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作者:文/谢一唯 孙思可 图/周习嫦
每逢节假日前夕,热门目的地常一票难求,各平台的“加速包”也开始满天飞。从火箭到光速,从刷新到助力,从没票到玩命抢票,刷出的票越来越少,缴费的“包”越来越多,什么“加速包”,“火箭包”“好友包”“安心包”,少的10块8块,多的甚至能赶上所购的车票钱的一半,但抢票结果呢,大多是杯水车薪。
正如铁路官方平台反复嘱咐的,所谓“加速包”根本不是什么“神器”,抢车票既不存在优先资格,更没有特殊渠道。“抢票”作为一个噱头,实际是诱导旅客错误出行。有的让旅客买短乘长,上车补票;有的让旅客买长乘短,多花冤枉钱;有的以“免费获得助力包”为噱头,诱导消费者向好友分享抢票任务,提高平台曝光率,以此吸引更多用户使用,达到引流目的等等,总之“加速”的效果没有,加“套路”的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现在的第三方平台的购到的车票仍要经过12306平台,说白了就是网络上的“黄牛”。抢票软件的过量使用,不仅破坏了正常的购票秩序,更让12306网站承担更多压力,恶意刷票和重复点击几千万的刷新次数,把候补购票、接续换乘等本来方便旅客的功能过度浪费,让本来能买到的车票资源过度挤占,造成线上购票拥堵。最重要的是泄露的相关信息还有可能被一些网站利用,被隐形捆绑消费、泄露给其他违规网站平台等等。
网上接连曝光“加速抢票”的套路,但从澎湃测评数据看,不少于8家平台仍在推加价加速抢票,宣传承诺根据价格高低可以获得不同的抢票成功率。从“抢票软件”仍有市场,不难看出“抢票软件”确实也侥幸地帮一些人买到了票,让人错误地觉得“好用”,很多人也依然将回家的“希望”寄托于此。因此公众要擦亮眼睛,认清“抢票软件”的真实面目,不被“加钱就有票”所诱惑,共同守护好春运回家之路。
除夕近在眼前,希望还在归途中的人们能够平安到家,过个幸福中国年。
一审:叶力
二审:王琳
三审:吴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26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