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昨天网络上流传出一张图片,原文描述仅有“嘉华进口车壳”几个字,拍摄地点也没提,但毫无疑问,国产嘉华的生产地只能是东风悦达起亚盐城工厂呀!而且联想到将于8/9月上市的传闻,这个时间节点SOP(开始量产)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VAN哥想说的是,这玩意儿的准确说法是侧围外板,一包里大概有20片吧,它与侧围内版组成侧围总成,然后与地板、顶盖、机舱、四门两盖之类总成焊接在一起,这才是各位口中的完整“车壳”。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咱们接着往下看。
这事儿之所以引起大家的注意,是因为如今合资车用进口冲压件已经很不常见了(早年间用KD件是因为工业基础薄弱造不出来),毕竟这玩意儿真没啥技术含量,工厂里的冲压车间就是干这个的,全自动化,duangduangduang几分钟就冲出一个。
当然,万吨冲压机挺贵,但都是现成的,换上不同模具/夹具就能压出各种部件。新增的成本主要来自新模具,又叫开模,因为这玩意儿是从头到尾的一整片,是车体覆盖件里面积最大的,关键还有复杂的造型线,加工难度MAX。
顺便说一下,车企自己造不了冲压模具,都是委托专业机构完成的,周期长,成本高,而且跟面积和造型复杂程度成正比。以新嘉华这款中大型MPV的侧围外板为例,线条倒是比较简洁,可架不住它面积大呀,成本得比轿车高一大截。
所以,开模也是制造业门槛高的体现之一。比如说开模费用是1个亿,如果计划造10万件,摊到每件上的折旧成本就是1000元;但如果只打算造1000件,单件折旧成本就暴增到10万元啦……所以如果规模(市场)不够大,根本玩不起!
一个活生生的栗子就是轻客行业流行的各种山寨海狮和凌特。这些车的样子一模一样,你不看商标根本猜不出是那家造的,因为他们的外壳都是从同一个外部供应商采购的,换个前脸、塞进自家内装和动力传动系统就完了。
既然自己没那个底气,这种外采方式反而能用低得多的成本(和低门槛)启动项目,先把事儿给干了再说,万一火了呢……
回到开头那张照片,它揭示了两种可能性:
1.DYK(东风悦达起亚)的新嘉华冲压模具还没到位,只能先用进口件顶上,将来一步步国产化;
2.内部预期销量不高,成本控制部门核算后,觉得本地化生产回本太难,不如先从韩国采购部分成品,成本更低、经营风险更小。
第一种可能性不高,因为一款车型的国产化通常提前两三年就开始了,任何“来不及”都有背后的隐藏原因。反正从十几年前老嘉华的国产失败经验和当前起亚品牌面临的困难来看,VAN哥这个曾经的老嘉华车主觉得,第二种可能性更高。
如果不幸被言中,也就坐实了DYK内部对新嘉华的预期销量比较悲观,撑死了1-2万台/年(大约是别克GL8一个月的销量)。而这又意味着什么呢?既然量上不去,薄利多销路线怕是行不通了,不如硬着头皮提高单价、追求单车利润,卖一台赚一台(或者是少亏一台)的钱。
其实之前已有内线透露,新嘉华的起步价会定在25万,从产品力来看真不高,但仍然超出了许多人对一台韩国车的预期。而VAN哥之前那一大堆分析就是想告诉大家,这个价格应该非常接近将来的厂商指导价。而且等着抄底占便宜这种事儿就别想了——既然产量小,销售端就没啥压力,所以经销商那边完全没必要大幅促销优惠呀!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国产版起亚嘉华从3.5V6改成2.0T发动机,卖25-30万,你能接受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5 10: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