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一份全球征集令发出后——他们,让“宝藏”重回长干里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5-23 07:02:00 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鲁舒婷

“小时候,以为外婆藏起来的是糖块,长大了才知道,那是散落在外、期待‘回家’的游子。”

“这块砖也许来自大报恩寺,我的使命就是送它‘回家’。”

两位“95后”小伙,近日带着“宝藏”来到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

5月18日,“重回长干里——寻找城南记忆”共创计划在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举行,活动为首批捐赠者举行捐赠仪式并颁发捐赠证书,两位“95后”捐赠者现身,讲述他们让文物“回家”的故事。

一份全球征集令发出后——他们,让“宝藏”重回长干里

从4月18日发出一份“重回长干里”全球征集令以来,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陆续收到捐赠文物、老照片、口述史等资料数百件,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是个体记忆的集体回归。而这些散落的文明碎片正通过数字技术,永久保存为全民共享的文化遗产。

完成外婆的心愿

首位捐赠者捐出30余件琉璃构件

“小时候,以为外婆藏起来的是糖块,长大了才知道,那是散落在外、期待‘回家’的游子。”“95后”南京市民王陈鑫是首位捐赠者,前不久,他将30余件琉璃构件无偿捐赠,包括一件L形截面的白瓷砖和一件灰陶龙形垂兽,成为大报恩寺“记忆之塔”的第一块拼图。

一份全球征集令发出后——他们,让“宝藏”重回长干里

在展厅,记者见到了王陈鑫捐赠的构件。白瓷砖,长17厘米、宽7.8厘米、高15厘米,瓷质细腻温润,一面施白釉。经专业考证,此瓷砖产自明代景德镇窑口。龙形垂兽,是古建筑屋脊重要构件,这尊垂兽为明代晚期作品,残长22厘米、残宽19厘米,虽未施釉,但其龙嘴怒张、龙眼圆睁,依然神韵十足。

王陈鑫的外婆早年居住在西街一带,就在如今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对面。“听外婆说,那时候周边居民常将散落的遗址碎片用于建房,她也保存了一些。”王陈鑫回忆,与其他居民不同,外婆将这些残件悉心收藏,先用报纸包一层,外面再裹上柔软的棉絮被,最外层再用海绵包裹,减少外界冲击,最后放进一个两米宽的大木箱里。

一份全球征集令发出后——他们,让“宝藏”重回长干里

悉心保存、代代相传直至第三代,王陈鑫及家人拒绝了外国藏家的高价求购,最终选择将其捐赠给博物馆。在他们看来,这才是文物的最终归宿,也是文化守护行动的重要意义,“这是外婆的心愿,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无论力量大小,每个人都要主动参与到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中。”

北京小伙“千里送宝”

“漂泊的‘孩子’回家了”

同样是热爱传统文化的“95后”,捐赠者沈俊伯搭乘高铁从北京南下的时候,心中感慨万千。

他带来的,是一方土黄色的琉璃佛像砖。“这是今年年初,我从一位藏友手中交换得来的,起初只觉得很好看,放在家里做个摆件,后来经过询问,藏友说是在大报恩寺遗址附近采集到的。”沈俊伯说,一个月前,在看到全球征集令后,他心中泛起涟漪,感觉这块佛像砖也许真的来自大报恩寺,而自己的使命就是“送它回家”。

一份全球征集令发出后——他们,让“宝藏”重回长干里

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名誉馆长王兴平欣喜地从沈俊伯手中接过这块琉璃砖。他仔细端详这块琉璃砖,虽仅存半身,但暗藏工艺密码:衣纹褶皱的处理带有明代艺术的简练之美,釉色剥落处露出的胎土,正待通过科技检测与遗址出土构件比对。

王兴平介绍,从胎质判断,这块琉璃砖窑烧成后呈独特的土黄色,带淡淡的砖红色泽,从材质工艺的特征来看,与馆藏的明代南京聚宝山琉璃官窑文物相似度极高,明代大报恩寺琉璃构件的主要产地正来源于此。

在沈俊伯看来,这不仅是自己的一份心意,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实践。“大报恩寺承载着千年金陵的文化历史脉络,能够将相关历史文物托付于此,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沈俊伯表示,只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并参与到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行动中,才能让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在新时代继续闪耀光芒。

打开“城南记忆”

口述留住一段“活的历史”

“我从小就住在南宝塔根102号……”一位老先生边说边比画,现场观众仿佛穿越回半个世纪前的长干里。活动当天,不少老城南居民、高校学者、文化爱好者会聚一堂,在“寻找城南记忆”共创研讨会上,用方言讲述着大报恩寺的烟火往事。

长干古城是南京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城址。它将南京的建城史由2400多年推至3000多年,而它名字中的“长干”二字,就来自有着千年历史的老地名——长干里。琉璃宝塔所在的长干里,是南京城的文明原点,早在3100年前这里就是南京的商市中心,至今仍是城市文化记忆的载体。

一份全球征集令发出后——他们,让“宝藏”重回长干里

不只长干里。宝塔根、长干桥、聚宝门、养虎巷、扫帚巷、正学路、黄泥塘……这些老地名,是老城南的代名词,更是藏在老南京人骨子里的乡愁记忆。

你一言我一语,刘宏宝、王来华、吴美泰等多位住在长干里社区的居民打开了自己的“专属记忆库”,讲述着“原汁原味”的老城南。据了解,这些口述史将被录入语音库,未来观众有机会扫码聆听“活的历史”。

1856年,大报恩寺与琉璃塔不幸毁于战火。大量文物珍萃或通过贸易与外交流转,或因历史动荡流散全球。

一个多月前,在“4·18国际古迹遗址日”当天,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发出全球征集令,开启以“共享文明记忆”为主题的全球行动,让毁于战火中的琉璃塔,借助全球藏品的实物征集、数字收集与研究以重获新生。这场行动不仅是对历史碎片的追寻与修复,更在搭建文明对话的当代桥梁。

一份全球征集令发出后——他们,让“宝藏”重回长干里

此次行动不仅要做好基础的藏品收集与保护工作,将流失在民间的大报恩寺文物构件、遗址残片、工艺珍品等收藏品进行珍藏和科学的保存,还要重塑文化遗产档案,深入挖掘与收集大报恩寺及长干里地区相关的老照片、口述史、回忆录、艺术作品等。同时,通过与国际博物馆的合作,收集流散全球的文物与建筑高清图片、数字建模等数字化藏品,探索数字文明时代文化遗产保护新模式,重现“消失的遗产”。

“大报恩寺琉璃塔作为古都南京的地标性文化建筑,曾是西方人了解中国最初的景象,在早期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这次全球征集活动,我们希望让散落的文明碎片重归故土,让消失的遗产重获生命、拥有未来。”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馆长王文溪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3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京城墙博物馆与法门寺博物馆合作推出的开年大展“大唐宝藏——法门寺地宫文物精粹展”,展出了众多国宝级文物,成为众多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展览。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和丝绸之路有着紧
2024-01-02 08:27:00
60余件文物首次亮相,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上新!
...,给游客更多文化“获得感”, 8月14日,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迎来“上新”,彩釉龙纹琉璃砖、宋长干寺地宫出土铜镜、大报恩寺遗址出土的生活器物等60余件文物面向大众展出。据悉
2023-08-14 20:59:00
2025“永不消失的遗产”全球创客大赛决赛举行青年创客齐聚,让南京故事回响世界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以大报恩塔风铃为线索,串联起丝路贸易的文明对话;连接千年秦淮,共同绘制祈愿者的
2025-08-15 07:43:00
珍贵大报恩寺琉璃塔模型将归“故里”
大报恩寺琉璃塔模型。 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鲁舒婷一座“漂泊”了110年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木制模型,将首次回国展出。记者日前从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获悉,由
2025-06-16 07:31:00
原址看原物,古代生活场景“穿越”而来
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上新”,六十余件珍贵文物首展原址看原物,古代生活场景“穿越”而来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展展出一批新文物。花鸟纹铜镜 紫砂筒形器 本组摄影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
2023-08-15 07:52:00
清凉山顶将建石头城遗址博物馆
清凉山顶将建石头城遗址博物馆现面向全球征集博物馆入口设计方案清凉台在景区导览图上被标注为石头城遗址博物馆。南报网讯(记者何钢实习生谢林蓉)近日,南京市规划资源局联合南京城墙保护管
2023-07-22 08:44:00
在上海用工匠视角“读懂”圆明园
...卷上能查询到古建筑行当里流行的“八大作”;建筑材料宝藏库陈放着汉白玉料、琉璃瓦片、建筑彩绘,展览的每一处都技能点满满,勾勒出一幅“工匠百景图”。展览分为“朕的圆明园”“园林设
2025-07-03 22:57:00
北京3000年历史的古城遗址
第九章以遗址展馆命名作为一座古老的都城,北京城及其周边地区留下了不胜枚举的历史遗址、历史遗迹,为人们回顾历史、凭吊古人、思索现实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首都北京还建设了许许多多博物馆、
2023-08-03 14:56:00
数字时代,文化遗产“向新记”
...·中青网记者 吴蕴聪)8月14日,2025“永不消失的遗产”全球创客大赛决赛现场,一场汇聚多元主体的“文化对话”精彩上演,全球青年创客通过模型讲解,勾勒出数字创意激发文化创新
2025-08-16 06:3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累计降低社会物流成本10.73亿元!贵州铁路物流如何破局?
在凯里铁路货场站,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每天从这里将刚下线的光伏玻璃装车,由专列运往重庆、武汉、广西等国内市场,以及通过沿海港口运抵东南亚等国家或地区
2025-10-29 14:04:00
东南网10月2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文娟) 10月28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泉州闭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党组成员
2025-10-29 14:06:00
情暖重阳 爱满桑榆——大羊镇开展“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主题实践活动
鲁网10月29日讯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传统美德,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大羊镇开展“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主题实践活动
2025-10-29 13:55:00
中新经纬10月29日电 29日,人社部召开2025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人社部就业促进司二级巡视员黄俊梅在会上介绍,人社部将聚焦创业者需求
2025-10-29 13:56:00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作风建设始终是一场“成于上、化于下”的持久战
2025-10-29 11:11:00
石家庄市碧景园社区:重阳义诊进社区
10月27日上午,石家庄市长安区育才街道碧景园社区联合市第三医院,开展重阳节义诊活动。眼科、老年医学科、骨科、肾内科、针灸科的医疗专家各展所长,为居民提供血压血糖检测及诊疗、健康
2025-10-29 1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迅速崛起,成为互联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片繁荣背后,直播打赏乱象频发,不仅扰乱了网络空间的清朗秩序
2025-10-29 11:16: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爱满重阳,情暖金秋。10月29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踏着深秋的韵律如约而至。这个源自《易经》“九为阳数”的节日
2025-10-29 11:16:00
租房也可落户,全市就近通办厦门市户籍新政1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东南网10月2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郑丽金 通讯员 厦公宣)近日
2025-10-29 11:18:00
五年来,厦门新增学位32.9万个“十四五”时期厦门奋力谱写民生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东南网10月2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五年来
2025-10-29 11:18:00
工行临沂兰山商谷支行成功举办开业剪彩仪式
鲁网10月29日讯10月28日,工行临沂兰山商谷支行举行开业剪彩仪式,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水平,为广大市民和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
2025-10-29 11:19:00
厦门百岁老人现有294人最高寿108岁全市户籍老年人口已达50.7万人东南网10月2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九九重阳
2025-10-29 11:19:00
崂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约谈帮扶并举,助力失信企业信用修复
鲁网10月29日讯为进一步提升崂山区综合执法领域企业的诚信意识与信用水平,优化行业信用环境,切实提升信用监管效能,近日
2025-10-29 11:22:00
济南商河:法治种子结硕果 普法微风暖民生
从城市街道的普法摊位到政务服务大厅的政策窗口,再到小区快递站的志愿宣讲,商河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普法工作正以“点面结合
2025-10-29 11:24:00
重阳敬老情意浓!济南市一院巡回医疗队开展义诊活动
10月28日,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携手望岳社区,共同举办了“康泽行·新一院”重阳节主题义诊活动,为社区居民送上了一份温暖而贴心的健康厚礼
2025-10-29 1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