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本市举行生态葬清明公祭仪式,2024只祈福鸽带去对亲人的怀念
风铃叮当 鸽鸣阵阵 哀思悠悠
昨天上午,长青生命纪念园举行生态葬公祭仪式。本报记者 安旭东摄
本报记者 王琪鹏
“爸爸妈妈,我们永远爱您”——温情的留言后面,插上了一枝枝鲜花。逝者家属用这种特殊的方式,纪念远去的亲人。昨天上午,北京市在长青生命纪念园举行生态葬清明公祭,2024只祈福鸽展翅翱翔,将对逝者的思念带向远方。
生态葬主要包括骨灰海葬和骨灰自然葬,是一种节约资源、绿色环保的安葬方式。目前,全市生态化安葬逝者4.2万余名。按照单人或双人墓穴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的标准来计算,推广生态葬至少为北京节省了2万平方米的土地。
生态葬逝者不留骨灰,不立墓碑。为缅怀他们的无私大爱,礼赞生命崇高,长青生命纪念园内专门竖立了生态葬纪念碑。公祭仪式前,逝者家属纷纷在留言墙上写下自己的思念。
“妈,我们来看您了……”64岁的郭红英拄着拐,深情地望着海葬纪念墙上母亲的名字。郭女士说,母亲2015年去世,生前留下骨灰海撒的遗愿。“母亲说,人从自然中来,最后也要到自然中去。海葬节约土地,还可以为社会做贡献。”郭女士说,母亲是一位教师,她的一言一行深深影响了子女。
上午10时,公祭仪式开始,全体人员手持鲜花,肃立默哀。低沉的《献花曲》中,礼兵神情庄重,向生态葬纪念碑敬献花篮。礼仪人员诵读祭文,歌颂无私大爱,2024只祈福鸽腾空而起,在空中久久盘旋。“让我们面向丰碑,告慰我们的亲人。我们将感悟生命的深刻意义,将逝去的亲人永远铭记在心中……”仪式最后,家属一一上前献花,来到湖边播撒花瓣,并在树梢挂上代表思念的风铃。
火炬造型的纪念碑巍峨高耸,象征生命生生不息。昨天一早,又有22位自然葬逝者在长青生命纪念园长眠,无言地为这个世界做出最后的奉献。
从纪念碑向后远远望去,是自然葬逝者的安息之地。鸟鸣阵阵,风铃叮当,杨柳抽出新绿,树下芳草茵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3 05: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