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细化氢能产业规划中远期目标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09 04:1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全国政协委员何寄华:

细化氢能产业规划中远期目标

本报记者 高志民

《&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5月09日 &nbsp第&nbsp09&nbsp版)

“氢既是高效低碳的能源载体,也是绿色清洁的工业原料。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氢气生产和消费国,也是电解水制氢设备、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和加氢站最大的单一应用市场。要进一步细化氢产业发展的中远期目标,支持氢作为原料在工业领域的规模化替代,并提供更多明确政策信号支持绿氢产业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何寄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我国对氢产业发展的定位侧重于其能源和燃料属性,对其原料属性则较为忽略,而氢作为原料替代传统的碳基原料的商业潜力巨大。”何寄华举例说,钢铁行业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如能率先实现氢气作为还原剂代替焦煤炼钢的低成本工业运用,对于钢铁行业低碳减排以及中国钢铁产业的持续领先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家层面虽然为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出台多项规划,但并未出台氢原料应用有关的规划政策。在资金上,支持也主要集中于氢能在重型交通和燃料电池的试点和应用,而几乎没有涉及到现有重点领域的工业应用的替代。

何寄华表示,氢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氢能规划要对应“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提出具体、量化的目标。

“目前氢产业规划中明确表达了对氢能产业的支持,但生产路线未明确。一方面,从氢能生产来看,虽然重视新增产量,但没有明确氢能生产路线,也没有涉及到现有灰氢生产如何升级的问题。另一方面,现有规划注重生产侧引导,但缺少如何在当前绿氢生产成本高的情况下刺激市场需求的更多支持,未能解决如何平衡匹配氢能生产和消费的问题。”何寄华表示。

“要尽快明确中长期氢能产业发展目标。”何寄华建议在现有规划的基础上明确设定2030年及2060年的量化目标,包括氢能产量、应用领域、工业用途、碳减排贡献等具体指标,确保与国家“双碳”目标高度协同;建立一个由多部门参与的动态调整机制,每两年根据氢能技术进步与产业化应用情况,更新发展目标和支持政策,确保政策与产业实际需求和技术条件相匹配,保持政策的前瞻性和适应性。

“同时要加强对氢原料工业应用的推广。”何寄华建议,制定专门的《氢原料工业应用发展规划》,明确工业领域氢原料替代碳基原料的应用图景和推广路径;聚焦钢铁、石化、化工等氢气需求量大的重点行业,选择骨干企业开展氢原料替代传统焦煤、石油等碳基原料应用的试点示范项目,推动形成商业模式,在成功基础上加以复制推广;设立专项基金,用以支持企业开展氢原料替代相关核心技术和装备研发;加大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力度,降低企业采用氢原料的成本压力,推动形成“领先市场”。

“要清晰规划氢能生产与消费路线。进一步细化氢能的生产路线,包括现有灰氢改造升级的路径、天然气制备的蓝氢发展思路以及未来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制取的绿氢产业布局,释放支持绿氢发展的更加清晰的政策信号。建立氢能消费补贴机制,完善交通、储运等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为氢能在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领域的消费提供政策引导与基础设施保障。”何寄华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9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氢能衍生品、氢能高速、加氢站应用在路上 政策助推氢能行业加速成长
...输行业中,央企已开始布局利用氢能衍生品。2023年12月,中远海运能源与中远海运重工旗下的扬州中远海运重工、大连中远海运重工,在上海分别签署3艘11.4万吨阿芙拉型绿色甲醇双
2024-01-20 09:18:00
...关区县也积极谋划布局。两江新区正推动布局“近期6座+中远期6座”加氢站建设实施。长寿区规划布局5座含加氢功能的综合能源站,并开展辐射西南的供氢母站试验项目。沙坪坝区、潼南区等
2023-12-21 04:44:00
...林长岭风光氢储氨数字化示范项目蓄势待发,吉电股份(中远集团)梨树风光制绿氢生物质耦合绿色甲醇加快推进……过去一年,吉林省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绿电+消纳”发展模式落地见效,千
2024-03-28 18:33:00
氢能加速向“泛氢”能源方向发展
...平均可再生氢应用率有望达到20%,汽车、船舶燃料替换是中远期全球范围内甲醇燃料应用的重要场景。据悉,全球各国已规划1418个绿氢项目,其中超过1000个项目计划在2030年前
2024-08-26 21:00:00
...强国建设作出贡献。船舶修造成为金名片近日,走进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船坞、泊位上停满了从世界各地前来维修的船舶,大型起重机不停运转,
2023-12-08 08:28:00
...度看,通过风光锂电等可再生能源难以实现大规模替代。氢能,被誉为终极清洁能源。具备高效无污染、储量丰富、储运灵活、应用市场广阔等优点。氢能热值约为140MJ/kg,是煤炭、汽油
2023-02-01 01:17:00
我省探索打造氢能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海南日报聚焦“一区、两平台、多基地”我省探索打造氢能产业发展空间格局本报讯(记者陈彬)省发展和改革委等8部门日前联合印发《海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
2024-01-10 07:27:00
海南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海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有关工作 【海南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海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有关工作】财联社11月28日电,海南省政府今日召开专题
2023-11-29 00:30:00
中国氢能产业呈现因地制宜发展态势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产能提升、项目落地、应用加快中国氢能产业呈现因地制宜发展态势工作人员在为氢能观光公交车加注氢气。 视觉中国供图◎本报记者 陆成宽近日,中国氢能联盟连续第四年
2023-10-30 02:0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10月2日,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综合训练馆内,38名来自老挝、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的学员,正在潜心学习吴桥杂技的各种绝技
2025-10-07 08:31:00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浓今天让我们一起点亮家乡月亮月是故乡明千里“冀”相思愿你阖家幸福中秋快乐策划:郭伟、王博统筹:兰翠娟编辑:高二会视觉:衡成亮技术:许润泽、赵小博
2025-10-07 08:36:00
“秋糖季”助力户外消费市场持续火热组个“户外局” 共赴山水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清新的景区绿道,晨跑者与骑行者共享盎然生机
2025-10-07 08:41:0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有国才有家,在这里感悟如此真切”□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这个假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如潮的参观者
2025-10-07 08:41:00
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列车、车站联动救助晕倒旅客
大皖新闻讯 10月4日中午,合肥至庐江方向的K8451次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旅客小吴突然晕倒,列车长第一时间行动,进行广播寻医后
2025-10-07 10:02:00
唐尧古镇绕着古调飘,瓷韵沾着乐声半山腰,千年乐魂 DNA 动了,保定等你来!
2025-10-07 10:45:00
10月3日20时45分许,夜色渐浓,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北关派出所民辅警正按照安排开展执勤工作。期间,一名独自徘徊的女孩引起了民辅警的注意——女孩神情焦急
2025-10-07 11:39:00
外省游客在西安遗失卡包 西安莲湖公安民警出差时送还
“没想到西安民警不仅联系到我,还特意利用出差间隙送过来,你们把群众的小事放在心上,太暖心了!”10 月 5 日,外省游客从西安莲湖民警手中接过遗失的卡包时
2025-10-07 11:40:00
“人民必胜——中俄美术作品展”是中俄两国艺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两国人民友谊的生动体现
近日,“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在长春美术馆开展。俄罗斯圣彼得堡美术家协会主席
2025-10-07 13:33:00
假期走到尾声,不少外地游客开始陆续返程。特产店、文创店,成为很多人太原之行的最后一站。在感叹“不枉此行”之余,众多游客的旅行箱中
2025-10-07 19:15:00
南方电网兴义供电局:黔电铁军千里驰援粤区抗击台风保供电
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中秋佳节。早上七时,南方电网兴义供电局大楼前已人影攒动。数十名抢险队员身着蓝色工装、头戴安全帽
2025-10-08 00:24:00
国庆中秋假期 安庆海事及时救助3名患病船员
大皖新闻讯 国庆中秋假期,万家团圆之时,安庆海事始终坚守岗位,10月5日至6日,先后救助3名患病船员。10月5日凌晨
2025-10-07 23:30:0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日前消息,该所科研团队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突破,为解决固态电池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的关键难题提供了新路径
2025-10-07 19:49:00
外地游客在西安不慎遗失手机 在“好人”和民警帮助下很快找回
10月5日晚,外地游客撒某某正与女友在北院门风情街惬意游玩,享受着古城西安的独特魅力。然而,游玩途中的一时疏忽,让他不慎遗失随身携带的手机
2025-10-07 22:27:00
因“越狱”走红的扬州卡皮巴拉“豆包”结婚了!新郎来自福建
据现代快报,10月7日,扬州茱萸湾动物园里张灯结彩,网红卡皮巴拉“豆包”与“核桃”举办了浪漫的“豚豚婚礼”,游客送上玉米
2025-10-07 17: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