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53年真情寻觅 千里奔赴致谢“英雄”
——“大爱善行,往事无言”述说真情奔赴
王保珠 菏泽报道 通讯员 谢丽
7月9日上午,在单县终兴镇小阁子村齐俊升老人家中,一派热闹景象。年过六旬的被救者王敏、石左琼、刘声英不远千里从重庆来到小阁子村,一起感谢齐俊升老人多年前的救命恩。
刚一下车,三人便于齐俊升相拥而泣,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故事回溯到1971年的7月夏日,在重庆永川区临江镇执行任务的军人齐俊升正在江边站岗,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呼救声。这时,他看到三个孩子正在江里挣扎。“大约12、13岁的女孩,两个在浅水区挣扎呼喊,另一个孩子已经挣扎在深水区。”75岁的齐俊升老人回忆当年的险急情形,依然记忆犹新。他扔下手里的枪,也顾不得解开腰间皮带,就一个猛子扎进江里救人……水里面石头多不好走,齐俊升克服重重困难,3个溺水的小女孩被一一救回到江边。
第二天,孩子所在学校、家长就敲锣打鼓跟到部队表示感谢,连队指导员还带着齐俊升和三个小姑娘到十几里外的照相馆拍摄一张纪念照。细心的指导员在相片左上角写上一行字:救命全凭毛主席 再生全靠解放军。部队还为22岁的齐俊升记了三等功,并把喜报寄传给千里之外的家乡单县。
山东单县有“大善之都”的美誉,是善文化的发源地。出生于山东单县的齐俊升在这片传统文化、善文化积蕴深厚的沃土出生、成长,参军,到部队第二年便被吸收入党……深受善文化滋养,他性格爽朗豁达、为人正义、充满正能量。后来,齐俊升退伍回到家乡,在山东单县终兴镇小阁子村担任村主任,一心为村民排忧解难。
他一心投入生产、为民服务,用良好的品德赢得周边乡邻的一致赞誉称颂。“后来,这三个孩子在我退伍回村后,还给我写过一封感谢信。但我觉得,这只是一件小事,当时情况危急,任何人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我不过是做了一些分内之事。”齐俊升说,“何况,这几个孩子生活学习已经正常顺利,就没有回信。”如此一来,王敏等3个孩子和救人的军人叔叔齐俊升就失去音讯,再续音讯就是53年后的2024年7月。
“救人之恩,犹如重生父母。”这是电话采访中,寻找救命恩人的三位被救者之一王敏反复对记者说的一句话。53年悠悠岁月,王敏、石作琼、刘声英当年三名当年被救的小女孩,时时不忘齐俊升的救命之恩。多年来,三人不仅多方打听,还通过网络、电视寻人节目寻找,却一直无果。“1980年和1991、1992年,到1998年,一直都在找,这几次找都没找到。和齐叔叔失联的50多年来,我们一直都没有放弃寻找我们的恩人。”王敏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有关热心人士和媒介平台的推广下,2024年7月,她们终于找到救命恩人。见到救命恩人的那一刻,年龄均已过花甲之年的三位被救老人禁不止热泪盈眶,禁不住对齐俊升老人“跪谢”,暖心现场令人潸然泪下。豁达的齐俊升老人依然身体硬朗、声音洪亮,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只是摆摆手,爽朗地笑着说:“当时情况危急,任何人都会伸出援助之手,何况我是个军人,任何人都会做出举动,这也是个小事,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
“军人本色永不变,红心照耀五十年。”一段“默默无闻”的善行义举引发一段53年后千里寻人致谢的故事,这在单县当地广为传颂。
山东单县,是民政部命名的千年古县,更是传统文化、善文化滋养下“英雄”和“凡人善举”层出不穷的红色土地。多年来,单县以“善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作为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影响深远、别开生面的传承弘扬活动,善文化塑造出单县这片土地独特的地域文化风貌,也内化为党员干部、群众的精神品格,成为这片地域独特的人文景观和精神文化财富。从千里救湘女的孟昭良,捐资助学的朱瑞方、舍身救人英雄牛作涛到勇救落水少年不留名的徐标 ……山东单县,英雄辈出、正气充盈,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见义勇为不断涌现,城乡一段段凡人善举汇聚起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
同时,他们用实际行动感召和影响了更多的单县党员干部群众择善而从、向上向善。单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贾海龙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单县共有中国好人3人,山东好人87人,菏泽好人24人,省级道德模范5人,市级道德模范22人,23万多名志愿者、2000多支志愿服务团队遍布城乡,好人善事遍布城乡。“单县县委县政府将大力弘扬齐俊升舍己救人的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断砥砺品格,增强本领,立足新时代,干出新气象,展现新作为。”贾海龙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8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