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车市越卷车价越贵,低于18万都算拖后腿!背后逻辑是什么?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8-25 08:24:00 来源:瘦子财经

你可能很难想象,在新车密集投放,车型换代越发频繁,且价格战打得毫无底线的市场环境下,市面上新车平均售价非但没有往下降,反而是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

根据乘联会统计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零售均价已达到17.9万元,7月更是达到18.2万。换句话说,你买的新车价格若低于18万,你就在拖全国的后腿!

在过去的5年里(2019-2023),乘用车零售均价基本都维持在16万以内,2022年的16.2万已是历史最高峰,而今年的市场不仅创下了新高,而且明显高出以往峰值。

在“价格战”、“内卷”、“消费降级”等车市关键词儿面前,今年零售均价的上涨似乎是一个反常识的现象。

是我们大多数人都“被平均”了?还是说,这会成为车市今后的发展趋势?均价提升的背后,究竟谁在受益,谁在受伤?

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分析一下这事儿。

增程式均价最高,纯电动车增幅

先来解答最核心的问题,均价为何会上涨?

稍微关注行业的人可能都已有大概的答案——行业电动化进程不断加速,新车都朝着更大、更贵的方向发展,而传统燃油车的价格又不断突破下限,均价自然会上涨。

但你是否知道,哪类车型的涨幅最高?哪个价格区间萎缩最严重?

从乘联会给出的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零售增速最快的三个品类分别是增程式、插电混动,以及常规动力车型,各自的均价分别达到30.4万、16.4万、17.8万,与去年相比的涨幅分别达到28.27%、13.89%、11.25%。

一向被认为是“贵价车”的纯电动车增幅只有4%,而且均价仅为15.6万,是均价最低的品类,这颠覆了许多人的认知,但从具体的销量数据上,确实能找到确凿的证据。

同样来自乘联会的数据,30万以下的新能源市场里,纯电动依然占据着最大的市场份额(71.93%),但在30万以上的价格区间里,整个大插混(增程+插混)的份额(68.38%)已超越纯电动。

再看总体市场的走势(见下图),15万以上的每个细分市场里,今年的市场份额都较去年有所增长,但10-15万、5-10万,以及5万以下这三个市场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对于纯电动车,消费者的态度已越来越理性,售价过高的纯电动车难成主流,而对于插混产品——尤其是增程式车型——人们却愿意花高价钱。这背后的逻辑究竟是什么?

是消费升级?还是多花冤枉钱?

有的车企会经常拿“单车均价”来作宣传,那是衡量一车企产品力、技术实力、市场认可度和品牌美誉度的重要指标,对于想向上发展的车企或品牌,“单车均价”当然是越高越好。

1-7月,比亚迪的平均售价达到了15.18万元,超过了许多合资品牌。

但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均价在短期内大幅提高绝非好事。这很大程度反映出大多数车企对于“高端化”缺乏理性的思考,盲目跟随个别成功案例,为了纸面数据上的胜利,在尺寸、配置、技术上大搞“军备竞赛”,导致新车价格水涨船高。

更深层地看,这是车企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准的体现,没有从用户角度思考问题的体现。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拉高均价的关键在于增程式车型,但这类车型的动力系统技术门槛不高,易于普及,几乎每个车企都能做,按理来说均价应该往下走才对。

增程式技术门槛不高,结构相对简单,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但为了在“军备竞赛”中取胜,车企们都恨不得把业界最新、最强的零部件装到新车上,车机芯片必须最顶级,智驾芯片一块不够就上两块,屏幕不够大直接上投影幕,各种AI大模型更是少不了……哪怕这些技术尚未成熟,哪怕消费者极少用得上,只要每个系统的性能都能卷赢对手,车企“遥遥领先”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种思路下造出来的车,成本当然低不了,而且会让消费者多花冤枉钱。

以一款30万级的新能源SUV为例,在其BOM成本(物料成本)中占比最高的是三电系统,其次是车身和底盘硬件,排在第三的是包括雷达、线束、控制器、传感器在内的智能网联系统。在电机数量、电池容量相同的前提下,配备高阶智驾的版本可以比只配基础驾驶辅助的版本贵上2-4万,若加上诸如高级音响、电吸门、HUD等选装配置,差价甚至高达5-6万!

某30万级新能源SUV整车成本构成。

智能配置对新能源车价格的影响,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三电系统。但消费者的对这些配资有迫切需求吗?

就智驾来说,在我身边的朋友、亲戚、同事里,对这类功能的需求大都停留在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要求稍高的可能会需要自动倒车入库,但没有人对自动变道超车、自动驶出匝道、城区NCA等更高阶的智驾功能有着迫切的诉求,有的甚至会表现出抵触。

我甚至发现,驾驶技术越高的,对汽车越是了解的,对高阶智驾的需求就越低,真正的驾驶高手甚至会对此嗤之以鼻。

倒不是说所有高阶智能都是忽悠新手的玩意,但目前出现的许多智驾功能事实上已经超越了主流用户的基本用车需求,成为一项实用性不高但成本极高的鸡肋配置。

智能驾驶发展遇到的最大问题并非技术不够领先,而是发展步伐远超用户接受程度,导致大部分用户“不敢用”。

可悲的是,高阶智能已成为了整个行业的内卷重地,算力一个比一个高,方案一个比一个激进,成本自然也一个比一个高,不少新车甚至将高阶智驾列为全系标配配置,美其名曰技术平权,实质上是强迫所有用户分摊成本,而当所有车企效仿这一做法,整个市场的均价不被拉高才奇怪!

编者按:

任何一项汽车新技术的出现,其最终目的都应该是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而真正对行业发展有贡献的技术,都离不开一个重要前提——具备较高的市场普及度,能让普罗大众都用得起。

但正如大家所见,目前市场上的许多车企都背离了这一初衷,研发新技术不是为了普惠用户,而是为了卷赢对手,导致行业整体技术发展的步伐与用户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光有亮眼的技术指标,但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充其量只能算是一项新发明,对行业发展没有实质性贡献。同理,若一个车企只押注于高端领域,忽略经济实用型产品的发展,也难以成为真正有竞争力的品牌。

再往大的说,若整个市场的平均价格持续性地提高,而主流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又没有相应的提升,消费环境将会产生剧烈分化,最终受伤的,可能就是那些缺乏理性、盲目冲高的企业。(文|超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5 14: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埃安打响新年车市第一枪:“亮剑”从加码保险补贴开始
...后的必买产品,埃安推出的至高5000元保险补贴,相当于车价再优惠了5000元。目前,埃安旗下的热销车型埃安 RT、埃安V,埃安Y,在激光雷达高阶智驾、智能座舱的加持下,已率先
2025-01-01 15:12:00
成都车展价格暗战:新车放低身段入市,车市定价体系正在重构
...相较于老款,起售价下降了2.6万元至14.59 万。飞凡F7则在车价和选装上都有优惠,车价最高减2万元、选装最高减1
2023-08-29 17:39:00
北京车展还没开 车价“大跳水” 理想最高降3万 赛那官降2.5万
...企、共计128个车系。那么,车市降价潮为何如此激烈? 车价“大跳水”主打两个字激烈4月22日,很少参与降价的理想汽车官宣价格调整
2024-04-24 09:13:00
改变格局的是插混?渗透率大幅增长,将比纯电好卖
...汽车刚需体验的技术。比如,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并存、车价下降等。插电混动的优势在于,同等条件下,提供了比燃油车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同时还能提升动力性能;同等条件下,提供比纯电车型
2024-03-19 11:25:00
车市“6·18”:“卷”不动车价,“卷”周边
...别的优惠,但国内车市新一轮价格战开打已近半年,近期车价在终端市场已经探底,因此官方给出的优惠吸引力并不大。面对车市“内卷”加剧,车企开始通过“周边产品”打折、赠送权益等方式集
2024-06-19 21:50:00
缅甸仰光车市遇冷,车商纷纷转行做美元
...交易。而近日,仰光车辆买卖商人也表示,仰光市车市内车价下跌,价格相对稳定,但只有人卖车,买车人很少。车商告知,之前一个月最少能有4-5辆车成交,而现在一个月都不一定能卖出一辆
2023-12-16 17:32:00
豪车失守下的经销商
...端价格已基本见底,同时,新能源车的分流效应则让豪华车价格失守。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目前一二线豪华品牌车型售价“放水”已属常态,经销商零利润甚至赔钱卖车。相关数据显示,
2024-06-11 00:10:00
...到结果恰恰相反。日前,乘联会崔东树发布了9月份乘用车价格段市场结构分析。数据指出,2019年平均车价是15.1万元
2024-10-17 18:11:00
国产车企价格低到让人怀疑,到底自主品牌有在认真赚钱吗
...品牌反应灵敏,各大车企纷纷致力于打造高端品牌,动辄车价定在二三十万,看似车价并不低,但其实新能源车的造车成本极高,在没有自主研发技术的前提下,电池、电机,芯片全是买来的,巨额
2023-01-08 13:31: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第47家!泰康之家·西溪府落地杭州西湖区
近日,泰康之家·西溪府正式落地杭州市西湖区,泰康在杭州的养老产业布局又添一子。该项目是泰康之家在杭州落地的首家高品质护理型养老机构
2025-11-03 17:47:00
杨超获批担任交通银行河北雄安分行副行长
11月3日,雄安新区金融监管分局发布关于杨超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雄安分行副行长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杨超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雄安分行副行长的任职资格。
2025-11-03 17:49:00
羿锦峰获批担任华鑫国际信托首席合规官
10月31日,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羿锦峰华鑫国际信托有限公司首席合规官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羿锦峰华鑫国际信托有限公司首席合规官的任职资格。
2025-11-03 17:52:00
王瑞获批担任山西金融租赁董事长
11月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发布关于王瑞山西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王瑞山西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2025-11-03 17:53:00
相关贷款、票据、同业等业务管理不审慎等,中国民生银行被罚款5865万元
10月3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列表显示,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贷款、票据、同业等业务管理不审慎
2025-11-03 18:00:00
宁宇获批担任山西信托首席合规官
11月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发布关于宁宇山西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合规官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宁宇山西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合规官的任职资格。
2025-11-03 18:07:00
可以开暖气了!贵州燃气集团正式启动今冬明春供气保障工作
11月1日,贵州燃气集团正式启动今冬明春供气保障工作,此次冬供保障将持续至明年3月31日,共计151天。面对全省冬季用气高峰期
2025-11-03 22:46:00
弘扬孝亲敬老美德 共建老年友好社会 华夏银行长春分行开展2025年“敬老月”活动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着力解决老年人在金融领域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华夏银行长春分行于2025年10月启动“敬老月”系列活动
2025-11-03 18:13:00
相关互联网贷款、代销等业务管理不审慎,平安银行被罚款1880万元
10月3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列表显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互联网贷款、代销等业务管理不审慎,被罚款1880万元;李丽红、庄燕被警告并罚款合计10万元,
2025-11-03 18:01:00
东莞滨海湾人工智能产业创投母基金登记成立
近日,东莞滨海湾人工智能产业创业投资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3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东莞
2025-11-03 15:48:00
狮山商务创新区数创国际产业融合发展项目 全面冲出“正负零”,开启地上建设新篇章
10月31日,由中铁建工承建的狮山商务创新区数创国际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顺利完成首个关键节点——主楼全面冲出“正负零”,标志着项目地下结构施工全面完成
2025-11-03 12:32:00
世茂服务二十年,再启温度新征程
2025年10月30日,世茂服务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双周年时刻”——成立二十周年、上市五周年。二十年深耕,见证了中国城市服务行业从物业管理到全域生态的迭代
2025-11-03 12:32:00
观山湖区首家“反诈主题咖啡店”正式开放 中国银行贵阳市观山湖支行携手多方创新推动反诈宣传
多彩贵州网讯(记者 王静怡)2025年10月30日傍晚,贵阳市观山湖区首家“反诈主题咖啡店”在长岭街道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2025-11-03 13:55:00
鲁网11月3日讯近日,建设银行泰安新泰支行成功为当地某高新技术企业获批2.94亿元授信额度,银企关系实现进一步加深,支行与辖内重点客户的沟通合作迈向新台阶
2025-11-03 14:01:00
国科江城具身智能股权投资基金登记成立
近日,国科江城具身智能股权投资基金(武汉)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8.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
2025-11-03 10: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