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
松材线虫病防治取得关键性突破
松材线虫病国际学术大会在宁召开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花 通讯员 林司曦 尹申申
一条小小的线虫为啥引来全球关注?10月25日—28日,全球松材线虫科研人员研讨松材线虫病研究进展的高水平大型国际学术会议——2023年松材线虫病国际学术大会在宁召开,全球“树医生”共探该病的最新研究和治理良策。大家表示,打赢生态“保卫战”,需咬定青山不放“松”。
专挑健康的树
小线虫引发毁灭性松树流行病
秋天,满目红枫叶是一道风景,但若是一株松树泛了黄甚至变成红褐色,说明它很有可能得“病”了: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一种体长只有1毫米左右的寄生虫,它喜欢附着在天牛身上钻入松树体内,能让一片青翠的松林出现“红绿相间”的画面,这也代表着这片松林正濒临死亡。
松材线虫病有“松树癌症”之称,是一种毁灭性松树流行病。松树一旦染病,最快40多天即会枯死,成片松林从发病到毁灭只需3年-5年时间。“松材线虫病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毁灭性的松树病害,目前尚无特别经济、有效的根治办法。”
松材线虫属我国重大外来入侵物种。“这种病害发源地在美洲,但当地松树在长期基因改良中能与松材线虫相安无事。”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主任委员、南京林业大学原副校长叶建仁教授和森林病虫害打了一辈子交道,他介绍,松材线虫病于1982年在我国首次被发现。此后,这种外来有害生物在全国近20个省份先后发生流行。“最让人痛心的是,线虫的寄主更喜欢在特别健康漂亮的松树上危害。”
对抗“小线虫”
各界携手共筑防病“铜墙铁壁”
松材线虫病对松林生态系统构成巨大威胁,我国感染该病致死的松树累计数十亿株,造成损失上千亿元。松材线虫病对我国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均构成严重威胁。研究表明,我国的乡土松树种类都有可能感染此病,绝大多数地区都是松材线虫的适生区。
对抗“小线虫”,需要各界携手共筑松材线虫病传播的“铜墙铁壁”。林业部门先进行各种布局,提供各种策略。在松材线虫的传播途径中,人为传播占比较大。带有松材线虫病的松木、松木半成品、成品等通过人工运输和搬运而传播到另一地区。由于人为传播不受自然屏障限制,速度快,距离远,是主要和最危险的传播方式。松材线虫是我国的检疫性病虫害之一,检疫部门毫不放松。
当然,防治也离不开各地政府的通力协调。比如今年,江苏省总林长令强调“深入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行动”,凸显了江苏省委省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
勇啃“硬骨头”
“树医生”取得关键性突破
“你看,这根枝条很像感染了线虫病。”10月28日上午,在南京平山森林公园,全球“树医生”正全神贯注,讨论着,记录着,生怕有一点点遗漏。他们正现场诊断松材线虫病,探讨树干注射、疫木粉碎的最佳方式。
“对这个头号病害一定要防控,我们森保科研人员有责任。”从2000年起,认真、不服输、勇啃“硬骨头”的叶建仁带领团队钻松林四处采样,反复实验,用了整整6年,终于研制出了松材线虫病关键防控技术——“松材线虫分子快速检测鉴定技术”。“松树生病了,找南林,找叶建仁教授团队。”业界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虽已过花甲之年,叶建仁也依然在为攻克“松树癌症”而忙碌。如今,其团队负责的“松材线虫病早期检测技术及产品”课题又取得突破,成功治愈染病名松等多地古松大树。
“早诊早治是王道,现在我们有了早期检测技术及产品。”叶建仁表示,目前,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方法除了检疫监测、疫木处置、化学防治和注药预防外,给古树名松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一旦染病也可康复。“这意味着包括我们江苏在内的一些重要生态区、著名景区,如果发现有古松大树感染,我们有办法把它救活。”这一消息令人欣喜,以后,不仅是古松大树,普通松树也有望能在感染后实现治疗康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1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