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安徽五河:解码玉米高产“黑科技”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9-04 16:2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平均亩穗数6564.6穗,平均穗粒数500.4粒,按照该品种审定百粒重32.5克,计算出理论单产1067.6公斤,85折实产为907.46公斤,创下五河县玉米单产新高了。”报出这一连串的数字后,安徽省五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李春明兴奋不已。日前,五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新集镇新台居怀森种养殖专业合作社500亩玉米密植滴灌高产技术试验示范基地里的玉米进行现场预测产,结果显示,产量较该区域玉米常年产量提高了足足300多公斤,超过了预期目标。

安徽五河:解码玉米高产“黑科技”

下田指导。

“今年播种夏玉米,俺们合作社在县农技中心专家引导和指导下,采取了玉米密植滴灌技术模式,安装了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水源工程、首部枢纽、田间输配水管网和灌水器四个部分。”五河县怀森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谢怀森介绍说,在这套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的加持下,选择耐高肥水、耐密植的玉米新品种,实现滴水出苗,苗齐苗匀。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和授粉灌浆期等玉米肥水需求的关键时期,及时进行肥水滴灌,在今年7、8月份长期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条件下,玉米棒穗并没有出现花粒秃尖现象。

和五河县怀森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一样,城关镇杨庵农场路飞种植业合作社今年也在五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精耕细作项目的支持下,建立了500亩玉米密植滴灌高产技术试验示范片,同样的新装备、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产量也达到了同样的900公斤+的超高产量。而与这一示范片仅仅一路之隔,相距不足10米的另一匡常规种植的玉米相比较,产量优势非常明显。

安徽五河:解码玉米高产“黑科技”

机房。

五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站站长窦寿良表示,随着极端天气频繁化和灾害性天气常态化发展趋势越发明显,采取玉米密植滴灌高产技术,是解决玉米生产受控于天的重要举措。其核心技术重点体现在土地精细耕整、种子精准包衣、导航单粒精播、滴灌水肥一体化、精准化控与病虫草害防控、机械精准收获这“六大精准”上。

据了解,今年五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分别在新集、城关、头铺、武桥4个乡镇各建立了500亩玉米密植高产滴灌技术试验示范片,玉米种植密度亩均在7000株左右,较常规玉米种植密度4500株左右,增加了55%以上,目前示范片玉米长势良好,根据五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有关专家初步预测产,较全县玉米平均单产预计增加400公斤以上。(曹炳宏 文/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4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安徽五河:大豆玉米“手牵手” “一地双收”有“赚头”
...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立秋时节,走进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大新镇沟北村玉米地,看到玉米大豆套种种植示范基地,村民们来回穿梭在玉米大豆套种地里,忙着拔草追肥,“稳粮扩豆”任务在沟
2024-08-13 18:53:00
安徽五河:强化“迟收”技术指导,助力玉米提质增产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安徽省五河县东刘集镇是五河县玉米的主产区。为切实保障“玉米推迟收获增产技术”落实到位,今年以来,东刘集镇积极组织志愿服务队、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技人员深
2023-09-19 09:35:00
安徽省五河县新集镇:科技赋能 秋管跑出“加速度”
...黄金时期,也是水稻、玉米防治病虫害的好时机。安徽省五河县新集镇组织植保无人机和自走式植保机等高效率机器进行农田管护,并安排10余名农业科技特派员田间地头的为全镇水稻、玉米稳产
2024-09-05 16:18:00
安徽五河东刘集镇:科技赋能助力秋粮丰产丰收
...病虫害防治和促大穗增粒重的最佳时期。连日来,安徽省五河县东刘集镇抢抓农时,积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认真开展在田作物“一喷多促”工作,充分利用植保无人机精准喷洒作业,将
2024-08-27 18:09:00
五河县:育出良种促增收
...范基地。曹炳宏供图霜降到立冬,种麦不放松。日前,在五河县沱湖乡西坝口村安徽省明天种业有限公司小麦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里,山东省农科院小麦育种专家田纪春正指导着10余名工人,在已
2024-11-11 15:07:00
安徽五河浍南镇:早熟西瓜“圆了”村民致富梦
...早,比其它西瓜提前半个月。”5月3日,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浍南镇郭庙村,村民黄辉正在大棚西瓜种植基地采摘成熟的西瓜,大棚里碧绿的瓜蔓铺满地面,看着一个个滚圆的大西瓜让种植户黄
2023-05-05 11:17:00
安徽五河:四千万只蟹苗入水 科技领航水上春耕
...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春意盎然,万物复苏。连日来,五河县的蟹农们已忙碌在田间塘头,开启了一年一度的“春播蟹苗”工作。在申集镇甄集村的蟹塘边,一兜兜鲜活的小蟹苗被搬运到小船上。
2025-04-02 15:05:00
蚌埠市五河县大新镇:农技专家下田间 指导夏管促增收
...田玉米长势喜人。”当前,玉米正处于拔节期,在蚌埠市五河县大新镇大新村路南组一片玉米田里,镇驻村科技特派员张武利正一边查看玉米长势,一边给农户讲解当前玉米田管技术。前段时间,由
2024-08-05 15:22:00
安徽五河浍南镇:玉米丰收“金”满地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金秋时节,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浍南镇沈塘村的玉米地里,村民正在抢收玉米。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来回穿梭在地里。伴随着机器轰鸣,一排排玉米棒被吞入收割机
2023-10-06 10:3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北京京医中医医院专业治疗耳鸣深度探析:优势、方法与患者选择
耳鸣的困扰在于其无形却无处不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情绪健康。当寻求专业治疗时,北京京医中医医院的耳鸣专科因其纯中医的系统疗法而备受关注
2025-11-13 11:45:00
医学科普|年轻男性必修课:前列腺炎的防与治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前列腺疾病似乎是中老年男性的专利。然而,门诊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男性开始因前列腺问题而就诊,其中以前列腺炎尤为常见
2025-11-13 11:46:00
确诊乳腺癌怎么办?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详解诊疗流程
当诊断书上写下“乳腺癌”三个字,初期的震惊与迷茫或许还未散去,但紧随其后的,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接下来,该怎么做
2025-11-13 11:47: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康佳:产后肩颈僵硬伴头痛,多是“经络不通”
康佳,首都名中医、北京市薪火传承3+3工作室指导老师,从事科、教、研近40年,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国家“十一五”攻关科研项目
2025-11-13 14:09:00
东城中医医院魏玉龙:经络辨证,精准治疗头痛
魏玉龙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临床系副主任、气功教研室主任。历经20余年临床实践
2025-11-13 14:40:00
东城中医医院马剑雪: 产后脸上长斑不消,别只怪日晒,多是“肝郁血瘀”
马剑雪,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201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四川省名中医胡玲香老师。2013年至今跟随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房繁恭主任医师学习
2025-11-13 14:40:00
杏林春暖除鼻患,丹阳陆鸣斋中医诊所创新疗法获赞誉
随着季节更替和环境变化,鼻炎已成为困扰众多民众的常见病、多发病。反复发作的鼻塞、流涕、喷嚏不仅影响日常生活,更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5-11-13 15:23:00
深圳永福医院:排便剧痛、大便出血 警惕肛裂找麻烦
肛裂是齿线以下肛管皮肤破裂后形成棱形裂口或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儿童也可发生,老年人较少。据欧美统计女性比男性多得此病
2025-11-13 15:25:00
数据管理再进阶!盈康一生以DCMM四级认证领跑大健康行业
近日,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公布最新评估结果,盈康一生成功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4级(量化管理级)认证
2025-11-13 15:25:00
北京融科医院:二十载医心坚守,筑健康新未来
在首都北京的东城区,有这样一家医院,它不仅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迁,更在守护居民健康的道路上默默耕耘,它就是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北京融科医院
2025-11-13 15:26:00
河南邢济堂国医馆:百年传承,仁心匠心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护佑华夏子孙生生不息。在河南邢济堂国医馆,你可以领略到中华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以及中医药文化化腐朽为神奇在同德中医医院的传承
2025-11-13 15:59:00
深耕中医沃土,守护女性健康——温州市康强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助力生殖健康
近日,一家专注于女性健康与生殖医学领域的中医医疗机构——温州市康强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 ,正以其深厚的专业底蕴与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2025-11-13 17:09:00
联合国糖尿病日提醒:关注职场糖尿病,提升生活幸福感
“下午三点总犯困,真想点杯奶茶放松一下,又怕血糖飙升……”“天天外卖,重油重盐,体检时血糖值一年比一年亮眼。”这些职场人的血糖困扰
2025-11-13 17:13:00
南京铭医堂中医门诊部正式落户南京,为市民健康注入“传统动能”
近日,一家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药文化的专业医疗机构——南京铭医堂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铭医堂”)正式落户南京
2025-11-13 17:14:00
打好防治“组合拳”,抵御流感病毒“年年变”
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流感病毒也开始活跃起来。许多人可能已经注意到,流感似乎每年都会出现,甚至在同一年内也可能多次感染。为什么流感病毒总能“卷土重来”
2025-11-13 16: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