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湖州日报
讲述人:《乘船而去》导演陈小雨
4月12日,我在家乡湖州拍摄的第一部剧情长片《乘船而去》全国公映,这段时间正忙着跑路演,已在30多座城市参加了100多场。
2009年,15岁的我自学摄影和剪辑,和朋友一起拍微电影,想着有朝一日能拍一部真正在电影院上映的电影。15年后,梦想照进了现实。
梦想的实现和我外婆有关。我是湖州德清人,从小被外婆带大,长大后辗转到不同的地方生活、上学,每次回家都看到了故乡的变化。再加上2015年和外婆一次关于生命与死亡的对话,唤醒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于是一直想拍一部关于故乡和亲情的剧情片。
2019年,我完成了《乘船而去》第一稿剧本,之后又改了32稿,直至2021年9月8日拍摄前,我还在斟酌剧本里的细节处理。
电影的故事就发生在德清,影片中的外婆生病后,“沪漂”和“北漂”的儿女回到家乡照顾她,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姐弟俩分歧凸显,一家三代人因此重新去思考亲情、家庭和故乡的意义。
在以外婆为代表的水乡人家的记忆里,船是载着他们出生、结婚、生存和生活的工具。影片里,船自然成了重要的意象,它不仅见证了外婆昔日出逃后找到爱人,儿女对当木匠的父亲的思念,小辈外出追梦的勇敢,更是人生长在水乡的重要载体,成为连接故土老人与漂泊儿女的亲情纽带。
为了找到道具船,我们在德清各个村子里寻觅,终于在木船文化很丰富的地方,找到了心仪的木船。影片在德清取景,鱼塘、古桥、沿河而建的老房子,都是我记忆里故乡的样子。
拍摄只花了28天,虽说我有多年拍摄纪录片的经验,但第一次拍摄剧情片,时间紧、工作量大,挑战很大。那会,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和时间赛跑,众人齐心协力下,终于顺利完成拍摄。
起初我还很忐忑,直到去年6月《乘船而去》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并获奖,随后又在国内外的电影展上放映,我的故事和我的故乡都得到了观众肯定。
其实,故乡带给每个人的共情是很广泛、深刻的。路演期间,有观众和我们探讨剧情,也有四刷甚至五刷的观众和我分享他们外婆的故事,还有来自湖州的观众几番感谢能在荧幕上看到这么美的故乡。
目前,影片豆瓣平均分稳定在8.3分,票房超过130万。就像片尾曲中所轻吟的,“不要怕船小,不要怕浪头高,用力啊用力,摇啊摇啊摇……”我也将乘着梦想的小船驶向下一部电影。
(记者 姚玲利 整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8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