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I Do北京总公司拖欠员工工资,被申请破产重整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1-08 14:21:00 来源:财经风云

2023年1月4日,本土婚戒品牌IDO关联公司恒信玺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信玺利”)被申请破产重整,申请人为北京艾贝利特服装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艾贝利特”),经办法院为西藏曲水县人民法院。目前该案件进展程序不明,并未显示法院是否已经受理。

记者多次拨打北京艾贝利特刘姓联系人电话,均显示关机状态。截至发稿前,该公司为何申请破产重整恒信玺利未能从公开信息中获得。

已经离职的IDo品牌北京总公司前经理级别员工邹颖告诉记者,“我也问了还在职的同事,没人知道是谁。可能是某个倒霉的供应商吧。”

恒信玺利是IDo品牌母公司,创始人是李厚霖,她与知名主持人李湘过往的恋情曾经使得这个品牌为更多人所熟知。恒信玺利于2015年在新三板上市,发稿当日该公司仍在新三板正常交易。

不过,从过去几天社交媒体上的事件发展能够判断,恒信玺利目前的财务状况堪忧。多名声称是IDo品牌前员工的网友近日在小红书、知乎等社交媒体上爆料称,品牌总公司以及东北、华南、华北等多个直营大区拖欠员工薪资数月,经过长达半年、乃至一年与总公司讨薪过后,仍然没有获得满意的结果。

记者联系IDo品牌公关人员,相关人员已经离职。邹颖对记者表示,品牌欠薪事件波及的不仅是一线门店员工,从总部总监级别员工,到各个直营大区办公室职员都被拖欠。

I Do北京总公司拖欠员工工资,被申请破产重整

图片来源:IDo官网总公司最早从2021年10月就开始拖欠工资

“目前公司还拖欠了我6个月工资。”邹颖告诉记者,他于2022年11月初解约,目前还未收到2022月5月至10月的工资。

按照邹颖的说法,事实上,IDo北京总公司从2021年10月开始就已经开始拖欠员工工资,最早被欠薪的员工主要是北京总部总监级别以上的员工,而从2021年12月开始,北京总部经理级别的员工也开始被拖欠工资。

值得注意的是,据爆料,IDo北京总公司员工的人事关系主要被分散在恒信玺利控股的两个关联公司:“西藏恒信凯鸿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分公司”以及“恒信玺利朝阳分公司”。

邹颖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间的工资是直到2022年8月底才拿到手的。此前他以及其他同事得到了北京朝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会月于2022年6月进行的协调。

邹颖回忆道,“2022年6月那次是因为去仲裁和劳动监察大队的人太多了,仲裁委的老师(最后)直接到我们公司给办的。”

根据调解书约定,恒信玺利应当在2022年8月31日前发放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的欠薪,于10月底发放2022年5月的工资。目前,邹颖只收到了8月底发放的那笔欠薪,其余部分仍未收到。

I Do北京总公司拖欠员工工资,被申请破产重整

北京朝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会就邹颖被拖欠工资一事进行的仲裁协调

IDO品牌多个直营大区分公司的员工被欠薪的情况要略晚于北京总部。此前,IDO在整个中国市场分为华北、东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和上海等7个大区,这些大区为品牌直营公司,分管各个区域市场的品牌活动和加盟商。

邹颖透露,IDO西北大区直营公司于2022年4月大规模裁员后不久解散,上海大区解散的时间是2022年8至9月间,而东北大区是在10月底至11月初。多位在小红书爆料的IDO被欠薪员工也佐证了这一消息。

颜小言此前供职于IDO东北大区直营公司。他在小红书上写道,“恒信玺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刘先生于2022年10月28日通过电话会议形式宣布IDo东北大区解散。”

颜小言被欠了2022年7至10月的4个月薪资。他告诉记者, “解散前让我们签协议,协议承诺12月末补发工资,2023年6月份给你赔偿。如果不签协议就可以去仲裁了。”根据颜小言描述,仅仅被遣散的东北大区办公室人员大概有20人左右。

颜小言未签协议,而是选择仲裁,目前仍在仲裁过程中。但他强调,“签协议的那些人也没有得到工资。”而部分已经仲裁成功的前同事,目前也未收到欠薪。

I Do北京总公司拖欠员工工资,被申请破产重整

根据颜小言向记者发来的一份哈尔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出具的仲裁调解书电子版,恒信玺利关联公司西藏恒信凯鸿经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藏恒信凯鸿”)应于2022年11月30日以及12月31日前分两次向颜小言前同事支付薪资欠款7500元,共计15000元。

但根据颜小言转述,其前同事至今仍未收到这笔款项。

IDo直营店基本已被转让

一线直营门店员工被拖欠工资的情况也比比皆是。“总部及大区被欠薪的员工最保守估计也在三四百人。”作为前管理层人士,邹颖对记者表示,“(IDo)一线门店员工数量更是无法估计。”

一线员工的情况更为复杂,他们的命运掌握在直营店能否被顺利转卖给加盟商上。

以东北大区为例,颜小言说有些直营店被转卖给加盟商,“有的店铺直接给了承建商,而没人要的店铺就被关闭了。比如,哈尔滨这边的西城红场门店和松北万达门店。”

被加盟商买下的店铺的员工算是幸运的,有些人收到了加盟商支付的工资。但没人要的店铺的员工仍被拖欠薪资。

在颜小言展示的两份不同的聊天记录中,记者看到,一位IDo华北大区和北京地区门店的员工告诉颜小言,他们的门店没有被成功转让,已经被分别拖欠了2个月和3个月工资。

邹颖告诉记者,恒信玺利从2022年4或5月就开始把全国范围的直营店转让给加盟商。

根据恒信玺利2021年年报,2021年该公司在全国共开设有99家直营店、39家联营店及577家加盟店,总计715家门店。

在大众点评上,IDo位于上海多个知名商圈的门店仍显示开业状态,比如港汇恒隆店、兴业太古汇店、前滩太古里店等。颜小言告诉记者,IDo上海大区2022年解散后,该区域的门店已经由华南大区接管,因此当前仍在营业的门店“很可能是加盟商的。”

I Do北京总公司拖欠员工工资,被申请破产重整

令人错愕的突然坍塌

铺天盖地的讨薪“讨伐”、被申请破产重整......向来国民度较高的IDo品牌形象一落千丈,而这样巨大的转变着实有些突然。

2021年12月,IDo品牌宣布聘请港星陈小春和应采儿夫妇担任全球代言人。陈小春当时凭借在湖南卫视综艺节目《披巾斩棘的哥哥》中亮眼的表现,频繁登上微博热搜,而他与应采儿的婚姻也为人所津津乐道。

IDo在陈小春夫妇热度正旺的时候签下他们担任代言人,并配合上一条充满爱意的创意视频广告投放,有效地在市场上掀起了一阵讨论度。这波操作为IDo品牌赚足好感,对其影响无疑是正面的。

在同一时期,IDo品牌还与综艺节目《国货潮起来》合作,以“国产珠宝品牌代表”的形象参与其中,并配合此前跨界剧本杀行业开发的一个特别定制钻戒推广,以触达细分场景下的年轻一代消费者。

到了2022年9月底,IDO母公司还孵化了一个子品牌“MyIDo”,并接连在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货和南京万象天地开设专卖店。这个新品牌当时的定位号称是“养成式珠宝模式”,实际上就是根据女性成长的不同阶段,按照场景来对钻石产品进行分类和推广。

I Do北京总公司拖欠员工工资,被申请破产重整

可以看到,从2021年至2022年下半年,IDO品牌在市场上的表现仍较为活跃。但在这一时期,恒信玺利及其关联公司已经发不出工资了。

一位自称是IDO华南大区前员工的“李壹飞”在小红书上对于品牌在这一时期的一系列市场行动直指,公司在“入不敷出进货都没钱的情况下,却巨额烧钱搞营销。”

记者尝试联系“李壹飞”核实相关情况,但截至发稿未得回复。

邹颖就“李壹飞”提及的情况对记者表示,“确实有请陈小春夫妇做代言人,但是具体花费与费效比不清楚。”

根据恒信玺利2021年报,该公司于2021年销售费用总计约为6.55亿元,这部分开销包含了广告营销推广在内的所有与销售活动相关的费用。而2021全年恒信玺利营业总成本为21.36亿元,其中营业成本最高,为12.66亿元,占比为59.2%,而销售费用次之,占比达到30.6%。可见,销售费用在IDO品牌的日常经营中,确实占据了极大一部分的开销。

钻石珠宝首饰行业属于高毛利行业,其依靠远高于成本的定价来获利,其中的溢价很大一部分来自摊销品牌营销和市场推广的成本。纵观恒信玺利过去三年财报,钻石镶嵌类饰品构成了其收入超过90%,是绝对的收入来源。2022上半年,恒信玺利售出的镶嵌类饰品毛利率达到46.22%,2021财年该品类的毛利率也有44.06%。

在国内珠宝市场, IDo是近年来市场上新兴涌现的较为有辨识度和差异化的本土钻石珠宝品牌。IDo深度绑定婚恋场景,主打钻石婚戒产品,其定价与老凤祥、中国黄金等传统本土品牌比,也相对较高。而在渠道策略上,它主要是依靠加盟商开店,但线下门店数量并不及上述本土珠宝品牌。

由于切入细分市场,且创始人李厚霖善于营销包装, IDo品牌在本土婚戒市场已经有了较高的国民度。但近年来, IDo开始出现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最典型的就是迪阿股份旗下的钻戒品牌DR。

与 IDo一样,DR同样深度捆绑婚恋场景打造品牌形象。 IDo的品牌标语是“我愿意”,DR的品牌口号就是“一生只爱一个人”和“一生只送一人”。双方各自围绕品牌标语,各出奇招,有过一系列市场营销活动和推广。

在这场竞争中,后来居上的迪阿股份近年来已经处在上风。2019年到2021年三年间,迪阿股份收入规模增近3倍,利润规模增近5倍。在2020年、2021年上半年、2022年上半年,DR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69.37%、70%、70.63%,这比控股IDo的恒信玺利要高出大约25个百分点。

即便在市场环境极度低迷的2022年上半年,迪阿股份受到的影响也要小得多。

2022年上半年,迪阿股份公司实现营收20.85亿元,同比下降10.13%;归母净利润5.79亿元,同比下降20.62%。

反观恒信玺利,其2022上半年业绩与2021年同期相比几近腰斩。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恒信玺利实现营业收入6.28亿元,同比下降41.99%,归母净利润约为704.44万元,同比下滑高达88.62%。

在整个珠宝首饰市场表现较好的2021年,恒信玺利实现了营收同比上涨28.73%至22.61亿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上涨6.13%至1.13亿元。2021年报告末期,恒信玺利的现金期末余额超过3.05亿元。

前述提到,IDo品牌线下渠道以加盟店为主,直营和联营门店占比并不高。从2022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来看,其加盟渠道的收入应受到较大影响。

根据2022半年报,恒信玺利在报告期内的资产规模超过42.4亿元,负债规模超过16.68亿元,其中应付职工薪酬超过3440.5万元。从2022年4月开始转让直营门店,通过变卖资产纾困周转问题,可见该公司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现金流问题。

目前,部分被遣散的IDO前员工已经收回了部分欠薪。邹颖表示,“2022年4月那批工资是收到了,赔偿金我了解到只有深圳工厂那边有人收到。”

而对于接下来的讨薪结果,几位爆料人都不乐观。颜小言提到的东北大区分公司实际上经营实体为“西藏恒信凯鸿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第一分公司”,该公司已经与2022年9月28日核准注销。

他表示,“法院执行就只能限制我们公司的账户,但我们公司早就是空壳了,没钱也没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8 19: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DR钻戒的“一生爱一人”营销神话破灭
...让了多个城市的直营店给经销商。在此过程中,I Do品牌总公司以及东北、华南、华北等多个直营大区拖欠员工薪资数月,最终该公司被大量员工告上法庭,而品牌创始人李厚霖也多次被列入失
2024-04-30 15:53:00
恒信玺利2022年关闭多家销售门店,光大证券提示风险
...年12月末减少85.69%。步入2023年,昔日婚戒龙头恒信玺利被北京艾贝利特服装服饰有限公司以“无力清偿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作为一家新三板
2023-02-18 17:52:00
收割三位女明星,这位富豪又遭破产
...钻戒品牌I Do母公司恒信玺利被申请破产重整,申请人为北京艾贝利特服装服饰有限公司。其实,恒信玺利的溃败早就有章可循,去年10月,欠薪、变相裁员等新闻就开始在网上发酵,这一切
2023-01-12 09:00:00
广州门店一夜关闭,总部人去楼空,又一茶饮品牌“暴雷”
...以追溯到今年2月。刚哥告诉红餐网,他的工资一直都由总公司小柠食品发放,之前公司一直按时发工资,但从今年2月起,工资一拖再拖,直到广州门店全部关闭,他的工资都未发放。“我自己被
2024-06-11 14:07:00
老年主播团带火“活力28”,董事长却称“每天都有困难”
...态。而在荆州市沙市区江津东路,作为“活力28”品牌的总公司,湖北活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活力28集团”)不见人员办公踪迹,只留下了空荡荡的办公场所。“活力28”怎么了?近
2023-09-27 17:23:00
消费维权周报|餐饮类投诉增多,涉“茉酸奶”使用过期原料等
...上均写明存货为“田螺”,但供货商一栏写的不是陶然居总公司,收款方也为空白。澎湃新闻致电供货厂家“自贡市浩兴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但该公司负责人却称,此前确实给“陶然居”品牌供应
2024-06-03 17:49:00
110家险企董监高薪酬起底:年薪超500万元仅5家
...披露,非上市险企董监高薪酬也随之公之于众。2月12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约110家保险公司披露了董监高薪酬情况。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保险公司管理层每年能拿多少工资?
2025-02-13 10:19:00
撤离北京,疯狂关店!烧光千万的国潮顶流,正狼狈退场
...牢地掌握了上游供应链。实际上,最终赚走的是加盟商向总公司购买原材料的费用。比如,去年9月之前,瑞幸总部收取的加盟门店原材料费用约为5.76亿,占加盟门店总收入的64%,门店毛
2023-01-12 09:03:00
五年薅走公司1900万!人事专员操作“假员工工资”!
...嫌疑,该电子公司为某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工资均由总公司发放。工作期间,严某发现总公司财务只会确认工资汇总表上是否有领导签字审批,并不会审核工资表实际内容。随后,他找到自己的
2024-09-06 17:58: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相关互联网贷款、代销等业务管理不审慎,平安银行被罚款1880万元
10月3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列表显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互联网贷款、代销等业务管理不审慎,被罚款1880万元;李丽红、庄燕被警告并罚款合计10万元,
2025-11-03 18:01:00
东莞滨海湾人工智能产业创投母基金登记成立
近日,东莞滨海湾人工智能产业创业投资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3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东莞
2025-11-03 15:48:00
狮山商务创新区数创国际产业融合发展项目 全面冲出“正负零”,开启地上建设新篇章
10月31日,由中铁建工承建的狮山商务创新区数创国际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顺利完成首个关键节点——主楼全面冲出“正负零”,标志着项目地下结构施工全面完成
2025-11-03 12:32:00
世茂服务二十年,再启温度新征程
2025年10月30日,世茂服务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双周年时刻”——成立二十周年、上市五周年。二十年深耕,见证了中国城市服务行业从物业管理到全域生态的迭代
2025-11-03 12:32:00
观山湖区首家“反诈主题咖啡店”正式开放 中国银行贵阳市观山湖支行携手多方创新推动反诈宣传
多彩贵州网讯(记者 王静怡)2025年10月30日傍晚,贵阳市观山湖区首家“反诈主题咖啡店”在长岭街道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2025-11-03 13:55:00
鲁网11月3日讯近日,建设银行泰安新泰支行成功为当地某高新技术企业获批2.94亿元授信额度,银企关系实现进一步加深,支行与辖内重点客户的沟通合作迈向新台阶
2025-11-03 14:01:00
国科江城具身智能股权投资基金登记成立
近日,国科江城具身智能股权投资基金(武汉)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8.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
2025-11-03 10:24:00
今创集团成立航空航天产投公司,含AI业务
近日,常州今创航空航天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微小卫星科研试验;微小卫星生产制造;火箭发射设备研发和制造
2025-11-03 10:24:0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新设智慧园区运营管理公司
近日,广州五零六智慧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含:住房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土地使用权租赁;园区管理服务;物业管理。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
2025-11-03 10:24:00
新石器成立智行科技公司,含AI及机器人业务
近日,芜湖熵宇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子夷,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销售;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人工智能硬件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
2025-11-03 10:24:00
叠纸网络在上海成立元叠文化公司
近日,上海元叠文化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网络文化经营;出版物零售;出版物批发;出版物互联网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苏州叠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
2025-11-03 10:24:00
肖战告黑粉侵权案件审理终结
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向寇某公告送达民事判决书。公告显示,肖战与其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件已审理终结,法院要求寇某自公告之日起30日内领取判决书,逾期则视为送达。
2025-11-03 10:36:00
建设银行泰安分行成功落地“智慧收款”收汇业务
鲁网11月3日讯为进一步加速优质客户的免审核和直通入账服务效率,提升对公跨境汇款差异化审核作业质效,为外贸企业营造“越诚信越便利
2025-11-03 10:55:00
免税店政策11月1日起“升级”,企查查:现存免税相关企业3.24万家
据媒体报道,近日,财政部、商务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完善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通知》,明确自2025年11月1日起完善免税店政策
2025-11-03 11:00:00
三季报出炉 厦门上市公司营收稳利润增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根据厦门上市公司协会披露,截至10月31日,厦门辖区68家上市公司三季报已全部出炉,实现营业总收入13284
2025-11-03 08: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