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
本报讯(尹宣) 人勤地生金,农事正当时。连日来,气温适宜,木耳迎来采收旺季,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沙子坡镇池坝村木耳种植基地,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一簇簇肥嫩的木耳色泽黑亮,长势喜人。采摘现场,村民们抢抓农时,分工协作、耐心细致,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感谢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为每亩地补贴保费的70%,补贴金额近两万元,为我们减轻了负担。今年我种了35亩木耳,每亩7000余棒,按市场行情,一年下来挣40万元不是问题。”池坝村种植大户张正军说。
“现在正是采摘木耳的时候,每个月工作十来天,强度不大,离家也近,不仅可以照顾小孩还能有点收入补贴家用。”正在采摘木耳的村民孟学英说道。
“种植大户们利用水稻收割后的冬闲田种植木耳,木耳采摘结束后又把菌棒还田作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了水稻种植中有机肥的投入,节本增效,实现了经济作物与粮食生产双丰收。”该镇农业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在红木村食用菌厂,为确保成熟的木耳能够及时出货,菌农们正忙着晾晒、装袋、储存、运输……“感谢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今年收购的木耳品质好、产量高。”食用菌厂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为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倡导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沙子坡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探索“稻+”系列产业模式,发展秋冬种,大力推进“稻耳轮作”,不仅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还盘活了冬季闲置土地资源,有效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截至目前,沙子坡镇木耳种植规模达120余亩,预计产值可达300余万元。下一步,该镇将积极探索木耳等食用菌种植新产业,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种植技术、打造特色品牌,让食用菌产业成为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有力保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3 12: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