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邹城红星社区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区治理
“管得宽”,让邻里更和睦
2023年1月13日星期五
看点
C03
记者陈丹
邹城市钢山街道红星社区牢固树立居民就是家人的理念,秉承“小平台凝聚大合力、小诉求汇聚大民生、小活动共聚大和谐”的服务宗旨,创建“福万家”社区党群服务品牌和党建引领“管得宽”社区治理机制,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社区治理之中,通过邻里互助,知民情、解民忧、传党情、颂党恩,用邻里守望编织一张爱心网,弘扬向上向善的新风尚,增强居民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管得宽”服务队
社区治理添活力
每天一大早,齐鲁时代花园小区里一群身穿红马甲、头发斑白却又步履矫健的大爷们,就会在各栋楼之间做志愿服务。小区里妇孺皆知,他们是“管得宽”志愿服务队。石贵成是这支“管得宽”志愿服务队的发起人之一。他们刚刚入住时,小区里是另外一幅模样。由于居民们来自不同地方,小区管理水平一直提不上去,甚至连基本的公共卫生都成难题。几个退了休的大爷一商量,干脆咱们管管得了。
为维护好公共卫生,这些大爷们一层一层地检查、一户一户地敲门,耐心做居民们的工作。石贵成告诉记者,当时有人说他们什么事儿都管,管得太宽了。服务队成立半年多,一直没有正式的名字,这句玩笑话让服务队有了正式的名字,就叫“管得宽”。
2018年6月,这支平均年龄68岁的“管得宽”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哪里有乱摆放堵塞消防通道的,有居民私拉电线充电的,不按规定停车的,只要是影响了小区安全、邻里和谐的,他们都要管。慢慢地,大家就理解了这些老人们。
大爷出马,一个顶俩。几年来,他们先后巡查走访排除隐患400多次,调解矛盾纠纷50多起,帮助社区摸排登记信息2000多条,利用微信群、四点半课堂,给社区孩子开课200多次。“管得宽”服务队的人数也扩大到了30多人。这些有着丰富生活阅历而又德高望重的大爷们参与志愿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小区的管理水平,也让邻里之间更加和睦。
管得宽,也要管得好,更要管得久。邹城市总结提炼“管得宽”社区治理模式,形成标准,争取在更大范围内推广。邹城市钢山街道红星社区党委书记程玉秀认为,管得宽是方法,邻里和睦才是目的。红星社区积极弘扬“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以人为本、以邻为亲、以和为贵、以文为魂、以助为乐、以诚为根”的邻里文化,通过文化引领,建立邻里之间的亲情,实现从陌生人到熟人再到友人的转变。社区还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区、融入楼道、融入家庭,打造“管得宽·睦邻里”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品牌。
建造孟子书房
文化浸润居民心
2021年4月,红星社区在齐鲁时代花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造了“孟子书房”,打造了儒家文化广场等宣传阵地,宣传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中华传统节日的由来、孟子名言名句和他的执政、为民理念,形成浓郁的宣传氛围。
红星社区每个月组织辖区居民举办一次儒学讲座,聘请市儒学专家库里的专家授课,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儒学经典故事、孟子思想、家庭教育、传统医学、戏曲、传统礼仪等国学精髓,让居民轻松愉快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让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社区图书室备有文学类、儒学类、科技类、盲文书籍、政经类、少儿类、生活类等书籍10000余册,每天都向居民免费开放,并有专人负责管理。
此外,社区组建了票友会、书画社、楹联社、广场舞、太极拳等文化队伍,以社区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以情感为纽带,举办“优秀传统文化宣讲”“新春送福”“书画幸福”等形式多样的邻里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完善“小区党支部引领、业主委员会带动、红色物业服务、志愿服务助力、小区居民参与”五位一体小区治理机制,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搭建睦邻友好桥梁,坚持每月一个睦邻文化活动主题,促进中华优秀传统化与学习、工作、生活相融合,让优秀传统文化植入居民心灵,以德润身,以文化人。
孟子学堂大受欢迎。
泗水县光明社区打造“老贾说事”品牌围坐小板凳,专解居民烦心事
“老贾说事”服务
引领社区文明新风
近日,在泗水县济河街道光明社区出现了温情的一幕,辖区居民杨先生把一面印有“帮民生排忧解难,重效率随叫随到”的锦旗送到了光明社区党委书记邱西忠手上,对社区帮办的实事表示衷心感谢。
杨先生介绍,社区内一位老人有囤积废品的行为,不管有用没用,只要是垃圾,都会捡回家,堆在家里。一年来,捡回来的垃圾堆成一座“小山”,垃圾散发出阵阵恶臭,蝇虫乱飞,令整个单元的邻居苦不堪言。
网格员上报社区,经多次入户查看,在详细了解情况后,发现堆积的垃圾有火灾安全隐患,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人员商讨解决措施,并通过社区党建品牌“老贾说事”团队策划方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多次上门说劝,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了困扰居民多日的问题。
邻里和谐、百姓满意是社区和谐、社会和谐的基础。泗水县济河街道光明社区通过居民们的反馈,建立“老贾说事”工作室,接待居民群众“关键小事”精准发力,建立定期下访,“群众板凳上”了解民情,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愁难盼”的问题,有效改善了居民有苦无处诉、有事无人办、有理无处摆的状况,服务群众“最美零距离”,成为济河街道光明社区的一项亮点品牌工作。
依据社区网格划分、居住人群特点划分为6个“老贾说事”工作小组,每个工作组配备10人,打造居民可观、可感、可触的和谐宜居人文社区。通过“老贾说事”提高居民人文素质,实现“居有所栖”“心有所寄”并“乐享其中”。同时赋于文化不同的表现形式,发挥社区优势,广泛开展德孝讲堂、过传统节日、传优秀家风等系列文化活动。
开展特色活动
打造“我们的节日”
2022年10月,光明社区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活动中,为老人们带来《国学课堂》讲座;济河街道卫生院医生为老年朋友宣教健康知识,从中医保健的角度讲解了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老年大学的演员们精心准备了精彩文艺节目;县融媒体中心助老反诈,发放反诈宣传彩页,让老人学习了反诈骗知识,提高了反诈骗能力;活动最后为老人准备了重阳糕,讲述重阳糕所蕴含的节日寓意,传承重阳节“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美德。
近年来,济河街道光明社区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结合传统节日时间节点,开展“移风易俗”“端午安康”“浓浓敬老情”“读书节”“情暖中秋”等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开展“文化周末”活动。广泛开展流动舞台进社区、群众乐团演奏、书画巡回展、公益性电影放映、广场舞比赛、文化讲座沙龙等群众性活动。利用地方传统名人名事,艺术、传播媒介等资源开展相关活动,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体系。弘扬民间传统艺术,将日常礼俗、饮食服饰等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开展剪纸、陶笛、扎染等优秀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传统文化以润物细无声方式融入群众生活。
记者丁安顺
泗水县济河街道光明社区深入贯彻“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理念,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工作,努力打造“老贾说事”品牌建设,引领社区文明新风,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
光明社区举行“老贾说事”活动。
编辑:孔媛媛组版:曾彦红校对:陈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3 06: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