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乘着船,看见家与归宿的情感旅程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05-15 07:2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湖州日报

这位湖州德清90后导演的电影《乘船而去》,获豆瓣高分——

乘着船,看见家与归宿的情感旅程

乘着船,看见家与归宿的情感旅程

陈小雨在现场签名

乘着船,看见家与归宿的情感旅程

记者对陈小雨进行专访

乘着船,看见家与归宿的情感旅程

见面会后主创团队与观众合影

乘着船,看见家与归宿的情感旅程

《乘船而去》剧照

乘着船,看见家与归宿的情感旅程

扫一扫 看视频

文/记者 郑重 图/记者 钱龙 郑重

人物名片

陈小雨,湖州德清人,1994年出生。浙江反射星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负责人,导演、编剧,代表作品有电影《乘船而去》。

《乘船而去》是近日上映的院线电影中评分最高的影片之一,豆瓣评分高达8.4分,该片在2023年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单元,并获得“最佳编剧奖”,也在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中获得“最佳新锐导演奖”。影片以极为细腻的笔触,讲述了乡愁、亲情,这是90后、湖州德清人导演陈小雨以自己外婆为原型创作的故事,江南水乡、船只、落寞乡村等交织于影像之中,以船为载体,讲述了三代人与故乡的情感联结。

这是陈小雨以外婆的人生故事为灵感拍摄的首部剧情长片,这也是关于他自己的生命体验:漂泊、动荡、家庭变故和对家人的深情。对于电影创作者来说,一千个思乡者可以有一千种故乡。故乡可以化成影像的迷宫,可以变成象征的载体,可以成为探讨性别、阶级、文化议题的新空间……陈小雨也展现了属于他的故乡。想念故乡,有时也只是想念故乡的人,只是一种记录的冲动。

从去年6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到7月底的FIRST青年电影展,再到9月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乘船而去》去过不少地方。近日,《乘船而去》主创见面会在湖州梅地亚影城举行,见面会结束后,陈小雨与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首席记者郑重聊起了幕后创作故事。

您为什么会选择拍摄这样一部关于“死亡”的影片?

陈小雨: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和我的经历有关系。我四年级的时候外公就去世了,之后家里有一系列的变故。2008年,因为家里破产,我跟着父亲离开中国去阿联酋生活了4年,因为那边还有一门生意可以做。等我再回到中国的时候,我已经对祖国有些陌生。因为之前我读书的时候基本是在杭州的寄宿制学校生活学习,基本没有接触过社会。所以等我回来的时候我更加不知道现在祖国的年轻人在想什么,大家在追求什么。我当时很想知道,所以在那个时候就准备了一个采访提纲,去问身边的一些年轻人。我的大致问题基本就是问他们关于梦想和现实的想法,问他们是乐观还是悲观的等等。我得到的答案是多元的。我觉得这是个多元价值观的社会,所以这部影片展现的,也是多元化的人物以及社会关系。

第二个原因是这部电影是送给我外婆的。从小到大,外婆给予了我很多力量。我的父母辈,他们那一代人背负了时代当中很沉重的东西,也就是发展初期的一些重任。而我的祖辈,在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更多的是照护家庭的角色,因为我发现,在我同龄人的这一代里面,基本都是由外公外婆或者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的。我的外婆是用她最真挚、最本能、最原始、最简单的那种爱来爱我,我感觉非常的温暖和被爱。同时,她身上又有一种知足、乐观的精神让我很受启发和学习。我想把我外婆在我生命里面给我的这种力量通过银幕传递出来。

第三个原因是我和外婆在日常沟通当中发现,尽管外婆对生活已经有了很多通达的视角,但她对死亡后的世界还是会有恐惧。大家只能去想象,就像故事一样瞎编乱造。我在德清和我外婆聊天的时候,她就和我说,现在村里的老人对死后的世界有多种想象。然后我就和她探讨有关生死的问题,发现老人思考的问题也都很深入。于是,我又对外婆、对老家有一种新的感觉,我就想用电影的方式去把它进行整体地梳理。我想通过影片来反映出一种可能性,有关死的问题可以是走在一条阳光明媚的道路上去往新世界的征程。

电影中很多场景都是在您的家乡德清拍摄,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陈小雨:这部影片里面,男主角阿涛一直是在外的游子。通过这个角色我想呈现出,家是可以跨越物理的距离,哪怕很远,但是它依旧会把游子的心系在一起。这部影片里面,还有死去的父亲和大哥两个角色,他们好像是传递的一根线,而阿涛是风筝,他拓展了上空的空间,死去的父亲和大哥就拓展了地面之下的空间,让家可以成为他们心中的一段记忆。故乡是可以承载记忆的,这段记忆里面,它会变成跟随我们一生的一个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自己是有来处的。

对我而言,德清就是桥、河流、白墙黑瓦的房子、船,它就是我的一个心印。我看到这些东西永远是最亲切的,因为我小时候是跟它有过相处的。在长大的过程当中,我一步一步地看着这个村庄,它从过去的样貌,慢慢产生变化。我在电影里拍的老房子,这种老房子其实在村里已经是比较少的了。但是我对它有情感,所以就会想要把它以一些艺术的形式留存下来。

作家李娟说过“我走到今天是我先祖的脚带我走到了今天,没有一个人是没有来历的”。我觉得人要先理清自己和家乡的关系,然后才能更放松地去远行。我得去搜寻过去发生的事情,然后自己理解、消化、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变成熟,最后大家看待我的时候,就不仅仅是某个人的儿子,而是一个独立的人。所以这个作品对我来说,也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我以后肯定会拍各种各样类型的影片,但是在进行所有放飞自我的表达和创作之前,我想要先跟我的故乡、至亲交代好,就好像我们出远门之前要把家里面打扫干净、门窗关好,我们才能放心得出去。这部电影承载了我对故乡对亲情的所有心情,我通过电影把它整理得井井有条,塞在了每一个镜头里、柜子里,随时打开可以看一眼。

德清对您而言意味着什么?

陈小雨:很多人会问我,为什么要以《乘船而去》为片名,船是怎么样的一种意象。我想,船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过去,船是水乡百姓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船逐渐被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所替代,与之同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生活方式的转变,会有很多现象出现:老人独守老屋,子女在外打拼,鲜少回家。这也是我想通过这部电影探讨的主要问题,能让观众引发对故乡、生命、归宿等问题的思考。

我小学的时候,家里还没破产,在杭州也有房子,读书则是就读寄宿制学校,只有在小长假或者寒暑假的时候,才会回到老家德清。两个地方的感觉非常不一样。杭州给我的感觉是车多人多,父母也不会让我在街上跑来跑去,怕遇到危险。但是到了老家之后,我就可以在田地里、在河边撒欢。我就一直追着姐姐屁股后面,跟着她去采荷叶、抓龙虾、钓鱼,就感觉离自然很接近,把自己放置到自然的环境里面,回到一种最放松、最本能、最原始的一种快乐里面。

我举一个例子,对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我有着特殊的情感。小的时候,我父亲因为经商的关系,总是显得很严肃、很疲惫,有时候面露难色。暑假的一天,他带我和我姐去那里坐船游玩。但是进入芦苇丛的过程当中,一切发生了变化。我们好像进入了一条时空通道一样,因为我们再也看不到外面的那些建筑,慢慢地进入到一个隔绝的环境当中。我的父亲抓着蜻蜓跑着、跳着、笑着,他完全不像一位中年的商人,我感觉我看到的是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我觉得这就是故乡的魔力,它可以让你回到最简单、最纯粹感情里面去。

我一直以来的故乡情结,让我有了创作的灵感。我从2015年开始构思,2019年完成了剧本的第一稿。一直到2019年9月电影开拍前,一共修改了32稿,用时28天就顺利杀青。我非常感谢德清政府的支持,帮我们协调场地,不收取任何费用。现在,我的家就在德清,我的工作室在莫干山AI影视城,正在积极融入德清的影视创作生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湖州日报《乘船而去》从故乡启航德清籍导演的院线电影开启全国路演记者 姚思思 通讯员 徐晟昱本报讯 3月31日,德清籍导演陈小雨首部院线电影《乘船而去》在德清开启
2024-04-03 07:19:00
乘着梦想的小船远航
...,梦想照进了现实。梦想的实现和我外婆有关。我是湖州德清人,从小被外婆带大,长大后辗转到不同的地方生活、上学,每次回家都看到了故乡的变化。再加上2015年和外婆一次关于生命与死
2024-05-08 07:16:00
心归何处:云边小卖部的温情与哲思
...年好友程霜,并在外婆的小卖部中开启了一段全新的生活旅程。彭昱畅在片中饰演的刘十三,是一个典型的都市青年形象。他充满梦想,却又在现实面前屡屡受挫。他的迷茫、冲动与成长,都被彭昱
2024-06-25 22:18:00
沿着《乘船而去》的旅程,揭示故乡、生命与家庭的真实面貌
前言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影视圈里,《乘船而去》真是特别突出。它没有那种惊天动地的情节,也没有波澜壮阔的故事,仅仅是一个普通家庭在亲人去世时的真实反应。这种简单直白的叙述方式,反而让
2025-05-04 10:40:00
61岁的我,回老家农村住3个月便走了,故乡早已物是人非
...熟悉的土地,或许以后只会偶尔回来,但那已不再是他的归宿。在他心中,故乡依然是挥之不去的记忆,但如今的他已经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故乡,是一段记忆的载体,也是心灵的寄托。对刘
2024-02-13 14:04:00
《乘船而去》导演陈小雨:世界不会有圆满,总有人抱着遗憾
...的8.0,一路飙升到8.3。看过的观众几乎都要为之落泪,但情感宣泄之余,余味里也有几分释然。截至发稿前,《乘船而去》豆瓣评分8.3分。 “外婆以前也没有家,吃尽了苦头才找到
2024-04-23 23:33:00
大家发现没,人到老年只有一个家,其它的都不是自己家
...,那些所谓的家,只是他临时停留的港湾,而并非真正的归宿。有一天,张伯突然生病住院,周围的一切仿佛都离他远去。他躺在病床上,望着窗外匆匆的行人,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悲凉。这时,他
2024-03-08 10:51:00
西安00后大学生把故乡“搬”上了毕业作品展 拍了3000多张照片用心记录
...28日,指导老师罗斌介绍:“年轻学生对故乡能有这样的情感和情怀,很难得,所以从拍摄过程到后期照片遴选、展出,我都尽力提供帮助。昝肖婷拍摄得非常细致,记录了村子里的方方面面、点
2024-05-29 11:50:00
心满意足,同归故土,人生最幸福
...安慰着飘飞的树叶:“不要担心,不要恐惧,大地是你的归宿,风只是短暂的过场,风总会停,你终究得以落叶归根。”02.心有归宿,自在安详秋叶终于明白了大地才是自己的归宿,无论风如何
2023-06-14 06:49: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赣超回眸之见字如面
烽烟将尽,战局已明。本周赛后,赣超的舞台便将只余两支队伍,为最后的荣耀而战。在这个奔涌着热血与热泪的夏天,赣超给予我们的
2025-10-11 04:21:00
合作共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行2026年重点项目传播共创会
10月1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6重点项目传播共创会在京举行,汇聚各方智慧,打磨优质内容,探索创新模式,整合优质资源
2025-10-10 20:31: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近日,有媒体回访去年末爆火的湖南怀化理发师晓华,今年国庆期间,理发店已没了拥堵的人潮,不过依然要取号排队
2025-10-10 14:22:00
话剧《沧浪之水》以冷峻而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知识分子池大为在理想与现实夹缝中的精神蜕变。作品不靠宏大叙事取胜,而是借助极简的舞台语言
2025-10-10 14:59:00
哈姆雷特的复仇故事 由小人物重新讲过
◎朱彦凝近日,由英国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编剧、易立明执导的《罗森格兰兹与吉尔登斯吞已死》(简称《罗吉》)在京首演。《罗吉》是对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的重构和戏仿之作
2025-10-10 17:00:00
“两山理念”主题音乐剧《不负青山》安吉圆满首演
10月1日,“两山理念”主题音乐剧《不负青山》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文化艺术中心圆满首演。该剧总导演陈物华、执行导演杨亚辉与吴双双介绍
2025-10-10 17:01:00
吉林动画学院原创短片获国际奖
近日,吉林动画学院原创短片《大圣》在莫斯电影节全球上千部作品角逐中一举斩获“最佳短片编剧奖”,另一原创短片《待到小麦成熟时》也成功入围该电影节国际短片竞赛单元决赛
2025-10-10 21:42:00
中国青年作家、导演刘汉霖作品《转人工》入围第20届新西兰秀美国际电影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第20届新西兰秀美国际电影节于近日开幕,今年是中国首次担任荣誉主宾国。今年是电影节成立20周年
2025-10-10 21:05:00
纪录片《百年守护》:故宫博物院100年中值得被铭记的故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2025年10月10日,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一百周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故宫博物院联合出品
2025-10-10 21:05:00
责编:黄之安、陈亚楠
2025-10-10 19:04:00
一出好戏,一场疗愈!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心理剧展演比赛
多彩贵州网讯 灯光渐暗,舞台亮起,一幕幕青春的困惑、成长的挣扎与内心的和解在这里上演。10月10日,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以“沁心筑梦
2025-10-10 18:29:00
上饶市广丰区康桥中学2025级新生军训开营
金秋十月,天朗气清。10月10日上午8时,上饶市广丰区康桥中学2025级全体新生身着整齐服装,以饱满姿态参加新生军训开营仪式
2025-10-10 17:49:00
临沂市妇幼保健院举办“中秋暖意,指尖月光”孕妇沙龙活动
鲁网10月10日讯秋意渐浓,月满人间。值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为丰富孕妈咪的孕期生活,缓解产前焦虑情绪,增进胎教互动,营造温馨有爱的节日氛围
2025-10-10 17:01:00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平原烈火》新闻发布会顺利召开
2025年9月30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平原烈火》新闻发布会在河北省邢台宁晋县顺利召开,发布会由邢台市政协、宁晋县委
2025-10-10 14:59:00
吉林市国庆档电影市场持续升温 影院重燃人间烟火
吉林市共有影院30家,城区16家,各县(市)14家,2024年电影总票房达5870余万元,观影人次达319万。截至2025年国庆前
2025-10-10 14: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