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据自治区水利厅消息,作为全国首个探索推行“以电折水”模式的省区,到目前,内蒙古通过实施“以电折水”监测措施,已初步实现对全区地下水的网格化监管,为切实进行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提供了基础支撑,已有山东、黑龙江、河北3省来内蒙古学习有关经验做法。
内蒙古着眼于地下水灌溉“限量用水、动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推行“以电折水”模式,历史上首次用计量方式计算出全区农业灌溉用地下水水量,不仅推动井灌农业用水计量、监测和管理逐步破题,也为其他省份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样板。
井灌农业用水在内蒙古农业用水中占比大、范围广,同时受农灌井数量庞大、安装计量设施成本高且后期维护难等多重因素制约,一直是地下水精准计量和管控的难点堵点。内蒙古目前有规模以上农业灌溉机电井64.14万眼,若按照每眼机井安装一块3000元价格的远程水表计算,用水户负担较重。为此,内蒙古开启“以电折水”计量管理模式。
“以电折水”是通过研究耗电量与取水量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水电折算系数,进而通过计算耗电量与水电折算系数的乘积来推求取水量的方法,采用“以电折水”得到的农田灌溉用水量既统计了全部用于农业灌溉的用水量,又排除了灌溉重复利用的回归水,可为计量现状农业用水量提供技术支撑。
针对国内几乎无过往经验可参考、无成熟案例可借鉴的情况,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引路、逐步推广的思路,2021年,内蒙古利用国家下达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资金在全区范围内启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电折水”工作,率先在通辽市、赤峰市全域和其他部分旗县推行“以电折水”试点工作。2022年,内蒙古建成农业灌溉地下水“以电折水”计量平台,64.14万眼规模以上机电井全部实现“一井一系数”,全面形成以水电系数为基础精准测算农灌井用水的模型框架。2023年,内蒙古水利厅结合“以电折水”成果运用,组织开展了全区371个地下水管理单元2022年度水量、水位“双控”评估工作,首次用计量方式计算出全区地下水用水量为 116.4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用地下水97.25亿立方米。
下一步,内蒙古将认真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扎实推进农业灌溉用地下水“以电折水”计量监测工作,加大井灌农业用水精细化管控力度,特别是在2024年进一步推进对地下水超采地区或取用地下水量超过总量控制指标旗县(市、区)的限审限批工作,为自治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打下坚实基础。(记者 张慧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6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