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史称“狐赵之勋”的狐氏、赵氏家族的兴衰史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30 13:57:00 来源:戏说三国

“狐赵之勋”指的是当年追随晋文公重耳流亡的贤士——狐偃和赵衰,两人都是晋文公身边的五贤士之一。很多很多年以后,赵氏已经成为周天子册封的一方诸侯,战国七雄之一,而狐氏子孙却早已不见踪迹。那么,同为晋文公的股肱之臣,狐氏家族到底去了哪里?

史称“狐赵之勋”的狐氏、赵氏家族的兴衰史

晋文公

关于赵氏的起源我们会在以后的文章中详细叙述,这里只是简单提及赵氏是大名鼎鼎造父的后代,从先祖叔带起投奔晋文侯,赵氏从此在晋国立家,一直到赵衰这一代。

史称“狐赵之勋”的狐氏、赵氏家族的兴衰史

赵衰

狐氏一族与晋共祖,两个家族来往密切,常有婚约。晋文公重耳的母亲便是大戎狐姬,大戎的父亲狐突带着两个儿子狐毛和狐偃同来晋国为大夫,算起来狐偃还是重耳的舅父。

狐偃与赵衰同为晋文公五贤士之列,都是建立晋国霸业的功臣,他们的贤名远播,因并为晋文公的元勋,所以史称“狐赵之勋”。当年晋怀公即位时,害怕伯父重耳回国争位,逼迫狐突召回狐偃兄弟,狐突不肯,被晋怀公所杀,由于这一层原因,晋文公对狐偃一族非常感激,流亡回国后的封赏特别丰厚,狐偃、狐毛分别担任上军将佐,并为国卿,其势力在赵氏之上,然而仅仅过了十多年,曾经无比荣耀的狐氏家族便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中。

不可否认这是两个家族权力斗争的结果,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窥探人性,被后世评为冬日暖阳的赵衰或许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好的解释。

赵衰曾以三让贤人的美名受到国人的敬重,他的一生忠贞不渝、德才兼备、虚怀谦让,世人有目共睹。狐偃随重耳出亡时,已年逾花甲,仍不辞劳苦,献计献策,为晋文公霸业付出了毕生心血,无狐偃则无晋文霸业,此誉实不为过。然而在为人处事方面,狐偃较赵衰要逊色太多,以致在关键时刻天平倒向了赵氏。

史称“狐赵之勋”的狐氏、赵氏家族的兴衰史

晋文公与狐偃

公元前636年,秦国军队护送重耳回国。重耳一行来到黄河西岸,狐偃突然不走了。他把保管的玉壁交还给重耳,说:“我跟随公子奔走天下,犯了许多错误。我不愿意将来因罪而死,现在就离开公子吧。”重耳大惑不解。狐偃解释说:“使公子受困于五鹿而乞食,这是第一罪;使公子受曹、卫君王的羞辱,这是第二罪;趁着酒醉而偷运公子离开齐国,这是第三罪。现在公子归国即位,留下臣下也没什么益处,打发臣下也没什么损失。臣下还是离开吧。”重耳屈指算来,流亡已经十九年了,不禁感慨万千。遂将玉璧沉于黄河发誓:“如果我回国后不与贤臣同心同德,就让这东流的黄河把我也冲入大海。”这时,介子推在一旁看着狐偃竟然以这种厚颜无耻的方式邀功自居,心中十分不满,后来就辞官隐居,不屑与他共事。

我们无从得知狐偃当时的内心想法,或许他真的是在提醒晋文公要从始至终与贤德之人共事,然而他口中的所谓罪和错误实际上件件都是大功,以至于介子推无法理解,认为他急于邀功请赏,不屑与他共事。

襄公七年春,晋襄公屈指数来,父亲晋文公时代的狐毛、狐偃、赵衰、栾枝、霍伯等功臣都相继谢世。出于重新整编军队并任命将帅的需要,晋襄公在夷地举行蒐礼。此次春蒐,晋襄公意图裁剪二军,恢复原有的一国三军的军队机制。在当时的晋国,文武尚未分职,三军的将、佐其实就是执掌晋国国政的六卿。晋襄公本想让自己的旧臣士縠、梁益耳分别担任中军将、佐,大臣先克建议狐赵之勋,不可废也。先克是元帅先轸之孙,当年“赵衰二让”所举荐之人就是先轸。此时先克推举赵盾也多少带有些报恩之意。晋襄公听了先克的话,立即回想起了狐偃和赵衰的功绩,于是就改变了主意,任命狐偃之子孤射姑为中军将,赵衰之子赵盾为中军佐。而这不禁引起士縠、梁益耳等人的极大不满,也为日后的“五大夫之乱”埋下了祸根。晋襄公刚发布了命令,阳处父就从卫国赶来觐见。晋襄公赶忙以礼相迎,不敢怠慢。那么阳处父又是何许人也?

史称“狐赵之勋”的狐氏、赵氏家族的兴衰史

赵盾

阳处父本是身世不显的普通之人,他想在晋文公的手下任职,又苦于伯乐难求。阳处父找到狐偃,可狐偃并未把推荐的事情放在心上,阳处父苦等三年没有消息。后来阳处父找到赵衰,赵衰见阳处父堪为大任,立即向晋文公推荐贤人,仅仅三天的时间,阳处父就被委以太子太傅的重任。当时的太子正是当今的晋襄公。晋襄公即位,阳处父便成为晋国的国师。阳处父对于赵衰当年的推荐感激不已,对于孤偃当年的冷落却颇不认同。此次,春蒐换将,竟然让狐偃的儿子当将,让赵衰的儿子当佐。阳处父又岂能不发一言而改君王之意。阳处父对自己的学生晋襄公郑重地说:“任用有才能的人,是国家的利益。”并一再推举赵盾贤能,堪为正卿。晋襄公此时也不得不慎重考虑恩师的建议,于是,他下令把春蒐改在董地重新任命赵盾为中军之将,狐射姑为中军之佐。中军之将即为国家正卿,狐射姑与赵盾争斗的焦点就是对国家权力中枢的争夺。

是年,晋襄公去世,当时的晋国虽然有晋文公霸业的余威,但形势仍不容乐观。秦人在西方跃跃欲试,楚国在南方更是虎视眈眈,时刻准备卷土重来。晋襄公的太子夷皋还是个乳下小儿,无法亲政。尽管晋襄公临终托孤赵盾,但国家有难,晋国人想立年长的人为国君。赵盾认为国难当头宜立长君,主张拥立晋文公之子、襄公长弟、当时居住在秦国的公子雍为晋君。公子雍一则年长;二则善良仁义;三则受先君宠爱;四则与秦国亲近。有此四利,于国于民都是有益的。

狐射姑本来就对赵盾主持国政十分不满,此时更是强烈反对。国君的废立,直接关系着“狐赵”二人第二轮权力争夺的胜败。狐射姑也认为国人的舆论大可利用,于是就推举身居陈国的公子乐为君。

赵盾对狐射姑的这种“无理取闹”,十分反感。他立即反驳:“不能得到大国的帮助而却依靠小国,就是目光短浅。母亲淫荡,儿子孤陋无识,就是没有尊严。陈国弱小而且遥远,有事不能援救,国家怎能安定?公子雍的母亲杜祁由于狄国的缘故,让位给季隗而屈居于下,所以才排位第四夫人。先君文公见她有美德,才喜欢她的儿子,让公子来出仕秦国,做了亚卿。秦是大国而且邻近,有事可以援救。更何况,母亲有道义而儿子受爱戴,足以安抚百姓。”

孤射姑和赵盾的政治立场本来就不同,一番舌战之后,狐射姑哪能甘心被赵盾说服。于是,双方都舍弃争论,开始行动。赵盾派特使前往秦国迎接公子雍,狐射姑也私下派人去陈国迎接公子乐。赵盾得知这一消息,当机立断,令人在由陈国通往晋国的道路上将返回的公子乐刺死。

狐射站见公子乐已死,所有的努力都毁于一旦。不甘心失败但又无可奈何的狐射姑就将自己失败的原因归咎于阳处父。狐射姑派遣族人狐鞫居将阳处父剌死。赵盾对狐射姑的行为深感羞耻、大为恼怒,立即将狐鞫居擒拿处死。狐射姑见大势已去,只好逃亡自己狄国老家。从此,“狐赵之争”就以狐射姑的失败而告终,狐氏退出晋国政治舞台,赵盾则开始长期执掌晋国的大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0 15: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晋国兴衰史:从霸主到三家分晋,国君命运如何?
在春秋时期,晋国算得上是当时绝对的霸主,齐国与秦国,根本就不敢与晋国对抗,就算楚国比较强大一些,敢和晋国一决高下,可是双方在争斗过程中,一般都是晋国胜利多一些,楚国只能当霸主的陪
2024-02-18 09:10:00
下宫之难:赵氏家族的悲剧与复兴
...,以前是轮流掌权,但内部存在矛盾。晋平公时,六卿被赵氏、韩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六家所垄断。后来,随着范氏、中行氏失势,六卿变为四卿。智氏后来被赵氏、韩氏、魏氏三家所灭
2024-03-30 06:51:00
《东周列国志》揭秘:春秋五霸的兴衰史
...败。春秋时期的五霸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同的印记。他们的兴衰史展现了一个动荡而多变的时代,也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2024-05-08 22:48:00
晋国何以崛起何以灭亡
...先氏、郤氏、胥氏、栾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等十一个家族。六卿职位并非固定,一旦有去世空缺,根据才能和次序递补。六卿对外出战掌握军队,对内也管理内政,这项制度
2023-05-11 22:07:00
聊聊晋国赵氏第二位宗主赵盾
赵盾,即赵宣子,嬴姓,赵氏,名盾,谥号“宣”,时人尊称其赵孟或宣孟。春秋中前期晋国卿大夫,赵衰之子,杰出的政治家、战略指挥家。晋文公之后,晋国出现的第一位权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2024-06-28 18:56:00
赵衰为什么能成为晋国的第一暖男?
他是霸主晋文公的发小,也是瓜分晋国三大家族中赵氏基业的奠基人。他是当时最谦逊的贤者,有三让公卿的美德。但是他却培养了晋国最强横的执政上卿。他就是晋国被人称为第一暖男的赵衰。今天我
2023-01-30 19:04:00
历史上真实的赵氏孤儿:因奸情导致全族被灭,一个孩子如何复仇?
2010年,一部名为《赵氏孤儿》的电影上映,该剧由陈凯歌指导,并汇集了葛优、王学圻、张丰毅等实力派演员,所以一经上映,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该剧讲述了民间医生程婴在机缘巧合救下了赵
2023-06-19 13:12:00
晋国霸业兴衰史:从文公改革到三家分晋
导语: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诸侯并起,我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军阀割据争夺,大战持续。晋国为了更好地解决适者生存的运势,积极主动开展改革,踏入强国之路,执掌秋春统
2024-04-02 02:54:00
从马车夫到战国七雄,赵国靠什么崛起?
...武王灭商时杀掉了。他的后代是秦。弟弟季胜,后代就是赵氏。季胜的儿子孟增,是周成王的宠臣,得到一块封地,在今天山西吕梁市,当时叫作皋狼。这是赵国最原始的地盘。因此孟增也被称为“
2023-05-05 09: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
“孔融让梨”世人皆知,可有多少人知道他哥后来为他而死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上出过很多有高尚美德的名人,也有很多关于美德的故事。比如说“曾参教子”
2025-04-02 00:05:00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却为何极度受宠?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铁打的万贵妃,流水的皇后”,说的就是明朝皇帝朱见深对万贵妃的专宠。自古老夫少妻的组合很常见,但老妻少夫却相对“另类”。这不
2025-04-02 00:09:00
迁西县塔子山村:八十余载坚持守护无名烈士墓
图为村民为烈士扫墓。王喜增摄3月27日清晨,燕山深处的迁西县上营镇塔子山村,薄雾轻笼。清明节即将到来,塔子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宗宾和几名村民带着铁锨和笤帚
2025-04-02 06:46:00
大皖新闻讯 为纪念赵朴初先生逝世25周年,传承和弘扬赵朴初先生爱国主义与无私奉献精神,安庆市赵朴初故居陈列馆近日同时举办三组主题展
2025-04-01 22:06:00
清明节吉林省各博物馆用35个展览带观众“邂逅历史”
清明节小长假已经进入倒计时,吉林省内各博物馆将推出35个展览,邀您共赴春日之约。此外,有多家博物馆延时闭馆,让观众可以在博物馆中尽情度假
2025-04-01 23:03:00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