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这是灵兽第1367篇原创文章
“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止损。”
ID/lingshouke
1
水果店的“关店潮”
进入9月,于欣终于将经营了14年的水果店转让完成。那一刻,他无比轻松。
这家位于滁州市来安县县城临街的水果店,原本是两家门店合并而成的100平方米的商铺。于欣坦言:“即便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生意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惨淡。过去两年,包括另一家门店在内,总共亏损了30万元。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止损。”
于欣透露,如今这家水果店现在的日均营业额仅为3000元,远低于过去最高峰时的1万元。尽管房租并没有上涨,而且人工成本也相对较低,主要是由他和家人共同经营,但由于客流量大幅下降和商品损耗增加,营收也随之大幅下滑。同时,上半年很多水果进货价格上涨,利润空间也变低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距离于欣的店仅50米远的一家新开的水果店,人气却相当旺盛。顾客纷纷加入该店的微信群,以享受五折优惠。
“当初那家新店开业时也是靠低价吸引客户,我也参与了价格战。但结果是,我们都支撑不住,最终两败俱伤。因此,在这家新店开业前,我决定尽快转让。”于欣遗憾地指了指另一家同样冷清的水果店。
有业内人士向《灵兽》表示,在疫情过后,由于生鲜零售行业门槛相对较低,大量新人涌入。这导致市场区域饱和,新加入的需求难以被市场消化,从而引发了一波关店潮。
据企查查显示,截至目前,中国现存水果店相关企业59.04万家,今年新增注册10.51万家,注吊销3.4万家。2022年及2023年前8月水果店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为9.3万家,9.9万家,同比增长6.44%(数据口径:仅统计企业名称、经营范围、产品名称包含关键词“水果店”的企业。)
新店的涌入也加剧了竞争。
于欣表示,在他所在的微信群里,每天都有关于门店转让和接手的信息。“市场上每天都有人在转让门店、销售收银设备,甚至有的门店开始销售封箱机。这种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
群内的推测是,很多门店的房租在九十月份到期。在疫情结束后,人们原本期望会有报复性消费,但实际上市场上出现了报复性开店。这导致了一个问题:很多门店的房租缴纳周期是按半年或季度来算的。因此,预计在九十月份将迎来一波关店潮。
此外,目前整个水果行业,包括精品水果,都处于相对的淡季。于欣认为,加速关店也是为了更好地止损。
“我熬过了疫情的三年,没想到最终还是失败了。卖了14年的水果,往年生意都很好,但今年是最差的一年。高档水果完全卖不出去,一不小心进货就会亏本。”尽管已经完成了转让,但于欣依然感到难以释怀。
而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大打价格战。除了实体零售的竞争,水果销售大规模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各种社交平台、拼团甚至用高频、低价来吸引消费者,价格开始变得透明,还有不少生鲜产品走进“网红”直播间,或以产地直播等方式卖水果,让实体水果渠道分流不少。
甚至有一种说法,快手、抖音将成为天价水果的终结者,果农通过直播售卖水果,产地直采价格,还是吸引不少不在乎品质的消费者,造成分流。
与此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在放开地摊经济的下沉市场中,也将对水果价格造成新一轮的冲击,由于地摊成本远远低于水果店和超市,所以价格也会降低。
2
外部宏观因素
今年,于欣还有一个明显的感触:货物滞销和损耗率都非常高。
“去年一整年损耗的水果量,甚至不及今年短短3个月。”于欣告诉《灵兽》,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商品越是卖不出去,就越让他不敢大量进货,这反过来导致了店内水果品种变得单一,进一步削弱了顾客的购买意愿,使生意更加惨淡。
针对近期大规模出现的关店现象,上述业内人士分析,一些没有零售经验的新手进入这个行业,一旦看到生意没有希望,就会立即撤出。
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没搞懂进货有没有优势和市场定位,一些因素就加速了其关店的进程。比如,有些“小白”自己不亲自采购,而是依赖别人配送,导致没有特色单品能吸引顾客。以及由于只进行少量采购,缺乏单品概念,这种经营模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难以立足。
“今年整个大环境都不好,做了十几年生意的都不干了,更何况新手呢。”于欣强调。
于欣进一步补充称,很多单品的售价尽管高于成本,但依旧没有利润空间。先拿进口水果举例,过去几年,进口水果一直是利润和销量双赢,但今年情况大不相同。普通进口水果的销量下降了50%,而短保质期的水果如榴莲、车厘子等更是不敢大量进货。
“过去,进口水果的货架总是人头攒动,但今年市场异常冷清。”于欣向《灵兽》表示,很多进口水果的价格已经下跌了20%-30%,甚至有的跌幅达到了50%。然而,即便价格大幅下跌,依然没有多少人愿意购买。
比如红毛丹,其主产于越南的水果,口感介于葡萄和荔枝之间,多年来一直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然而,现在的价格已从25元一斤跌到了15元-20元,销量依然惨淡。
《灵兽》在此前也有文章分析过,今年的水果价格大幅度的降低,本以为消费者会直接从“吃不起水果”实现到“水果自由”,但从市场来看,水果销售的降幅也如价格一般一泻千里,平均达到了15%左右,最大的跌幅甚至达到了40%。
“按照常理,进口水果价格的下跌应该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但实际上,高端水果的销量也在下滑。”于欣分析称。
实际上,今年的CPI数据显示,价格有所上涨。由于涉及到国际运输费用的增加,进口水果的批发成本也在上升。如果销售价格与往年持平,那么批发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就会受到影响。
但现在,由于价格和销量都在下跌,手头的存货难以售出,长时间储存还可能导致水果质量下降,给批发商和零售商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此外,从整体大环境来看,人们消费更理性,从去年开始,高端水果销量就降低,大家本来就没赚多少钱,大家更愿意把钱用在购买生活必需品上。与此同时,由于苹果、柑橘、香蕉等大众化水果的价格持续走低,这也进一步压缩了高端水果的市场空间。
综合这些宏观和市场因素,水果店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走向倒闭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3
如何应对
“现在的水果行业就像高危行业,虽然水果是刚需,每个人也都会吃水果,但不一定来我家买水果。”于欣无奈地说。
同时,他猜测,接下来恐怕更不好干,行业竞争之外,特别是随着连锁品牌如百果园等的不断扩张,个体水果店面临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这些连锁品牌不仅有着强大的供应链支持,还有成熟的市场营销策略,这对个体店主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不少业内人士也向《灵兽》表示,接下来,水果行业竞争焦点已经从门店转向了产品,市场上的产品竞争异常激烈,利润空间也大幅缩小。曾经高利润的产品,如榴莲、苹果、冬枣和小白杏等,现在多用作引流,而非主要盈利来源。
这意味着,单纯依靠某一两种“爆款”水果来维持店铺运营已经不再可行。
更为复杂的是,今年的竞争对手不再仅是大型连锁品牌,还包括一些缺乏经验和行业知识的新手,这种现象加剧了行业的混乱和无序。
有些新手对行业知识和市场趋势缺乏了解,甚至可能算不清楚毛利率、包装成本和损耗占比,门店成本也不知如何控制,有没有盈利空间也搞不清楚,从而会造成盲目跟风,导致经营失败。
“现在认识的很多中小型连锁水果品牌已经行动起来,调整策略。”于欣介绍,比如直接到产地采购,避免中间商的层层加价,同时通过视频和测试,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产品的品质和特点。
这种直接采购的方式减少了中间环节,使价格更加便宜。因此,对于那些主要在本地区销售水果的小型店铺来说,生存空间正在受到挤压。
面对这一系列挑战,店主需要重新思考和调整经营策略。
首先,明确店铺定位和目标消费群体是关键。通过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层次、价格敏感度和购买频次,店主可以更精准地进行货品选择和价格设定。
其次,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也非常重要,这不仅可以确保货源的稳定性,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进货成本。
此外,进货需要慎重。水果店到市场进货时,应该首先考虑的是质量,而非价格。口感、品相和品种等都是衡量质量的重要标准,不能一味地看到什么水果火就贸然进货。
最后,虽然直接从产地采购有其优点,但也存在风险。如果没有可靠的供应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可能会面临被欺骗的风险。因此,在选择进货渠道和商品时,务必谨慎,记住“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
当前,水果行业竞争激烈,只有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慎重的进货策略和合理的价格设定,才能在这个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存活”。(灵兽传媒原创作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8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