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若要人懂,先懂别人;若要知己,先做自己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1-14 14:57:00 来源:感受你的温柔

很喜欢徐志摩的一句话:“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人生路漫漫,若能遇到灵魂自己,那是何其幸运的事情啊。

可惜的是,很多人,浑浑噩噩过了一辈子,不仅没有遇到知己,连一个真心的朋友都没有。

有一种观点说的好:“你是谁,就会遇到谁。”

诚然,任何一份感情,都是双向奔赴的。遇到知己,其实是遇到另一个自己。

非常明显,你若足够优秀,自然会遇到知己。

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里写道:“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

所谓灵魂自己,人可,物可,癖好亦可。放宽心,打开格局,“遇知己”的事情,就释然了。

若要人懂,先懂别人;若要知己,先做自己

01

以人为知己,互帮互助。

“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

很多人为俞伯牙、钟子期点赞。一个弹琴,一个听琴音,能够彼此懂得心声。

其实他们的感情,最可贵的是,一个为大臣,一个为樵夫,舍去了身份和地位的区别。俞伯牙知道钟子期的家庭情况后,给了一些钱,让其努力读书,成就功名。

当钟子期过世后,俞伯牙去看望了其父亲,又给了一笔钱,希望钟家能过得好一些。

“死生可托永无睽,自古中山说羊左。”

战国时,燕国的左伯桃去楚国谋取前程,半路上,借宿在羊角哀家。

两人以书会友,又结伴去楚国。不料,遇到了大雪。寒冷之中,左伯桃为了避免两个人都被困,脱下自己的衣服,拿出所有的食物,让羊角哀独自去楚国寻求功名。

我们总以为,知己就是随时随地可以联系,无时无刻都在想念,还相约一生。真实的情况,不是这样的,而是彼此帮助,努力变得更加优秀。

人抬人,一起更上一层楼。这是灵魂的高度,也是知己的珍贵之处。

02

以器物为知己,专注成功。

唐朝时,有一个叫怀素的人,家境贫寒,但是他酷爱书法。为了练字,他在寺院的墙壁上、衣服上、器皿上,芭蕉叶上,练习书法。还自己琢磨着,制作了一块漆盘。

后来他出家,静下心来写字,大有进展。人们戏言,他的知己,是芭蕉。

诗人李白给他点赞:“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东汉末年的祈衡,一生都很爱击鼓。曹操听闻了他的名气,就请他做鼓史。

有一天,曹操请宾客喝酒,祈衡演奏《渔阳》鼓曲,声音节奏悲壮,听到的人无不感慨。

有人赋诗一句:“祢衡垂一噪声之名,关羽荩万人之敌。”可见,祈衡以鼓为知己,勤学苦练,因此成就了自己的美名,也真正有了一技之长。

如果你把某种器物当成知己,那么你就会孜孜不倦地学习,从而让自己持续进步,成为某个行业的标兵。

钓鱼竿、小船、一本书、一支笔、一把木工刀......如果你领悟了其中的道理,真正做到了人物合一,就不担心不成事了。

若要人懂,先懂别人;若要知己,先做自己

03

以花草树木为知己,改变思维。

宋朝的周敦颐,以莲为知己,留下了千古美名:“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当然,周敦颐的人生,也颇有成就。单纯从爱莲这件事来看,他就已经显得很特别了。

他兴办学校,努力教书,以莲的品格育人。世人无不佩服。

秦始皇外出时,偶遇了一场大雨。情急之下,他在一棵松树下避雨。事后,他封松树为“五大夫”。

把松树作为知己,这是感恩,也是气度。还给了天下人一个信号,做人要知恩图报,皇帝率先垂范。

陆羽以茶为知己,还写了《茶经》,为人们制作茶叶、品茶、种茶,作了很好的指导。也算是功德一件。

一个爱好花花草草的人,看起来是很无聊的,但是只要深入研究,就能拥有花花草草的品格,并且从中感悟到什么。

若能利用花草树木,那就是找到了致富、做人的门路,人生何愁不会提高呢?

04

以动物为知己,闲情雅趣。

把动物当成知己的人,就更多了。

北宋的林和靖,才高八斗,但是对功名利禄不感兴趣,喜欢植梅养鹤,还告诉身边的人,以梅为妻,以鹤为子。

晋朝的王羲之爱鹅,不惜用自己的书画作品,去和别人换鹅。

刺史宋处宗,以鸡为知己,并且反复和鸡对话。此后,他的言语更加顺畅了,建言献策的水平大有提高。如《幽明录》里记载:“鸡遂作人语,与处宗谈论,极有言致,终日不辍。处宗因此言功大进。”

当下,喜欢小动物的人不少,一方面是家庭条件不错,一方面是人也因此变得精神了,不再那么无聊。只要尊重了规则,改变了心境,也算是灵魂有了寄托,精神世界更上一层楼。

若要人懂,先懂别人;若要知己,先做自己

05

灵魂知己,可遇不可求。这是很多人的感悟。如果换一种角度去看世界,就会发现,遇到知己,真的不那么难,关键是改变自己,并且用“知己”来成就更好的自己。

若一个人遇到了低级趣味的知己,那就是臭味相投,这份感情,也是自欺欺人的,迟早要弄丢。

孜孜不倦地让自己变优秀吧,你的人生,从来不会孤单,你的灵魂,一定有所寄托。

若要人懂,先懂别人;若要知己,先做自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知己之情,是世间最美的感情,叫俞伯牙与钟子期
...么友情要么爱情,但有一种感情超越了一切,叫理解,叫知己,是俞伯牙与钟子期。”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流传千年,可谓人间传奇。故事有好几个版本,但核心内容是一样的。故事发生在春秋
2022-12-17 13:46:00
...下操琴的高手。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
2024-06-28 18:37:00
东西问丨姚伟钧:知音文化何以吸引全球“知音”?
...、发扬知音文化有何现实意义?姚伟钧: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知音”的本意是指子期在伯牙弹琴时,能从琴声中听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2024-08-02 21:33:00
人生漫漫,有知己相伴,目之所及皆美好,心之所向皆远方
...能完全领会自己想表达的意思的人,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己。关于知己,最动人的故事莫过于俞伯牙与仲子期。俞伯牙善琴,钟子期是唯一一个能完全领会琴音所表达的意思的人。这份相知,何其
2023-02-24 11:52:00
探究古代盛传的八拜之交背后的故事
前言“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谚语一直深深影响着古人对友谊的看法。友谊似乎成为了古人精神世界中一种至高无上的存在。那么真正的友谊,是什么样子的呢?历史上是否出现过那种能与生命比肩的友
2024-01-14 20:19:00
知己入心,一生相伴
...是真正懂自己的人。真正懂自己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己。知己难得,遇见了是一生的幸运。越是思想丰富的人,越难遇见知己,因为一般人无法理解他的所思所想。因此,越有思想的人越孤独
2023-02-24 11:44:00
高山流水遇知音:管仲与鲍叔牙的传奇友谊
高山流水的故事很经典,主要是讲知己的故事:先秦的琴师俞伯牙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路过,就在那听,没想到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俞伯牙非常惊讶钟子期
2023-11-05 09:04:00
能在如此浮躁的世界得一知己,才真正是人间大幸
...三观不一致而真的没法交流,更不会很难做到相互认同。知己当如是,高山流水时。俞伯牙弹奏的高山流水只有钟子期能听懂,两人一见如故成为挚友。后来钟子期因病去世,俞伯牙再无知己,他就
2023-08-17 20:13:00
林徽因:有些人你见过便忘了,有些人则在你心里生根,命运太强大
...不投机半句多。三观吻合,兴趣爱好相同的人,就会酒逢知己千杯少,便有了贺知章为李白金龟换酒的美谈。人生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每到一站都有人下车、上车,很难有人自始至终陪着你走到
2025-02-17 14:01: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拥抱与解决方案如何同频? 珍爱网支招恋爱沟通指南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情侣之间的沟通似乎越来越容易“撞车”,其中“他在讲道理,她在等拥抱”引发了无数网友共鸣。情侣间往往在同一件事情上各说各话
2025-11-07 15:59:00
作文《藏在罐子里的爱》感动全网 老师讲述背后故事:学生主动要看不好的评论
大皖新闻讯 学生在作文中回忆与奶奶之间的事,奶奶从罐子里舀白糖给他吃的小小回忆,生动表达了祖孙之间真挚深沉的情感。老师被这篇作文感动
2025-11-07 19:23:00
带“家味”的炒饭 满是爱的味道-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爸,食堂的菜总觉得少点啥,特想吃你炒的饭。”这句随口抱怨,让父亲关了天津的烧烤店,奔波900公里到吉林四平为女儿支起炒饭摊
2025-11-06 13:35:00
西安女子取现百万现金险被骗 民警8小时耐心劝阻
从起初的抗拒,到最终的感激,民警的耐心劝导,挽回了她被诈骗分子“盯”上的钱包。女子取现100万险被骗 民警火速拦截近日
2025-11-06 18:29:00
电话听出异常 受伤老人获救助
独居老人踩着凳子取柜顶东西,摔倒在地,无法起身。正当不知所措时,网格员给老人打来问询电话,获悉这一突发情况。11月6日上午
2025-11-06 22:11:00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