进的光华。

“诸子百家半山东”。齐鲁大地上涌现过众多成就杰出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们的学说和作为,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谱系,也造就了一方水土独有的底色与气质。从今天起,本报推出“齐鲁之子”系列文化观察栏目,探寻他们沥尽心血所创造的文化遗产,共享一份千古长青的心灵启迪。

记者 张向阳

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鲁大地上诞生了文武双圣,即文圣孔子和武圣孙子。《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孙子以独到的兵家视角,深刻诠释了战争的基本规律,被尊称“兵圣”,有“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之誉。

家世显赫“王”的传人

如果不是50多年前一座神秘古墓的发现,人们可能会认为孙子和孙膑是同一个人。1972年,临沂银雀山汉墓简牍出土,因《孙子兵法》与失传近两千年的《孙膑兵法》同时出土而被称为考古奇迹。它的发现结束了关于孙子其人其书的千年争论,使历史谜题一朝得解。

齐鲁之子|韬略古今,战神孙武“封圣”之路

“孙武的先祖并非土生土长的齐国人,而是陈国贵族后裔。孙子的先祖为陈完,是春秋时期陈国君主厉公之子。公元前672年,陈国发生了一场内乱,陈完举家逃往齐国避祸。出于安全考虑,陈完一家到齐国后改成发音与‘陈’相近的‘田’姓。齐桓公听说田完贤能,打算聘他为客卿,但田完考虑到自己‘外来户’的身份推辞不受,只当了一个管理百工之事的基层官吏——工正。齐国大夫懿仲决定把女儿嫁给田完,请人占卜,结果是‘凤凰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意思是说田完将在齐国繁衍昌盛,五代之后就要发达,堪比正卿;八代之后,地位之高没人比得上。田氏一族就此在齐国扎下了根,田完就是孙武的七世祖。”山东航空学院孙子研究院副院长、山东孙子研究会常务理事梁娟娟向记者讲述了孙武显赫的家世。孙武是齐国乐安人,对于“兵圣故里”的探究,史学界产生了广饶说、惠民说、乐安说、临淄说等观点。

齐鲁之子|韬略古今,战神孙武“封圣”之路

孙武像。记者 李海涛 摄

孙武这一支又是如何由田姓变成孙氏的呢?

据介绍,由于出身贵族家庭,受过良好教育,且家族中文韬武略代不乏人,田家积极效力于齐国,到田完的四世孙田无宇(桓子)时,已官至上大夫,并在齐灭莱国的战争中立下大功,势力越来越大,成为齐国名门望族。到了第五代,田书(孙武的爷爷)曾任齐国大夫,因伐莒有功,齐景公把乐安作为食采之地封给田书,并赐姓孙氏。自此,田书一支改为孙氏,孙武的父亲田凭改为孙凭。生长于军事世家,先辈不乏屡立战功的杰出将领,孙武年幼时就受到军事技能和战略思维的熏陶。他潜心研究兵学,后来着手《孙子兵法》这部旷世巨著的写作。

梁娟娟说:“然而好景不长,齐景公对田氏家族在齐国发展壮大多有防范之心,预感田氏的壮大对其统治不利。卿大夫之间的斗争也达到了白热化,田、鲍、栾、高‘四族谋为乱’。孙武不得不带着兵书被迫选择离开齐国,避往千里之外的吴国。”

吴宫教战斩二妃

春秋时期的几百年间,诸侯争霸,几乎无日不战,战争元素日趋复杂,程度日趋激烈,战争的丰富实践为军事家构筑了理论基础。

因为历史久远,先秦时代的上智之人,大都蒙上了一层神秘莫测的传奇色彩。据梁娟娟介绍,孙武到达吴国后,史书记载“避隐深居,世人莫能知”,学者推测应该是避居在吴国都城西面的穹窿山中,修缮兵书,吸取《周易》《老子》等思想中的精髓,终成《兵法》十三篇。钟灵毓秀的姑苏城外,面对月落乌啼、江枫渔火,只身孤影的孙武难免引发羁旅之思、家国之忧。

齐鲁之子|韬略古今,战神孙武“封圣”之路

“神龙终非池中物,叱咤风云待天机。”一个偶然的机会,吴国大臣伍子胥与孙武相识,就是京剧中那位“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头”的伍子胥,他的父亲楚国大夫伍奢因直谏被楚平王所杀,伍子胥逃至吴国。萍水相逢,惺惺相惜。经过交谈,伍子胥对孙武的军事才能叹为观止,同是身处乱世、去国怀乡,伍子胥对孙武的境况自然会产生“同病相怜”之感。

“爱才心切,伍子胥遂向积极谋取霸业的吴王阖闾推荐。阖闾对这位默默无闻的北方人并不在意,甚至怀疑伍子胥这异国之人怀‘连朋结党以壮羽翼’之心,拉帮结派。伍子胥前后六次推荐,吴王仍然无动于衷。伍子胥并不气馁,第七次向吴王阖闾推荐孙武,说‘孙武精通韬略,有鬼神不测之机,天地包藏之妙,自著《兵法》十三篇,诚得此人,虽天下莫敌,何论楚哉!’这恰搔到急于打败楚国的吴王痒处,遂决定面见孙武,问以兵法。”梁娟娟说。

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残简记载了这一幕,吴王亲自到“孙子之馆”见孙武。孙武带兵法十三篇到吴王离宫附近馆舍下榻休息。读了孙武的兵书,吴王对他的军事才能表示认可,《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吴王与孙武畅谈治国平天下的对策,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吴问》一篇就是两人的问答。一问一答中,吴王了解到孙武确实是经天纬地之才。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开启孙武将军之路的竟然是一群花枝招展的宫女,而阵前祭旗的竟是吴王两个千娇百媚的宠妃。

为了解孙武实际操练军队的本领,吴王从后宫挑选180名宫女,交给孙武演练。练兵场上,孙武指定吴王的两个宠妃为队长,要求根据令旗和金鼓声,做出相应动作。然而娇生惯养的宫女将训练作为游戏,队伍一片混乱。三令五申后,宫女们还是嘻嘻哈哈。孙武大怒,一面令“取斧锧”,一面问执法官“军法如何?”执法官回答“斩”。看台上的吴王大惊失色,忙传令让孙武手下留情,孙武却说:“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斩杀两位队长之后,再演练时,宫女们完全遵从指挥,这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来源。吴王为了攻楚的霸业,拜孙武为大将。

“行刑不避君王宠,一笑随刀八阵成”,历经千年雨打风吹,苏州教场山、二妃墓遗址仍在,仿佛默默诉说着这一段往事。

利剑出鞘谁与争锋

孙武不但是一位军事理论家,更是一位践行者,《孙子兵法》不断被战争实践验证着。翻看历史的长卷,透过早已散尽的狼烟,笔者追寻着那些驰骋于金戈铁马、刀光剑影中的足迹。

公元前512年,吴王闾阖为巩固政权,清除余党,决定追杀叛逃的前朝公子掩余和烛庸。两位公子投奔到敌国楚国,楚王如获至宝,想利用他们牵制吴国。于是将他们安顿在养城(今河南沈丘县东南),还给他们筑城,并给土地作为封邑。

这是孙武初试兵锋的一场战役,在分析双方形势后,他向阖闾提出了“肆楚疲楚、攻克养城”的战略方针。吴军分编成三支劲旅运用疲敌之计,先以第一军佯攻伐夷,佯攻不克后,吴军兵锋一转,南渡淮水,直驱500余里,攻打潜、六二地;当楚军的援兵即将到达时,吴军撤退待命,避免与楚军正面冲突。楚军见吴军撤走,便将部队驻扎在南冈(安徽潜山县)。孙武这时调动他的第二军人马沿淮水而上,疾行军数百里直扑楚国战略要地弦邑,当楚军援兵即将赶到弦邑时,孙武便命部队撤退。吴军“致人而不致于人”,使楚军疲惫不堪,士气低落。当楚军确认吴军已经撤走,正欲撤军时,孙武才命令吴军的第三军人马打响了攻克养城的战斗。吴军一举攻下养城,擒杀了二公子。

这时的阖闾头脑发热,还想一鼓作气攻克楚都郢。但孙武冷静地分析,此次胜利并没有消灭楚军主力,这样做不妥,吴王听从劝告,下令班师。

豫章地区是吴伐楚国的正面屏障,吴国要想深入楚国腹地,就必须廓清豫章地区的楚国势力,以此作为前进基地。

公元前508年,孙武利用豫章地区桐国、舒鸠等小国与楚国的矛盾,进行分化瓦解。先是诱使楚之属国桐叛楚,又唆使楚之附庸舒鸠劝诱楚发兵攻桐国。楚国令尹(掌军政大权最高官职)子常不知是计,于同年秋率军攻桐,进至豫章。

吴军采取“卑而骄之”的计谋,一方面作出屈从于楚军威势的样子,将大批战船集中在豫章南部江面,摆出要帮楚国讨伐桐国的架势,迷惑楚军;另一方面,暗中将主力潜伏于巢地,等待战机。子常以为吴军尽在江上,因而松懈了对陆地的戒备。吴军乘机突然对楚军侧后发动袭击,楚军溃败。经此一战,楚国在豫章以东诸邑及属国皆被吴所占有。

豫章之战的胜利,又燃起了吴王阖闾进攻楚国郢都的欲望。但孙武、伍子胥认为时机还不成熟,劝吴王隐忍待机,吴王只好作罢。此战,吴国打开了通往楚国的东大门,最终完成了破楚入郢的战略布局。

柏举之战名动天下

“楚国自恃强大,经常压榨勒索相邻的唐国和蔡国,还拘禁他们的国君,引起两国强烈不满。公元前507年,蔡国国君蔡昭侯、唐国国君唐成公,为了复仇与晋、吴结盟,使楚北侧失去屏障。此时楚国内政腐朽,吴楚大战的时机成熟,于是吴、唐、蔡‘三国合谋伐楚’。公元前506年冬天,吴王阖闾亲征,以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倾全国水陆3万之师伐楚,从楚国守备薄弱的东北部突入楚境,展开远程进攻战,拉开了‘东周时期第一个大战争’(范文澜语)柏举之战的序幕。三国联军先按孙武‘以迂为直’‘攻其必救’的战略,表面兴师救蔡,实则攻楚都郢城。”梁娟娟讲述了孙武指挥的春秋时期这一经典战例。

楚国令尹子常见吴军来袭,放弃对蔡国的围攻,回师防御本土。吴军与蔡军、唐军会和,溯淮水继续西进。进抵淮汭后,孙武突然决定舍舟登陆,由向西改为向南。伍子胥不解,吴军擅长水战,为什么要在陆地上进军作战呢?孙子说,兵贵神速,逆淮水而上行动迟缓,一定要在敌人想不到的地方出击,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孙武挑选3500名精锐士卒为前锋,迅速穿过楚北部的大隧、直辕、冥阨三关险隘(今豫、鄂两省交界处),深入楚腹地,直扑汉水而来,威逼郢都。

楚昭王急派令尹子常、左司马沈尹戌等将领,倾全国兵力赶至汉水西岸,与吴军对峙。左司马沈尹戌足智多谋,建议子常率楚军主力沿汉水西岸正面设防,而他本人率部分兵力迂回吴军背后,毁其战船,断其归路,而后前后夹击,一举消灭吴军。然而,子常心胸狭隘,认为如果沈尹戌计策奏效,肯定会独占功劳,于是擅自改变计划,率主力渡汉水进攻吴军。

孙武采取“卑而骄之,佚而劳之”的策略,让楚军兵不血刃地渡过汉水,又让吴军顺势后撤疲敌误敌。子常中计,误以为吴军怯战,挥军直追。吴军以逸待劳,在小别至大别间迎战楚军,三战三捷。子常孤注一掷,在柏举列阵,准备与吴军决战。吴军先锋夫概认为应先发制人,出其不意带领5000人马率先发动攻击,直闯楚营。楚军一触即溃,阵势大乱,吴军主力趁机投入战斗,楚军全线崩溃。子常逃往郑国,吴军乘胜追击,在柏举西南的清发水追上楚军残部。吴军“半济而击”,楚军损失惨重。楚左司马沈尹戌急率本部兵马赶来救援,经过一场恶战,沈尹戌战死。吴军五战五捷,直逼郢城,楚昭王出逃随国。吴军一举攻入郢城,取得了破楚之战的全面胜利。

梁娟娟说,柏举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吴军以3万之师击败楚军20万主力。其“兵者诡道”“上兵伐谋”“以逸待劳”“因粮于敌”“半济而击”等战略战术的精彩应用,让孙武一战成名。孙武辅佐吴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为吴国霸业立下汗马功劳。

江汉奔流,风云浩荡,虎踞龙骧!孙武一战封神,奠定兵圣威名。

齐鲁晚报人文版投稿邮箱:qlwbxujing@sina.com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7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战神白起遭遇兵圣孙武,谁胜谁负?
...历史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假想:如果当时赵军统帅是兵圣孙武的话,他对决战神白起,结局会改写吗?这里先来把长平之战的过程梳理一遍,再来分析。公元前260年,秦军攻赵,赵将廉颇一开始
2023-09-23 11:37:00
他为了求取功名不惜牺牲妻子,他是军事奇才,与孙武齐名,训练的士兵威震天下,他先后效力于三个国家,但始终得不到信任,壮志未酬!他战功卓越,被称为“西河战神”,他训练出来的“魏武卒”
2024-05-29 06:58:00
英雄无善终,历史上四位如神一般的战将走向悲剧结局
...被提起,但他却是一位东方战神,是超一流的谋略家,与孙武同传,排名在“列传第五名”,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名利狂,为了求名,他可以不择手段。吴起的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
2024-02-04 12:52:00
中国历史上哪些人能被称为战神?竟然没有武圣关羽
...历史上有哪些人能够被称为战神呢?一、春秋战神:兵圣孙武春秋时期是华夏第一个大乱世,乱世出名将,春秋战神首推孙武,孙武被称为兵家至圣,是华夏军事思想的奠定人,他不仅有军事理论,
2023-07-26 15:01:00
齐鲁之子|止戈为武,自古知兵非好战
...,胜乃不穷。” “‘兵贵速,不贵久’的速胜思想也是孙武的核心战略思想之一。战争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数量惊人。对国计民生来说,是极其沉重的负担,战争一旦旷日持久,各种问题会
2024-04-26 23:51:00
中国历史上的常胜将军有哪些?
...为每个人心中皆有一个排名。接下来为您讲解。第一名:孙武相信很多人看到把孙武排在第一名,就会很不理解,孙武一生并没有参见多少战役,他的实战经验和临场指挥能力肯定比如后面的一些常
2023-08-30 20:04:00
历史上最强的九大战神,都有谁
...又有多么辉煌?一、春秋战国——群英毕起的军事天才们孙武——兵家之圣,战无不胜的诡道大师大约在春秋中期,一个来自齐国的军事家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战国局势。这个人就是孙武。孙武早
2024-06-12 13:26:00
他是春秋战国真正的战神,兵圣孙武应称其为老师
...次伐兵,其下攻城”的《孙子兵法》的完美演绎,如果说孙武是“兵圣”,那么,毫不夸张的说,先轸就是他最重要的老师。
2023-02-26 21:23:00
中国古代战神榜:英雄辈出的沙场传奇
...武将都是一合之将,基本上都是一回合被挑于马下。一、孙武孙武被后人成为武圣。公元前506年,吴楚大战开始,孙武指挥吴国军队以三万之师,千里远袭,深入大国,五战五捷,直捣楚都,创
2023-11-23 18: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