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在2025多彩贵州文化和旅游悉尼推广周的舞台上,剑河苗族锡绣惊艳亮相,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身着缀满金属绣片盛装的剑河苗族锡绣传承人陈艳,宛如从古老苗寨走来的文化使者,向澳大利亚当地民众热情推介这一剑河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
“我希望把我们的锡绣带到国际的舞台上,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锡绣,了解锡绣的文化精髓。”陈艳动情地说,剑河苗族锡绣,作为世界唯一的金属绣,被誉为“穿在身上的无字史书”,它承载着苗族人民六百余年的文化密码,每一针每一线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贵州剑河锡绣传承人陈艳(图/许邵庭)
2006年,凭借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剑河苗族锡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从此闪耀着更加璀璨的光芒。
陈艳的母亲龙女三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剑河苗绣)代表性传承人,在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陈艳从小对锡绣充满了无尽的好奇。那精巧绝伦的图案,如同神秘的魔法,深深吸引着她,也让她在心中种下了传承的种子。

6月16日,龙女三九工作室内的绣娘把裁剪好的锡绣做成饰品吊坠。中新社记者 周燕玲 摄
然而,当她真正拿起绣针,才真切体会到锡绣之路的艰难。锡绣的理论针法看似简单易懂,实则深藏玄机,精进颇难。
在操作中,每一针都需精准对应布料上的经纬线,不容丝毫差错,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精力。但这位80后传承人并未因此退缩,她深知传统手工艺,变现速度非常缓慢,她却依然积极将锡绣与现代设计元素融合。
“我现在开发的文创产品,包括饰品类、生活用品类、收藏类等,把锡绣文化融入作品中,保留了传统的苗绣图案和纹样,既传统又时尚。”陈艳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她希望通过这些创新,“把妈妈教我的针法,让世界看见”。
“非遗传承需要更多的年轻力量,才能让非遗更加活跃。”陈艳满怀期待地说,“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带动更多年轻人加入,把锡绣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锡绣、喜欢锡绣、学习锡绣。”
剑河县融媒体中心 杨菊梅 罗峥铭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9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