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黄河中下游地区产生了灿烂的文明,那么黄河的源头在哪儿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6 14:1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黄河长约5464千米,居中国第二,仅次于长江,居世界第六。

黄河中下游地区产生了灿烂的文明,那么黄河的源头在哪儿

古代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黄河中下游地区产生了灿烂的文明,那么黄河的源头在哪儿?

黄河之水天上来,我们来看看黄河上游三个重要的节点:积石山和积石峡、玛多黄河桥、星宿海-玛涌滩地。

【积石山和积石峡】

大积石山即阿尼玛卿山;小积石山即甘肃临夏州与青海海东循化之间的积石山,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上,处于中国第一级地势与第二级地势的分界线上。

黄河中下游地区产生了灿烂的文明,那么黄河的源头在哪儿

传说远古时期,女娲在此地用五彩石补天,将剩下的石头堆成一座大石山,山上的石头极其精美,故而称“积石山”。

《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导河(黄河)始于积石(积石峡),至龙门,入沧海。”大禹在积石峡治水,积石山至今仍保留禹王石、大禹斩蛟崖、大禹庙、禹王庄等古迹。

黄河中下游地区产生了灿烂的文明,那么黄河的源头在哪儿

积石峡两岸削壁千刃,危石险峰,横出天汉;黄河急流奔湍,冲出石峡东流而去,黄河在积石山东西水面海拔约1780米-1840米。春秋时晋成公的《大河赋》:“览百川之洪壮兮,莫尚美于黄河,潜昆龙之峻极兮,出积石之嵯峨。”积石山是大禹治水的起点,夏商周将黄河源头设定在积石山和积石峡,直到西汉在此设河关县,此时对黄河源头的认知应该在积石峡以西。

积石峡谷是唐蕃古道(兰州黄河谷地通往青藏高原深处)的要隘,是中原王朝与羌、吐谷浑、西夏、蒙古等必争之地,唐朝时李靖伐吐蕃曾途经积石。

历代多在积石峡口筑关卡,隋朝设临津关,明朝设积石关(河州卫所辖的二十四关中的第一关),号称“积石锁钥”。

黄河中下游地区产生了灿烂的文明,那么黄河的源头在哪儿

积石山巍峨高耸、地势险要,水力资源丰富,现代人沿着大禹的足迹,因地制宜修建积石峡水电站,水库湖面海拔约1804米。

【玛多黄河桥】

玛多黄河公路大桥(玛多黄河桥),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玛多黄河桥是1966年修建的,是黄河干流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有“黄河第一桥”的美誉。

黄河中下游地区产生了灿烂的文明,那么黄河的源头在哪儿

后来修G214西澜线,玛多黄河桥进行了扩建,成为这条道路的一部分。G214西澜线(青海西宁至云南澜沧公路),长2961千米,沿途都是风景壮丽之地。

接下来在G214以南,因修G0613共玉高速,再筑两座大桥。G0613共玉高速(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长634.8千米,分两座桥横穿黄河。

黄河中下游地区产生了灿烂的文明,那么黄河的源头在哪儿

这几座桥肩并肩,统称玛多黄河桥,它们的上游就是黄河源区。

玛多黄河桥以西约3千米,有个湖泊叫星星海。黄河从星星海西北进入,从东北流出,形态上很像长江与洞庭湖或鄱阳湖。

【玛涌滩地-星宿海】

黄河源区有一对姐妹湖:扎陵湖与鄂陵湖,面积合计达到1154平方千米,约为半个太湖大小。蓄水量约153亿立方米,约为太湖的三倍,接近洞庭湖的水量。

黄河中下游地区产生了灿烂的文明,那么黄河的源头在哪儿

玛涌滩地位于卡日曲与约古宗列曲的交汇处,距扎陵湖不远。无论是卡日曲还是约古宗列曲,都有多支分叉的干流在此交汇,形成难得一见的滩地景象。

从玛涌滩地到扎陵湖,是沼泽草甸区,整体长20余千米,南北宽约10余千米,面积约300余平方千米。黄河从西到东穿流其间,河水漫流,形成有众多小湖泊,从几平方米到几万平方米不等,密密麻麻,就像天上的繁星,称为星宿[xiù]海或星宿川。

黄河中下游地区产生了灿烂的文明,那么黄河的源头在哪儿

西晋张华的《博物志》:“河源出星宿,初出甚清。”可见早在西晋时期,我们就知道黄河源头在星宿海。

635年(唐贞观九年),任城郡王李道宗出征吐谷浑,兵次星宿川,达柏海(鄂陵湖)上,望积石山,观览河源。李道宗的大军应该是依次通过积石山、鄂陵湖、扎陵湖、星宿海,也受阻于星宿海。

元朝潘昂霄的《河源志》:“(星宿海)有泉百余泓,或泉或潦,水沮洳散涣,方可七八十里,且泥淖溺,不胜人迹。履高山下瞰,灿若列星。”

清朝杨应琚的《星宿海奇观》:“(星宿海)形如葫芦,腹东口西,西北乱泉星列,东南汇水汪洋。”

黄河中下游地区产生了灿烂的文明,那么黄河的源头在哪儿

一直到清朝,我们对黄河源头,都只能追溯到星宿海。而星宿海西端的玛涌滩地,是卡日曲和约古宗列曲交汇地,。两条河到底谁更长,由于支流众多,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并没有定论。直到2008年科考队运用先进技术全面测量,才算完全破解这个谜题。

玛曲有两个源头,玛曲本身和支流约古宗列曲。从玛涌滩地至约古宗列曲源头长128436.3米,至玛曲源头长123056.8米。约古宗列曲更长,但两河交汇的下游仍然延续过去的叫法,称为玛曲。

黄河中下游地区产生了灿烂的文明,那么黄河的源头在哪儿

卡日曲有四个分支,其中玛涌滩地至同名的卡日曲长142270.3米,至尕日阿强咯曲-棒咯曲长145824.7米,至尕日阿强咯曲-拉浪情曲-拉哈涌曲长157187.4米,至尕日阿强咯曲-拉浪情曲-那扎陇查河长164979.4米。

结果出来了,玛曲(约古宗列曲)最长128436.3米,卡日曲最长164979.4米,卡日曲成为黄河的源头。

以上是根据“河源唯远”的原则,确定卡日曲为黄河源头,我们再来比较一下玛曲与卡日曲的水流量。

玛涌滩地交汇点,玛曲流量10.97立方米/秒,卡日曲流量21.04立方米/秒。卡日曲的支流比较多,进一步确立黄河源头的地位。

综上所述,卡日曲比玛曲(约古宗列曲)长,水流量更多,名正言顺成为黄河源头,源头海拔约4868米。

黄河中下游地区产生了灿烂的文明,那么黄河的源头在哪儿

最后我们按照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再来梳理黄河的名称:那扎陇查河-拉浪情曲-尕日阿强咯曲-卡日曲-黄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6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黄河源头早已找到,仅碗口大的5个“龙眼”,为何禁止人靠近?
...河源头位于我国青海省。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在黄河的中下游地理条件就很好,不仅降雨量很多,而且气候也很温和。居住在这里的原始人类逐步逐步地发展出了华夏文明。而黄河也一步一步见证
2025-05-11 15:13:00
文博大咖共话大河文明丨刘海旺:黄河对于孕育中华民族的主根主脉有何作用?
...无论是上游、中游还是下游,都是文明起源之地,特别是中下游地区,厚重的黄土高原、广袤的大平原,在地理上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自然环境。刘海旺认为,正是因为黄河流域优
2023-09-17 18:30:00
...江流域的通道,也是商代晚期至东周时期中原地区和长江中下游铜矿资源之间的通道。长江中下游的两条支流湘江和赣江,是东南方向交通的重要通道。由湘江越过南岭、赣江,向东越过武夷山,进
2025-01-18 05:22:00
“黄河下游音乐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
...音乐文化区域的研究,也要在宏观上,整体上去推动黄河中下游地区及周边地区的音乐文化与传播。下午在音乐学院排练厅一楼和二楼,分别进行了“黄河下游音乐文化研究青年论坛”和“黄河下游
2024-01-08 14:13:00
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
...5200-43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开始衰落,而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明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社会分化进一步凸显,社会资源的调动能力加强。焦家遗址新发现
2023-12-09 22:28:00
大河奔流—我与黄河文化地标|黄河三游划分的地理特征与历史元素
...激昂澎湃又美丽暖心的传说故事。笔者千里奔走到黄河上中下游(简称黄河三游)分界点,聆听黄河水行走到此的澎湃,远观不同地理界线之上黄河水的变幻莫测,领悟天地魂魄自然而成与人生交融
2025-02-28 15:35:00
...息、坚忍不拔的民族品格和奋斗精神。河南地处黄河流域中下游,是历史文明发展的核心地带和中华历史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九曲黄河奔流入海,几乎将最灿烂、最精彩的文化都留在了中原流域。黄
2024-10-18 11:36:00
殷商与东夷的迁徙与文化特征
...夏商周千余年间,中原文明的兴盛之地大致范围处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覆盖的范围北面沿线包括晋北和陕北高原到东方的燕山一带,南方则包括了汉水与淮水区域,西方则到秦陇地界,而东方则是
2023-10-23 08:08:00
上饶,上饶,上乘富饶!——刍议高扬大美上饶历史文化自信问题
...年前的以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及其周边和以南地区。‘野稻驯化 万年之源’。我们建议,这一结论可在国内外宣传、交流上广泛使用”。——2020年10月由
2023-08-17 15: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
考古新发现|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 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西安市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2025-09-05 18:33:00
考古新发现|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其中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2025-09-05 18:34:00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