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长泰陈巷镇:跨村联建谋发展 抱团走上共富路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30 02:0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长泰陈巷镇:跨村联建谋发展 抱团走上共富路

陈巷镇雪美洋万亩鲜食玉米陆续进入采收的“黄金时期”

入夏以来,陈巷镇雪美洋万亩鲜食玉米陆续进入采收“黄金期”。天刚蒙蒙亮,各村的农户们便早早地穿梭在翠绿的玉米地中,抢抓清晨时光采收“带着露珠”的玉米。

“我今年种了5亩黑玉米,亩产在2000斤左右,预计这一季的玉米能卖3万元以上。”扒开玉米绿色的外衣,看着饱满的颗粒,古农村书田大社的村民李金章满脸堆笑。而他口中的黑玉米,正是联村党委通过收购大户引进试点的“紫玉金刚(黑甜糯)”。品尝到丰收喜悦的还有片区种植大户,通过联村党委的推荐,妙韩果蔬引进种植20亩牛奶玉米,平均收购价3元/斤,产值十余万元,每亩种植收益提高了近40%。

这是“跨村联建”为雪美洋片区带来的好“钱景”。

处于雪美洋片区的古农村、戴墘村、雪美村、西湖村、石室村和苑山村,土地肥沃,素来以农业生产为主,在种植业上,各自有一套“看家本领”。古农村玉米种植效益好,是省级“一村一品”(玉米)示范村;西湖村依托“西湖村鲜食玉米实验基地”探索出玉米减肥增效技术;雪美村有“农机大军”加持;石室村(水稻)获评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虽各有优势,但村与村之间联动并不紧密,各谋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挥各村优势,带领村民增收致富,2023年9月,6个村决定抱团发展,成立雪美洋生态农业联村党委,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融,搭建起“信息共通、资源共用、利益共享”的共富平台。

鲜食玉米是联村的特色产业。以往,农户都是自己买种子,在种植技术上也靠自己摸索。如今,联村党委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开展现场观摩、技术培训等活动,让农户们能掌握“第一手”信息,并获得专业的技术指导。

不仅如此,联村党委将各村的力量凝聚、资源整合,依托“鲜食玉米试验示范基地”技术创新优势,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玉米—水稻—玉米—蔬菜”轮作模式,实行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提升鲜食玉米的价格和效益。

“你看这绿油油的一大片优质、高产的玉米,都是我们各联建村的致富‘宝贝’。”雪美洋生态农业联村党委书记卢春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上半年雪美洋片区玉米种植面积约7800亩,比往年增加了1000亩左右,按亩产3000斤,2元/斤的收购价,预计产值可达4600多万元。”

不仅在传统产业上下功夫,雪美洋生态农业联村党委也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上念好“联字诀”。

片区生态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但受限于体量小、点位散,一直没有“打出名堂”。

如何让传统村落重现活力,下好乡村旅游这盘棋?在每月一次的联村党委工作会上,这个问题都会被拿出来共同探讨。

“除了有万亩良田这张‘招牌’,近年来,随着露营、亲子采摘等户外活动的兴起,戴墘村的牧野欢谷、雪美村的绿港园也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新宠’,热度不断高涨。”古农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小鹏说,“我们可以利用这几张‘名片’来扩大整个片区的辐射力,打造‘雪美洋’旅游圈。”

今年4月,雪美洋生态农业联村党委打破村域旅游边界,整合几个村资源点,将戴墘村牧野欢谷、雪美村第一女党员(杨淑和)故居、古农村“一门九进士”家风家训馆等景点串点成线,打造雪美洋片区的“农文旅精品线路”,进一步深化“陈田水巷、进士之乡”农文旅融合发展。

游牧野欢谷,走进士之路,品鲜食玉米,寻红色记忆……在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里,雪美洋片区开启了“闹热模式”,累计接待游客超5000人。

“这是我们在农文旅融合上的一次新尝试。”卢春福说,从村域旅游点到雪美洋片区游玩图,不变的是原生态的风景,变化的是线路互通、资源共享,还有整个片区农文旅融合更高的知名度、更强的品牌力。

☉郑晓梅 曾泽超 文/供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0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长泰区委书记胡滨深入陈巷镇调研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2月13日上午,长泰区委书记胡滨带队深入陈巷镇、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等地,调研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强调要聚焦“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扎实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
2023-02-14 22:29:00
热情澎“排” “扣”出精彩
...扣球 防守拦网 角逐激烈 初秋时节,凉风习习,但身处长泰的气排球赛场依然令人觉得“热汗淋漓”。近日,在2023年漳州市长泰乡村气排球联赛总决赛之夜,这场历时30多天的比
2023-10-16 07:1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林淑云 庄文斌目前,漳州长泰区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经超过4.3万,约占全区人口总数的20%。面对老年人基数大、增长快等情况,长泰不断发力,推动养老“软”
2023-10-28 14:20:00
万亩鲜食玉米奏响“富民曲”
...+生态”,鲜食玉米高奏“致富曲”,不仅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吸纳1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去年湾港村鲜食玉米取得了好收成,亩均收入3000元至3500元。今年,该村将扩大种
2024-05-11 01:22:00
孔家庄镇持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动能
...续打造高质量产业体系,培育高效益创新生态,农业农村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持续打造“鲜食玉米”特色品牌。以禾久、穗康、金慧德3家玉米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公司+订单+农户”和“
2023-10-26 07:54:00
黄河故道“链”起富民廊道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响水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胜势黄河故道“链”起富民廊道□ 本报记者 卞小燕通讯员 夏月明 王静 叶珊珊初夏的响水黄河故道片区,草长莺飞,生机勃发。铁皮石斛
2024-05-27 13:20:00
...)12月10日,台湾高雄戴氏宗亲一行7人,回到祖地漳州市长泰区陈巷镇古农村祭祖。当天,台湾高雄戴氏宗亲参访了古农村侍郎坂戴氏遁庵享堂。随后,在戴氏祖祠,台湾戴氏宗亲与长泰宗亲
2023-12-14 04:40:00
走进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县 网络媒体探访漳州数字乡村建设成效
...行——走进首批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县暨“数字乡村发展(长泰)论坛”活动在漳州市长泰区启动。期间,近40家媒体以及自媒体等代表走进漳州市长泰区、南靖县、平和县,通过实地走访开展创作
2023-03-08 17:53:00
“数字赋能,智领乡村发展(长泰)论坛”活动在长泰启动
...行——走进首批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县暨“数字乡村发展(长泰)论坛”活动在长泰古农农场启动。本次活动由漳州市委网信办、漳州市农业农村局主办。漳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池毅
2023-03-08 22:1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