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夷陵之战是三国历史上的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为了给关羽报仇,刘备倾尽蜀汉的兵力讨伐东吴,孙权吓得直接向曹魏称臣。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说,刘备投入了70多万兵力,但实际上绝非如此。
就像官渡之战,罗贯中说是7万打70万一样,实际上官渡之战的兵力对比是曹操2万人,袁绍11万人。罗贯中进行了太大的夸张描述。
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刘备为了给二弟关羽报仇,究竟带了多少兵力呢?
据《三国志》记载,孙权曾给曹丕上书求救,说刘备领了4万大军前来,再加上沙摩柯等蛮族的兵力,应该在5万人左右。当时刘备在失去荆州后,蜀汉的总人口不过90多万人,所以刘备当时的总兵力是10万上下,考虑到北方汉中还要防御曹军,刘备很可能是率领了蜀汉的一半兵力前去讨伐东吴。
但魏晋时期《傅子》一书中却记载,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斩敌8万余人,算上逃走的残兵败将,刘备应该是率领了10万大军前来讨伐。
实际上,我们更相信《三国志》中的记载。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夷陵之战就不能算是以少胜多,而是势均力敌。孙权当时投入的总兵力也在5万人左右,鉴于孙权的谨慎性格,如果刘备带了10万大军前来,孙权是绝对不敢主动应敌的。
既然如此,双方的兵力应该是5万对5万,这就不能算是以少胜多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