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
中泰“蓝色突击-2023”海军联合训练记者观察⑦
环境保护无国界
■本报记者孙兴维
环境保护无国界。
“在大海上驰骋,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我们努力做到垃圾‘零排放’。”完成中泰“蓝色突击-2023”海军联合训练的回国途中,某舰机电长告诉记者,在舰艇上,垃圾分为干、湿、可回收、有害等4大类,易拉罐、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被倒入固体垃圾压实装置,形成“垃圾砖”,整齐码放于指定位置。对于食物残渣等无害湿垃圾,经餐厨垃圾处理装置粉碎后,一部分排入大海供海洋生物食用,另一部分通过烘干、消毒、压实等数道程序封存。同时,机舱里的污油、污水全部收集入仓,带回交由专人处理。
在之前的联训中,记者同样真切感受到中方参训官兵践行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理念已成自觉。记者在海军陆战分队采访时了解到,在泰方营区宿营时,中方官兵自觉将空调调至最佳节能温度,野外就餐统一使用环保餐盒,光盘行动成自觉,人走灯灭成习惯。
一位中方指挥员告诉记者,从国内出发前,他们就要求所有任务官兵牢记并落实环保要求。参演部队制订了训练场尽量选择在植被不易遭受毁坏地域、尽可能做到不破坏地表植被、不在训练场上丢弃垃圾等规定,最大限度地保护当地环境。
“在茫茫大海,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战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一位参加联训的海军陆战队直升机分队指挥员说,机组在飞行中时刻观察海况、风向变化,加强机组间协同配合,严格控制航线范围,尽量减少复飞。特别是在机务准备时,每次取样后的油料都要保存起来,供日后适时使用,这样既杜绝了资源浪费,又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2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