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985年2月11日,前苏联礼炮7号空间站突然与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联系,控制中心判断是无线电发射机跳闸了,只需远程遥控重启就可以解决。然而,当他们遥控重启时却发现没有反应,似乎无线电接收机也跳闸了,礼炮7号就像一个断线的风筝,与地面彻底失去了联系。仅仅过了两个小时,美国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们立即制订了一个计划,决定绑架礼炮7号空间站。
【美国挑战者后航天飞机计划绑走礼炮七号空间站】
礼炮7号空间站是前苏联礼炮系列空间站的最后一个,于1982年4月发射升空,到出事时已经在太空中运行了34个月。突如其来的失联,让控制中心心急如焚,他们不知道空间站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仅仅是跳闸,还是电池组完全损坏?温控和姿控系统是否还能正常工作,空间站是否已经冻成了冰窟?失去电力的空间站是还在轨道上漂泊还是飘向其他未知的地方?接下来该如何处置礼炮7号空间站?
就在苏联人紧张忙碌的时候,美国人也没闲着,他们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得知了这个消息。此时正是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刚刚上线,美国在一瞬间就做出了决定:找到它,把它带离轨道,带回地球来,带到美国来。这个惊人的绑架计划从上到下没有受到任何阻碍,迅速被通过了。
【《纽约时报》报道礼炮七号将撞向美国】
第二天,美国各大媒体就开始造势,称苏联空间站已经失控,将向地球坠落,最终坠毁在美国境内,给美国造成巨大的损失。舆论裹挟了民意,人们要求当局立刻出手,避免这个悲剧的发生。随后不久,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在浩瀚太空中找到了礼炮7号空间站,最近时只相隔1.7度。
与此同时,苏联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派两名宇航员乘飞船前往礼炮7号的轨道,找到并进入空间站,恢复对空间站的控制。这两名宇航员是贾尼别科夫和萨维内赫,贾尼别科夫是苏联航天界元老级的人物,曾创造在轨飞行211天的世界纪录。两人乘坐联盟T13号飞船到达轨道后,寻找了两天,终于找到了正在自由漂泊的礼炮7号。
【两位英雄的宇航员:萨维内赫(左)和贾尼别科夫(右)】
此时的礼炮7号,太阳能电池板背对着太阳,这意味着整个空间站的电力系统已经瘫痪。虽然它还在轨道上,却在做着无规则的滚转,贾尼别科夫一边操控着飞船以每秒1.5米的速度慢慢接近空间站,一边仔细观察,发现空间站滚转的速度是有规律的,这说明空间站的姿态还没有失控。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如果空间站的姿态也失控了,那飞船肯定无法对接,他们两人只能打道回府。
贾尼别科夫几乎是用撞击的方式强行完成了对接,好在他经验丰富,在一阵抖动之后,飞船和空间站终于锚定在一起。两人小心翼翼地打开舱盖,先测量了一下空间站内的气压和温度。温度只有5度,舱壁上都出现了冷凝水珠,好在气压还正常。但整个空间站内漆黑一片,如同被遗弃的太空垃圾。
两人携带的水只能维持8天,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在8天内修复空间站,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恢复供电。如果不能及时恢复供电,用不了8天他们就会因为通风系统失效而二氧化碳中毒。现在整个电力供应中断,很有可能是电路短路,漆黑的环境中也无法检测电路,于是他们想了一个简单的办法,将8组蓄电池组从电路中分离出来,直接接到了太阳能电池板上。他们做好这一切,又返回到联盟飞船上,用飞船的动力推动空间站转向,让太阳能电池板对准太阳,整整充了一天的电,空间站终于亮了起来。此时,时间已经过去了4天。
恢复了电力供应后,两人总算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就是立刻恢复通风系统和空调系统,这样就不会二氧化碳中毒了。到第7天,空间站的通信也恢复了,终于又和地面联系上了。地面立即派进步号货运飞船为两人运送补给,在断水一天后,补给终于送到了,而二人利用等待的时间,将空间站的温控和姿控完全恢复正常。这9天是惊心动魄的9天,也是创造奇迹的9天,两名航天员让一个失去生机的空间站恢复了正常。
【联盟T13号飞船顶着礼炮七号转向太阳】
两人的壮举也挫败了美国的阴谋,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只得悻悻而归。之前NASA判断苏联的救援行动肯定要失败,而且还至少会有一名航天员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他们还在挑战者号上为“幸存者”还留了一个位置,想把人和空间站一起带回去,可惜未能得逞。经过补给后,贾尼别科夫和萨维内赫又在礼炮7号上工作了100多天才返回地面,两人均获得了苏联英雄称号。而原计划于1986年报废的礼炮7号,则一直工作到了1992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9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