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热衷网购,不过网上虽然便宜,但维权也难,对于大件电器和金银首饰,大家都还是喜欢到实体门店购买。
8月2日,河南驻马店的陈女士找到记者求助:自己在大商新玛特商场梦金园店花13046元买了个21.11克的金镯子,本以为是个称心如意的宝贝,没想到竟然是“金包银”的假货。
据陈女士讲述:她买完这个金镯子没几天,由于家里急需用钱,她就拿着它到附近的北京商场黄金回收处变现。
回收人员一检测,发现这手镯是个“金包银”的假货。
剪刀剪不断,火一烧,里面的银子就露出来了,这让陈女士大吃一惊。
于是,陈女士找上了记者,一起带着购买发票来到梦金园讨个说法,店员一称,发现这镯子实际只有21.1g,比发票上重了0.01克。
店员辩解称:这个偏差是正常的,国家也是允许的。
随后,店员接过陈女士手中的金镯,翻来覆去看了一会儿,突然断定道:“这不是我们的店的商品。”
陈女士听后怒火中烧:“我发票和质保单都在这,你们怎么能说不认账就不认账?”
于是店长提出3点质疑:
第一,金镯上的防伪标志999的印记不对,店里售出的金镯印记很浅,但陈女士金镯上的很深。
第二,店里20g以上的金镯都是空心的,陈女士的却是实心的。
第三,陈女士金镯购买时间不长,但手镯通体发黑。
第四,为什么在购买了17天之后,才来店里说商品有问题。
对于店长的疑问,陈女士认为对方在胡搅蛮缠:手镯发黑,是在检验时被火烤的。
之所以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那是因为自己之前根本没想到买到了假货,不可能新手镯刚买,就剪开看看里面是空心还是实心吧?
何况,陈女士购买时的质保单,上面明明白白写着购买日期为2024年7月10日,还盖着梦金园店的印章。
面对铁证,店长坚称:这不是我们售出的那个手镯,质保单也是可以伪造的。
现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看来只能第三方检测机构介入才行了。
该事件被曝光后,网友议论纷纷。
有网友表示自己也在梦金园买到过假货,而且对方还给私了了。
也有网友认为这里面的确有猫腻,刚买了17天的金镯就去变卖很不符合常理,但若是说掉包,也不可能找到克重和样式一模一样的吧?
还有网友猜测,店员和陈女士的老公都是嫌疑人,说不定金店无辜背锅,而陈女士也被蒙在了鼓里。
目前,梦金园的官方账号已经关闭了评论区,颇有点“做贼心虚”的味道。
其实这事也很容易挖出真相,店家既然不承认,那陈女士就应该直接报警,让专业机构检测与这个金镯同批次的商品,如果还有其他金器是金包银,那就铁证如山。
作为消费者,谁都不愿意花大价钱买个假货,特别是像黄金首饰这种“压箱底”的宝贝。
现在金店时不时的爆出负面新闻,也是让消费者安全感全无。
那么,如何避免买到假货呢?黄金有一些小特性,可以帮助消费者初步判断真伪。
比如用牙咬一下,真的黄金会留下轻微的咬痕;或者在手镯表面划一下,看看有没有变色。
比如买到手的黄金首饰,可以拿到专业机构或者商场的检测柜台,做个详细的检测报告。虽然花点小钱,但能买个心安。
再比如多了解一些黄金的基本知识和鉴别技巧,黄金的纯度标识、各类金饰的工艺特点等等这些都多做了解,知识就是力量,懂得越多,被骗的几率就越小。
当然,我们也不能“受害者有罪论”,还是要从源头上遏制假货,希望这件事早日水落石出,还陈女士一个公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7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