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如何培养新型医学人才?川渝专家齐聚为高等医学教育开“药方”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9-17 19:58:00 来源:华龙网

华龙网讯 新时代新征程对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哪些新要求?高等医学教育自身面临哪些矛盾,如何推动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9月17日,由重庆医科大学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的重庆医科大学第十四届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暨第二届教学医院书记院长高峰论坛在重庆拉开帷幕。

如何培养新型医学人才?川渝专家齐聚为高等医学教育开“药方”

参会人员。院方供图

北京大学原党委常务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副处长张东,重庆医科大学党委书记覃正杰,重庆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冯跃林,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党委书记王大刚、院长何大维等领导,以及重庆医科大学15所附属医院,各临床教学培训中心、教学医院、社区教学基地等50余家医院的500多位院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临床教师们出席活动。重庆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邓世雄主持开幕式。

定方向明策略

20余场主题报告+书记院长高峰论坛“干货满满”

北京大学原党委常务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以《谈医学人才培养》为题,重点分享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医学人才培养经验,强调“医学教育不能仅关注知识层面的教育,更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要‘立师德、树学人’”;重庆医科大学党委书记覃正杰以《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 赋能公立医院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 走好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第一方阵”》为题,表示学校在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要始终坚持“把‘红岩味’‘西迁情’融入到主题教育当中,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以笃行不怠的战略定力、薪火相继的发展自信、求真善思的过硬本领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何大维以《强医教协同 育五术人才——临床教学主阵地的建设与发展》为题,重点介绍了医院不断深化医教协同体系,在构建三全育人思政格局中,突出五术育人的经验做法,强调了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如何培养新型医学人才?川渝专家齐聚为高等医学教育开“药方”

北京大学原党委常务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作主题报告。院方供图

如何培养新型医学人才?川渝专家齐聚为高等医学教育开“药方”

重庆医科大学党委书记覃正杰作主题报告。院方供图

如何培养新型医学人才?川渝专家齐聚为高等医学教育开“药方”

重庆医学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何大维作主题报告。院方供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如何才能更好地推进医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本届研讨会上,来自重庆医科大学15所附属医院以及各临床教学培训中心、教学医院、社区教学基地等50余家医院的500多位院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临床教师们齐聚一堂,以“躬耕教坛为师,仁心仁术为医”为主题,围绕医教协同发展、临床教学主阵地的建设与发展等多个主题,共商共建共享,为实现校院共赢推进临床教学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式发展,建成西部医学中心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医学高峰,开展了研讨与交流。

据悉,除邀请到北京大学原党委常务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重庆医科大学党委书记覃正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罗勇,重庆医学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何大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刘恩梅等专家进行主题报告外,本次会议还设置了重庆医科大学第十四届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和第二届教学医院书记院长高峰论坛两个分会场,并围绕新时代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新时代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公立医院党风廉政建设等主题设置了圆桌对话环节,通过多角度、多形式的三十余场主题汇报、学术交流等活动,不仅为新时代下医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今后各教学医院推动临床教学工作提供了新路径和新方法,现场参会嘉宾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如何培养新型医学人才?川渝专家齐聚为高等医学教育开“药方”

为一等奖教学论文获奖者颁奖。院方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除了干货满满的交流分享,重庆医科大学还为此次研讨会上评选出来的20份优秀教学论文进行了集中表彰,鼓励更多的青年教师们在医学教育工作中贡献力量。

亮成绩畅未来

做好“三个坚持”持续推动重庆市医学教育改革

如何培养新型医学人才?川渝专家齐聚为高等医学教育开“药方”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副处长张东致辞。院方供图

研讨会上,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副处长张东代表重庆市教委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近年来重庆医科大学及各教学医院的医学教育成果,并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重庆高等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了衷心感谢,高度肯定了本次大会凝聚高等医学教育共识,汇聚临床教学合力的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对医学教育提出新的时代命题,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医学教育带来新的外部挑战,医学教育自身面临的突出矛盾对改革提出迫切要求等趋势,张东认为做好临床医学教育工作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育人导向,持续加强铸魂育人。将“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魂”的办学理念落到实处,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二是坚持系统思维,持续加强深度融合。深化医教协同、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打造临床教学一体化育人大平台;三是坚持内涵建设,持续加强质量提升。在质量要素和创新要素建设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和模式,加快建设高质量医学教育体系。

这也是重庆医科大学启动此次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暨教学医院书记院长高峰论坛的初心所在。

重庆医科大学作为西部重要的医学人才培养基地,一代代的重医人,传承“西迁精神”,不忘初心、赓续奋斗,为西部医学教育和人民健康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学校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大力实施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培养计划,依托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等平台,加强与临床教学医院协同育人,办学能力、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对推动全市医学教育改革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如何培养新型医学人才?川渝专家齐聚为高等医学教育开“药方”

重庆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邓世雄致辞。院方供图

“我们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又面临着竞争加剧的严峻挑战。本次研讨会上,各位专家代表从师资队伍建设、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与发展、信息化建设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展开了深入分析和讨论,给临床教学工作提供了许多经验和启发,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这些成果将对今后的临床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推动临床教学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未来,学校会进一步落实‘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魂’的办学理念,打造临床教学一体化协同育人大平台,构建完善高质量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继续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贡献力量!”重庆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邓世雄表示。

(文/马甜 实习生/师延渝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7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徽宗对医学教育的推动
...献的一面——他不仅在艺术方面造诣极高,也对我国古代医学教育的发展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01北宋及北宋以前的医学教育发展状况在春秋时期以前,我国的医学传承基本上以父子传承或是
2024-01-25 13:13:00
八旬台胞返大陆母校 祖孙三代同校友
...小儿子陈宗佑等一起回来,并探望正在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就读的孙女陈慧恩。陈枝伯一家与福建中医药大学渊源颇深。这份渊源,还得从1989年举行的福建中医学院(即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4-04-03 17:43:00
遵医附院: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浪潮中奋勇向前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8名。同时,遵医附院拥有完备的临床医学教育体系,临床医学学科和护理学科在权威榜单上持续领跑,处于贵州省前列。该院获批国家级及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数量再创新高,
2025-01-16 21:10:00
...国内部分高校推行的“4+4”医学生培养模式,是效仿美国医学教育推出的模式,指的是4年非医学专业教育加4年医学教育。这种模式允许已经有4年非医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通过4年医学博
2025-04-29 22:49:00
...西医结合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专业认证为中西医临床医学教育筑根基本报记者 张昕 通讯员 周芝旭如何在高校办好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今年3月,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率先
2024-04-24 10:04:00
共瞻新医科建设之路 共话大健康未来蓝图
...下的新医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来自国内外的众多医学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汇聚一堂。李鲁教授回顾了近年来学校在新医科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效。他指出,新医科大健康是当
2024-11-11 17:05:00
...中国网4月22日讯(记者 张艳玲)20日,以“构建我国现代医学教育体系”为主题的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围绕“医学教育”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旨在坚持教育、科
2024-04-22 15:24:00
“新医科2.0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在吉大一院举行
...。来自全国的医学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AI赋能医学教育创新”主题,深入探讨医学教育的前沿趋势与实践路径,为吉林省乃至全国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方案。论坛现场,多位重
2025-05-24 22:20:00
复合型医学人才怎样培养?——“协和医班”探索医学教育创新的三个关键词
...年前试点招收非医本科生以来,协和医学院再次“试水”医学教育创新。创新有哪些亮点?记者经过采访,勾勒出三个关键词。关键词一:多学科交融此次与协和医学院联合办班的几所高校,分别以
2023-06-26 12:3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清炒银针
绿豆芽,是百姓餐桌上常见的家常菜。它性凉味甘,维生素C含量丰富,营养价值相较于绿豆更高。《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曾记载:“诸豆生芽皆腥韧不堪
2025-10-22 18:24:00
八旬老伯轻信短视频停服降压降糖药 突发“眼中风”致右眼失明
“原来还能穿针,突然一下子就看不见了。”安溪张老伯万万没想到相信短视频的“养生说法”,停掉服用多年的血压、血糖药,竟然祸害到眼睛
2025-10-22 18:52:00
从口腔到肠道: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组检验,到底在查什么?
科普专家:冯琳涵科普单位:应急总医院在人们的身体里,居住着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微生物王国”——微生物组。这些微小的生命遍布皮肤
2025-10-22 15:52:00
起航国际新篇章 世卫组织首家战略合作医院落户华仁中医院
日前,葫芦岛市龙港华仁中医医院与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对此,龙港华仁中医医院将为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中医医疗、中医药开发
2025-10-22 15:55:00
实测儿童成长素8大品牌,吸收效率+安全性硬核对比
当代家长在选择儿童成长类营养补充剂时,常面临宣传术语混淆、产品可信度难辨的困境。为破解 “信息不对称” 难题,本次测评彻底摒弃网红营销导向
2025-10-22 15:58:00
深秋寒潮突袭 老年患者激增
连日阴雨,气温骤降。近日,我市多家医院门诊量,特别是老年科就诊人数明显增长。天气变化已成为影响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
2025-10-22 08:36: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国医大师王庆国:过敏可以有多严重?
在中医看来,过敏多与体内正气不足、风邪外侵有关。当人体正气虚弱时,外界的风邪就容易侵入,引发过敏反应。这种反应轻者可能只是皮肤上的小红点
2025-10-22 10:05:00
以匠心筑就医疗新高地,用仁心书写公益新篇章——丹东国丹胃康医院专访
清晨六点,丹东国丹胃康医院的早餐厨房已飘出小米粥的香气。这碗看似普通的粥,却藏着医院独有的“养胃秘方”——经中医科改良的配方
2025-10-22 11:00:00
老爸抽检+三甲医院权威认证!松达重塑“中国成分”婴童护肤新标准
初为人父母,宝宝皮肤小小的红斑、干痒的抓痕,反复不退的丘疹,令许多家长措手不及。婴幼儿的皮肤屏障尚未成熟,外界刺激稍不注意
2025-10-22 11:09: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胃里也能长“石头”?听医生揭晓背后的秘密
胃里长“石头”?这听起来似乎匪夷所思,但它确实存在,医学上称之为“胃结石”或是“胃石症”。胃结石虽是良性疾病,但会对消化道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2025-10-22 11:16:00
毕节桥洞夜宴:一把剪刀剪开市井热辣,炭火里烤出人间松弛
连日来,深秋的毕节被细密阴雨裹缠,丝丝寒意顺着街角缝隙钻透衣料,天色也比往常沉得更早。暮色像化开的浓稠墨汁,沿着碧阳大道缓缓铺展
2025-10-22 12:15:00
东城中医医院呼吸科杨道文:秋季哮喘病人的注意事项
杨道文,周三上午,周日上午出诊。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2025-10-22 13:37:00
孩子咳嗽拖俩月?青岛妇儿医院: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是“元凶”,规范治疗是关键
鲁网10月22日讯天气渐冷,咳嗽又找上门来。近期,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呼吸咳喘门诊的患儿又多了起来。而有一种咳嗽特别难缠
2025-10-22 13:43:00
“好柿”连连!永泰这里有点甜!
“好柿”连连!永泰这里正在上演一场“晒秋大戏”!
2025-10-21 11:55:00
“肠菌”能治病?!肠道菌群移植术(FMT)来了
如果告诉你,通过重建肠道菌群就能治疗疾病,你是否会觉得是天方夜谭?但这就是真实存在的医学前沿技术——肠道菌群移植术(FMT)
2025-10-21 12: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