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村头板凳会 | 交接棒之际寻“钥匙”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01 09:31: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村头板凳会 | 交接棒之际寻“钥匙”

新老选调生座谈交流。(蚌埠市委组织部供图)

主持人:李 慧

本期嘉宾:

张沪生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濠城镇刘祠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牛 犇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龙亢镇龙亢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孙 涛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沱湖乡大岗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王 珂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朱顶镇河口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薛 信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陈集镇瓦一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陈艳君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大新镇大新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又到一年新老到村任职选调生传递接力棒的时刻。日前,安徽省蚌埠市召开2023年选调生到村任职岗前培训暨年度培训会。在新老选调生交流分享座谈会上,大家围坐一堂,聊工作经历、话成长感悟、表信心决心。记者就此连线了6位参加座谈会的新老选调生,请他们谈一谈如何在村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把“钥匙”。

记者:请大家谈一谈到村任职都有哪些收获和成长吧。

牛犇:龙亢镇是一座千年古镇,龙亢村位于龙亢镇内,也是新四军淮上办事处旧址所在地。被分到龙亢村,我觉得很幸运:一是这里红色历史底蕴深厚,产业发展好。龙亢村深挖红色资源,依托传统农业和文化旅游服务业,倾力打造特色产业品牌,被评为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过100万元。二是村干部工作激情高、班子凝聚力强。我跟着村干部走村入户,参与“三会一课”、龙亢村村晚、端午节特色主题活动,增长了基层工作经验、增强了与群众打交道的本领。

孙涛:从校门到农门、从一知半解到驾轻就熟,我在大岗村的土地上扎根成长、获益匪浅。农村工作非常忙碌,我粗略统计过:一个村每年要完成的大事小事、难事易事多达130项,还不包括一些突发任务,我将这些工作总结归纳为三大块:第一块是紧抓不放的重点任务,比如秸秆禁烧;第二块是不敢放松的常规工作,比如基层党建、人居环境整治、安全生产排查等,这类工作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某个环节出一点小问题,就不会是小事;第三块是各种突发事件与家长里短,比如我晚上刚睡下,就接到村民电话说家里自来水不通,询问能找谁。总之,农村工作虽然繁琐,但却是一段难能可贵的锻炼经历,只要沉下心、扎下根,就能学到很多。

记者:带着收获和成长,你们即将奔赴新的岗位。对已经接棒的新一届到村任职选调生,你们都有哪些经验可传授?

王珂:我想对大家说,初到村里有迷茫、有困惑都是正常现象,千万不要焦虑,积极调整心态才是最重要的。比如勤到田间地头“拔拔草”“松松土”,熟悉农村的生活和工作;多与群众聊家常话、说贴心话,摸清群众的急难愁盼,汲取群众智慧,补足群众工作短板;经常向有经验的老同志“取经”“寻方”,掌握工作中的细节和难点,总结经验教训就能少走弯路。纸上得来终觉浅,大家只要摆正心态、积极实践、归纳总结,很快就会找到属于你的那把“钥匙”。

孙涛:如果要谈经验,我想对刚刚“接棒”的学弟学妹们说,农村不是商店,选调生也不是售货员,我们不能只待在柜台边,等着群众上门,而是要主动沉下去,走入寻常百姓家,多关心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状况,多和他们聊家常,比如“最近生活怎么样?”“孩子学习如何?”“有需要村里帮忙解决的困难吗?”聊多了,关系自然就亲近了。

此外,我认为在村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平常心。从学校到农村,大家可能都遇到过类似经历:有人认为农村天地大有可为,青春就应该到基层历练;还有人认为读了那么多年书,回到农村是一种浪费。无论身边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们都要淡然处之,忘记身份上的光环,牢记到村任职的责任。如今的书本已是案头的山水,而山水是大地的文章,只有深深扎根于脚下的一方土地,才能写好乡村振兴故事的青春篇章。

张沪生:我的在村工作经验,可以总结为一个关键词:共情。大家都知道,农村矛盾多、纠纷多,比如张家的狗撵了李家的鸡、老王家占了老孙家的地。事情不大,但处理不好,影响很大。对于这类矛盾纠纷,我的经验就是先处理情绪上的问题,再处理现实中的问题。记得有一次,村干部带我去调解一处土地纠纷,赶到现场的时候,两户人家、六七个人,情绪非常激动,眼看就要发生肢体冲突了。我先将两边劝说分开,然后耐心做好劝解工作,比如“土地就是庄稼人的‘命根子’,我非常理解你们的心情”“大家都是一个村的,出门在外说白了就是一家人”……等两边情绪平复了,我再去查找问题根源:原来农机在犁地的时候,将两块地的边界犁偏了。于是,我用铁锹在地界处,分别挖了一个深沟,后用卷尺拉直,重新犁地,将多出来的耕地划归过去,让双方顺利达成和解。所以,处理矛盾纠纷,“共情”能帮助我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我的这条经验能对大家有用。

记者:作为新一届到村任职的选调生,你们对乡村的初印象是什么样的?又将如何接棒续写好乡村振兴新故事呢?

薛信: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大学时曾去山区支教,去农村调研,我无比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所以一毕业就选择回到了乡村。还记得第一次来到瓦一村时,看到连片的玉米田地、干净的水泥路、美丽的农家小楼,就觉得心生欢喜,这是一种踏上故土的熟悉感。虽然到村时间才一个多月,对村里的情况还不是非常熟悉,但我却感受到很多的关爱和帮助,比如我的镇村帮带师傅开车带我下村走访,选调生前辈指导我如何办事、报账等。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细节是,前几天跟着村书记年夫引入户收缴合作医疗保险,收完钱我们没有立即就走,年书记继续跟村民聊天,聊天时也不是背着手站着,而是边聊边帮村民剥玉米、扫地等,这些都是与群众打交道的小技巧,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做不懂就问的“小学生”,多向身边的群众和村干部学习,争做乡村振兴路上接续奋斗的后浪。

陈艳君:我在皖南山区出生、成长,第一次来到皖北农村,感受到的是不一样的地理风貌。大新村是典型的镇中村,土地面积3586亩,连片土地很适合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凭借有利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土地资源,村里涌现出一批种植大户。村民富了,但是村集体经济却较为薄弱,经营性收入占比较低,收入来源主要是仓储厂房、水塘、闲置办公室租赁。如何帮助大新村找准产业发展方向,也是我今后工作的重点任务和思考课题。

初来皖北,其实内心非常忐忑,但是在镇村领导的帮助下,我很快就适应了这里。在村里,我最佩服的就是村书记杨思治,他每天日行3万步,用脚步解决村里的大事小情。我问过他,“为什么下村入户不骑电动车?”他说,如果骑电动车,村民有事情要反映会追不上他。这让我懂得了基层工作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完成的,要走到田间地头、走访家家户户,才能走进老百姓的心坎里。现在,我很享受在村的工作和生活。在这里,我看到了久违的朝霞,听到了虫鸣蛙叫,闻到了稻谷的清香,下班路上还能去镇上取个快递,买一杯喜欢喝的奶茶,我越来越喜欢这样的乡村生活。唯有热爱方抵岁月漫长,未来的日子我要扎根乡村,与它共成长。

本报记者 李慧

通讯员 翟劲松 实习生 任晓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1 12: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万余元现金落在列车上 铁路多部门合作归还失主
...似普普通通的背包,打开却另有乾坤。经过与列车长办理交接核对清点发现背包物品除了有现金贰万零伍拾元,还有名牌香烟两条,旅客驾驶证,港澳通行证,汽车钥匙,钱包内银行卡就多达十二张
2024-02-14 16:15:00
...近,我们邀请来自重庆、海南、黑龙江、安徽的到村任职选调生,谈一谈他们落实通知要求、在村里开展走访慰问的暖心故事。主持人:许露露本期嘉宾:蒋 毅 重庆市云阳县云安镇毛坝村党支部
2025-01-24 10:01:00
蚌埠医学院教师闫鹏:“后备”成“主力” 当好监考官
...导员来到了明德楼115考场,与其中一位身体不舒服的老师交接了考试事宜,迅速投入监考中。今天上午监考的是管理类综合能力科目,他在主监考的引领下,认真核对考生的身份证和准考证,一
2022-12-29 10:24:00
村头板凳会 | “组团蹲苗”如何孵化好项目
...省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桃源村党总支委员为帮助到村任职选调生将“好点子”转化为“实举措”“好项目”,今年3月,江苏省无锡市委组织部创新到村任职选调生培养模式,携手9个“明星村”共
2023-11-17 14:29:00
...村党员冬春训、村党组织书记进修班,第九批选派干部、选调生培训班,村级纪检委员能力提升培训等16个班次,培训党员1.5万余人。做优“发展”文章,打造乡村振兴“动力源”。建立领导
2024-11-20 16:27:00
村头板凳会 | 让乡村文旅成为不一样的“烟火”
...旅游目的地。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6位到村任职选调生应记者之邀,齐聚“省级美丽乡村”白鹿泉乡段庄村,围绕所在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方向和前景进行了交流讨论。扫二维码 看视频本期
2023-10-13 14:48:00
村头板凳会丨到村一件事,小事也不易
今年夏末,河北省廊坊市2024年新录用选调生们开始了他们的基层锻炼历程。他们从一件件小事、实事入手,把握村情民情,锤炼过硬本领,亮出昂扬的起跑姿态。本期板凳会,我们邀请5位选调生
2024-12-02 10:31:00
...、提高工作实效的“加速器”。基层工作繁琐复杂,广大选调生要主动查收这份调查研究“避雷”指南,在开展调查研究时做好“形象管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戒虚务实,真正把调查研究这
2023-12-08 09:25:00
本文转自:中国组织人事报选调生驻村任职是储备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重要措施。选调生不能当“看客”“过客”,“人到”更要“心到”,真正深入基层做好群众工作,在乡村振兴一线发光发热、干事
2023-02-20 10:4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