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2024年,中国经济拿下很多冠军,货物贸易、外汇储备、制造业规模均居世界第一。
同时,也有许多新突破,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30万亿元,粮食产量首次站上1.4万亿斤。
在外部压力增大、内部困难增多的条件下,中国经济取得这份成绩,实属不易,显现出中国经济有实力、有定力、有动力。
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2024年,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同比增长5%,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这得益于我们的不懈努力。”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向三里河表示,从外部看,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全球通胀水平较高,一些国家筑起“小院高墙”,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从内部看,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这些都对中国经济发展形成扰动。
但中国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同时,主动作为,去年9月份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
多项指标增长亮眼
每天生产8万多辆汽车、340万台智能手机、超过4.7亿件快递在寄送,中国经济的活力体现在热腾腾的数据里。
2024年,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9.2万亿元和76.6万亿元。
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0万辆,手机产量全年超过16亿部,稳居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地位。服务贸易、国内消费市场的规模居世界第二。
众多数据名列世界前茅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家底更加殷实,超大规模市场和完整产业体系的优势更加巩固。
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2024年,中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
一方面,经济结构向优。
2024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升到16.3%、34.6%,比上年分别提高0.6和1.0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动能向新。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航天航空等领域取得新进展;以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向好;数字经济赋能千行百业。
张建平表示,未来,新动能在加快培育,以低空经济、首发经济等为代表的新业态正在加速成长。这些新业态中也将成长出一批新兴企业,释放更多发展潜力。
2025年,外部环境会继续变化,但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的优势不会变,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以不变应万变”,今年经济稳定运行、向好发展值得期待。
(“三里河”工作室)【编辑:邵婉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18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