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2月10日,由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支持,绿色金融60人论坛主办,上海金司南金融研究院承办的2023绿色金融北外滩论坛在上海举办。在论坛上,《银行业气候信息披露与碳核算研究报告(2023年)》(下称《报告》)正式发布。
论坛现场
《报告》由上海金司南金融研究院和昆山杜克大学可持续投资项目共同编制发布,并与神州信息联合发布。绿色金融60人论坛(GF60)首席经济学家、杜克大学教授张俊杰表示,《报告》从多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I模型+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对银行气候信息披露和碳核算质量进行评估。
“(《报告》)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外银行在开展气候信息披露和碳核算方面的经验和挑战,对改进气候信息披露质量和推动投融资碳核算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在金融机构气候信息披露要求逐步完善和趋严的背景下,希望为银行开展高质量气候信息披露、更有效地管理气候风险、把握气候变化机遇提供有益参考。”张俊杰说道。
《报告》指出,全球加入气候倡议组织的金融机构数量在上升,气候信息披露受到的关注日益增加。而碳核算指标是气候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
《报告》认为,进行碳核算有助于银行开展相关活动,包括:设定科学碳减排目标(SBTi)、追踪净零目标工作的开展和考核、根据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TCFD)建议评估与气候相关的风险、向利益相关者公开气候信息、提升ESG评级等。
根据《报告》,国外银行制定气候目标包括投融资碳排放目标运营碳排放目标,国内银行一般制定定性的绿色金融发展目标,缺乏定量的投融资目标和运营碳排放目标。目前,国内投融资碳核算披露实践正在探索中。
《报告》认为,国内外银行气候信息披露都存在着巨大的数据挑战,影响着战略、风险管理以及指标和目标方面的披露,尤其是投融资业务的碳核算、情景分析的范围和程度。
例如,在可用性方面,金融机构的客户群体尚未全部开展气候信息披露,披露所需要的底层数据尚不充分,忽视了价值链上更广范围内产生的排放;在可靠性方面,数据的准确性对于银行进行气候风险评估至关重要,而现阶段的可获得的数据可靠性尚待验证。此外,现阶段银行采用的数据大多数依赖过往1-2年的数据,时间相对滞后,且数据来源复杂,测算方式和测算指标不统一、参照标准不明晰等。
因此,银行投融资碳核算面临政策、数据、能力等三方面的挑战。现阶段,银行推进投融资碳核算的动力不足、参与热情有限,且能力欠缺。
谈及未来如何更好地助力商业银行开展气候信息披露和碳核算,张俊杰在接受澎湃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建议监管机构、银行、上市公司共同发力。首先,监管机构要及时制定相关规则,让银行等金融机构有据可依;其次,银行要强化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从而准确识别企业活动中哪些与气候变化高度相关。最后,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需要主动披露碳排放相关信息。
张俊杰指出,商业银行气候信息披露和碳核算工作是建立在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提供碳排放信息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底层数据,银行披露气候信息属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银行只能通过假设和推断得出相关数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1 13: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