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用心呵护 千年古柏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17 04: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作者:

《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17日 07版)

【一线讲述】

讲述人:四川剑阁县柳沟镇生态护林员 张玉富

每天,我都会在古蜀道三棵树至江东庙一段巡护,往返10公里,路上的每一棵古柏我都了然于心。这412棵古柏如同我的知心老友,一天不见,我就放心不下它们。

每天,天刚蒙蒙亮,我就穿上红马甲、挎上军用包和水壶,去见这些老朋友。我一般会带上镰刀,方便砍除一些杂草,遇到蛇虫还能防身。小喇叭也是必备工具,在人多的地方,我会宣传森林防火、古柏保护等知识。

马房湾一段火灾隐患较大。这里有十几户住户,房子离古柏很近,过去在农忙时,总有人在古柏下临时堆放柴火、秸秆等。还记得我刚当护林员不久,看到有村民在离古驿道不远的自家农田里堆起杂草、秸秆,准备焚烧。我急忙冲上去阻止,跟他讲解存在的安全隐患,说服他放弃焚烧秸秆。后来,我帮他一起把这些易燃物收拾好才离开。

我每天巡护到马房湾段时,就会到住户家坐坐,跟大家聊聊天,讲讲古柏的重要价值和护林防火的知识。起初有人觉得我多管闲事,但在我挨家挨户宣讲下,大家慢慢地理解了保护古柏的重要意义,逐渐养成了爱绿护绿的意识。

长在路旁的古柏,更需要加强巡护。在李家店附近的108国道边上有一棵古柏,此处路窄弯急,容易发生事故。一天夜里,我接到电话,说一辆大货车撞上了古柏。我匆忙赶过去查看情况,万幸有石栏杆阻挡,大货车和古柏都安然无恙,驾驶员也平安无事,我悬着的心也落了地。不过,石栏杆被撞得七零八落,碎石头散落在路上,不仅阻碍车辆交通,也让古柏失去了隔离保护,极易引发二次事故。我赶忙打电话找亲戚、寻朋友,一直忙活到天亮,终于重新砌好了石栏杆,疏通了道路。

巡护时,除了要做好护林防火等工作,也要维护好古柏保护标识牌。这些标识牌就是古柏的“身份证”,用手机扫一扫标识牌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它的信息。你看,这一棵要4个人才能合抱的古柏有1700多岁了,是这里的“树王”。每天我走到这里,都要在树下坐一会儿,聊聊心事儿。

这些年来,为了把树看好、守好、护好,我常年在外面奔波,日晒雨淋是家常便饭。但我乐在其中,我会继续尽职尽责地守护这片“绿色记忆”。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李晓东、周洪双、张士英、常河、张文攀、闫磊、禹爱华、龙军、姚亚奇 本报通讯员 阳林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7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绿染千年根脉深 黄陵古柏文脉长
大河网讯 春日的阳光下,黄陵县的桥山古柏林中,一株株苍劲挺拔的古柏舒展着虬枝,仿佛在诉说着五千年的沧桑与辉煌。据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国5000年以上树龄的古树仅
2025-04-05 12:27:00
...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回访看变】盛夏时节,蜀道翠云廊古柏苍翠,浓荫蔽日,一群接一群的游客徜徉驿道,感受“穿越千年”的奇妙之旅。2023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元市剑阁县翠
2025-06-29 12:30:00
一万多株古树  见证离任交接(美丽中国)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四川剑阁县完善蜀道翠云廊古柏保护相关机制一万多株古树 见证离任交接(美丽中国)本报记者  王明峰翠云廊张飞柏。新华社记者 王 曦摄“翠云廊”标志碑。 曾正强摄
2025-03-17 05:31:00
四川剑阁:守护千年古柏 审计监督在行动
...石”,翠云廊有着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人工栽植的驿道古柏群。这些古柏数千年来一直守护着华夏沃土,见证着时代发展。一直以来,剑阁县坚持把保护古柏资源、传承自然生态文化作为加强生态
2023-10-10 15:34:00
四川剑阁:全民参与当好古柏守护者
...保护、整合资源合力保护等措施,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古柏,全力守护古柏健康生长。白龙镇古柏保护瞭望塔地处剑阁县中南部的白龙镇是翠云廊南线古柏资源较集中的乡镇,辖区翠云廊沿线25
2023-12-13 14:49:00
沿袭古制 翠云廊再现离任交接“交树交印”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2月20日,剑阁县蜀道翠云廊古柏保护离任交接“交树交印”仪式现场。华西都市报讯(记者 刘彦谷 摄影报道)“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2月20日,接过接力棒的
2024-02-21 03:21:00
付兆伦:古柏守护者
...及时清理掉。”9月12日一早,广元市剑阁县龙源镇凉胜村古柏护林员付兆伦便来到翠云廊南段大路岩(小地名)巡护古柏,仔细查看有无新增病虫害等情况。2019年,付兆伦被选聘为古柏护
2023-09-15 00:20:00
大山大水大森林 好山好水好生态
...生态茶园。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 图②:广元古蜀道沿途的古柏。刘怀英摄 图③: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四好农村公路。刘怀英摄 图④:俯瞰广元城区。唐 彪摄四川盆地东北缘,秦巴山脉巍然耸
2024-08-29 06:49:00
30年守护“皇柏林” 祈愿每一株古树“青春永驻”丨寻路蜀道
...“寻路蜀道”采访组沿南江河一路下行,河畔的一片森森古柏,是我们采访的第二站,它就是与一百多公里外的广元剑门翠云廊、数千公里外的山东曲阜孔庙林齐名的南江皇柏林。虽贵为“皇柏”,
2023-11-07 15:1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对话陈铎:让更多人关注沙滩文化
多彩贵州网讯我觉得应该加大对沙滩文化的宣传力度,以此来扩大影响力。”11月11日下午,受邀参加遵义沙滩文化诗文名篇朗诵会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2025-11-11 22:04: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 “穿”上它,还能多走一公里!
大皖新闻讯 系好腿带、扣紧腰带,穿上“机械护膝”爬楼梯,竟然毫不费力。11月11日上午,“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025-11-11 21:29:00
融合艺术与体育,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穗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近日,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广州香江1号艺术广场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本次展览遴选雕塑家
2025-11-11 21:29:00
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启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1月1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魏其濛)今天,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开幕
2025-11-11 21:29:00
多国诗人相聚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与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2025-11-11 21:29:00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