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9月23日下午,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汉文化论坛顺利完成主、分论坛等议程,圆满落幕。按照组委会工作安排,举行第二届汉文化论坛成果发布会。
第二届汉文化论坛聚焦“两汉文化与中华文明”主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对话交流。本届论坛共举办1场主论坛、4场分论坛和1场淮海经济区文化旅游协同发展圆桌会议,来自全国150余位文化理论研究名家大家、知名科研机构及院校学者、文旅领域领军人才等齐聚彭城,共话文化传承,共商现代文明建设。与会嘉宾普遍认为,论坛深入探讨两汉文化的精神内涵、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围绕促进两汉文化传承弘扬和转化利用提出了很多新思路、新策略、新路径,有力提升了两汉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创造力,为加快推进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提供了有力学术支撑,是一次精彩纷呈的思想盛宴、文化盛会。

论坛一是紧扣时代主题,探寻文化密码。从两汉文化中汲取丰厚滋养,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聚力打造体现历史传承、代表江苏形象的“吴韵汉风”文化名片,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进程中,探索了新经验、展现了新担当。
二是汇集名家大家,深入研讨交流。本届论坛邀请了历史、考古、文学、艺术、文化产业、规划设计等领域具有卓越成就和深远影响的大家名家参加论坛。分论坛和圆桌会议分别围绕两汉考古、“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两汉文学、两汉符号的“双创”表达、区域文旅发展等主题,邀请与会专家深入交流、广泛讨论、形成共识,为两汉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注入了新的动力。
三是注重转化落地,论坛成果丰硕。本届论坛既有“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的理论深度,又有“立足江苏实际,探索发展路径”的实践温度。比如李凤亮教授分析了汉文化文旅产业现状,从“文旅+融合新模式、汉文化数字文旅、汉文化产业集群建设”等方面,为徐州打造汉文化文旅品牌、加快推动汉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提供了思路建议。冯正功先生介绍了徐州基于文脉的城市空间建构探索,围绕“绿色引领、赓续文脉、资源导向、智慧赋能、风尚生活”提出了城市更新策略。在淮海经济区文旅协同发展圆桌会议上,发布了“大美淮海”精品旅游线路,与会相关城市签订了客源互送合作协议,为徐州打造世界级汉文化传承和旅游目的地,助力江苏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强大助力。

四是活动丰富多彩,文化氛围浓厚。本届论坛精心制作播出了专题片《多彩两汉》,通过视听手段阐释了两汉文化在中华文明体系中的定位,以及对徐州发展的内在推动,充分彰显了徐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组织举办两汉文化展览展示、“Go Jiangsu—汉风徐州”美好江苏海外社交媒体外籍粉丝线下行等系列配套活动,特别是创新推动汉文化论坛与汉文化旅游节融合共促、相互加持,组织举办论坛文艺演出暨2023中国(徐州)汉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现场举行了大型文艺演出——《我从汉朝来》和大型无人机沉浸式光影秀——《徐州欢迎你》,实现了“1+1>2”的倍增效应。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群众广泛参与,为论坛的召开营造了浓厚、热烈、温情的文化氛围。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站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大家携起手来,持续深化两汉文化的研究阐发,不断从博大精深的两汉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共同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华章。(刘涵 徐宣)
【责任编辑:尤自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4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