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4525名烈士的热血铭文,见证红色聊城的抗战史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6-28 10:39: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国晓宁

聊城,被誉为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地处鲁西平原,不仅积淀着五六千年的古老历史和灿烂文化,更是一片英雄的土地,一片革命先烈用热血染红的土地。在那段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鲁西这片热血沃土,涌现出一大批英烈屯、英雄村、英雄人物,发生过许多感人事迹,多少年来一直感染和熏陶着后来人的爱国情绪。

83年前范筑先将军裂眦北望的铮铮誓言仍在聊城古城墙上回荡。这位拒绝南撤、以“皓电”明志的“铁血将军”,与马本斋率领的“百战百胜回民支队”并肩而立,在濮范观根据地铸就“边区小延安”的抗战丰碑。今日,当守墓人蔡恩坤轻抚马本斋陵园的石碑,当范筑先曾孙范鹏举重述家族遗志,当王德林烈士的孙辈含泪祭奠殉国的62名烈士,鲁西北的烽火岁月从未被时光尘封。

4525名烈士的热血铭文,见证红色聊城的抗战史诗

范筑先烈士纪念馆

铁血将军与回民司令

鲁西热血沃土的抗战双璧

提起抗日战争时期的聊城,就不得不提起“铁血将军”范筑先。在范筑先烈士纪念馆,记者了解到,抗战初期,国民党山东省第六区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范筑先“受任孤危际,救民水火中”,在中共聊城地方党组织的帮助下,毅然两次拒绝了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南撤的命令,于1937年11月19日发表了“裂眦北视,决不南渡”的著名“皓电”,通电全国,在鲁西北树起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旗帜,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建立了29个抗日县政权和35个支队、约6万人的抗日队伍,军事活动范围达50个县,和聊城地方党组织共同创建了鲁西北抗日游击根据地。他的这一壮举,得到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4525名烈士的热血铭文,见证红色聊城的抗战史诗

抗日武装使用的器械

1938年11月15日,聊城失陷,范筑先和共产党员张郁光、姚第鸿等700守城将士壮烈殉国,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我曾祖父艰苦朴素的作风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以及所有后人,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劳动,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范筑先的曾孙范鹏举激动地说。

4525名烈士的热血铭文,见证红色聊城的抗战史诗

缴获的日军战利品

除了“铁血将军”外,在聊城这片红色热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队长马本斋更是家喻户晓。马本斋带领的队伍被毛泽东主席称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抗日战争时期,他率部转战冀中平原、渤海之滨、冀鲁豫敌后战场,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7万余名,建起“敌后抗日堡垒”,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4525名烈士的热血铭文,见证红色聊城的抗战史诗

马本斋烈士陵园

据为马本斋守墓40年的蔡恩坤老人回忆,窦村据点的日伪军常抢夺百姓粮食、骚扰民众。马本斋决心教训他们,得知日伪军抢粮会经过韩庄东南路,且村里多苇子坑,便率回民支队埋伏其中。日伪军一到,马本斋下令开炮,毫无防备的敌人顿时大乱、纷纷逃窜。马本斋集合部队,趁乱前行一段后重新埋伏。日伪军整队再进,以为回民支队已撤离,却不知马本斋严阵以待。再次迎头痛击让日伪军溃不成军,不敢再向前。此战两次伏击,堪称经典战例。1944年1月,马本斋奉命率回民支队赴延安,但行前病重。在长期的战争生活中,马本斋营养不良,积劳成疾,突发急性肺炎,1944年2月7日,不幸病逝于莘县张鲁镇,年仅42岁。

蔡恩坤从小听着马本斋烈士的故事长大,深受其影响。“19岁那年,我毅然参军入伍,在部队服役两年多,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退役后,我听说刚修建的马本斋烈士陵园需要人守护,我作为马本斋烈士第二故乡的人,觉得不应该忘记他,应该永远守护他,于是我主动打报告,申请为马本斋守墓。从1985年陵园建成我就开始守在这里,到今年我守墓已经40年了。”蔡恩坤说。

红色热土“边区小延安”

两千万民心筑成的抗战堡垒

革命战争年代,冀鲁豫军区和晋冀鲁豫军区机关,曾在聊城驻扎了九年之久,共同抵御了日寇的侵略,在枪林弹雨的洗礼中,军民结下了深情厚谊。

4525名烈士的热血铭文,见证红色聊城的抗战史诗

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旧址展厅

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将军殉国后,聊城地方党组织开始独立自主地领导抗日斗争,和八路军主力部队密切配合,恢复扩大了鲁西北抗日游击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聊城曾是冀鲁豫、冀南两个区党委所在地,是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所在地。抗战中后期,聊城是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冀鲁豫边区根据地辖区最大时人口达2000万人。

4525名烈士的热血铭文,见证红色聊城的抗战史诗

中共鲁西北地委旧址

当时,边区外部遭受了日、伪、顽、会、匪五鬼闹中原的严峻形势,内部也是遭受着百年不遇的旱灾、蝗灾的轮番侵袭,民不聊生,为从根本上缓解困难局面,边区依据毛泽东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方针,及时开展了生产自救运动,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军工产业和经济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4525名烈士的热血铭文,见证红色聊城的抗战史诗

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旧址展厅陈设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邓小平、刘伯承、陈毅、万里、罗荣桓、宋任穷、段君毅、杨勇、杨得志、赵建民等,都曾在这里与聊城的广大军民一起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留下了光辉的业绩。

直至1945年8月,中央北方局改称中共中央晋冀鲁豫分局。撤销了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这一举措也将冀南、冀鲁豫根据地再次分开。至此,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载入了史册。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4525名烈士的热血铭文,见证红色聊城的抗战史诗

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内摆放的缴获武器

“聊城当时所辖的濮范观成为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素有“钢铁濮范观,边区小延安”之称。聊城不仅是革命老区,更是红色热土,红色聊城名副其实,当之无愧。将这段革命历史总结归纳挖掘整理利用起来,对于教育广大青少年,对于教育广大的党员干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冠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宋增益说。

每一个烈士的名字

都是鲁西北抗战的热血铭文

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的聊城人民浴血奋战,总人口不足300万的聊城,就有数十万人拿起武器,共进行大小战斗数千次,共消灭日、伪军数以万计。有数不清的平常百姓和普通家庭倾心抗日,捐款捐物,支援抗战。作为革命老区,无数革命先辈在鲁西北这片热土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谱写了壮丽的诗篇。聊城市在册的知名烈士就达4525名。仅莘县张寨镇苏村阻击战就牺牲了126名八路军指战员。

4525名烈士的热血铭文,见证红色聊城的抗战史诗

莘县张寨镇苏村阻击战纪念馆

1941年1月8日,鲁西军区司令员兼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三旅旅长杨勇、政委苏振华率主力部队第七团和特务第三营,在郓城潘溪渡围点打援,全歼一个日军中队和伪军大队大部,大获全胜。遭受重创的日军集中了大批兵力,对以濮范观为中心的鲁西抗日根据地进行报复性“扫荡”。

1月18日,为掩护鲁西党政军首脑机关和群众安全转移,鲁西军区特务第三营营长钟铭新率九、十两个连在苏村阻击敌人,我部指战员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阻击了十倍于己的日军陆空联合进攻,毙敌300余人,完成了掩护任务。我八路军126名指战员壮烈牺牲,仅8人生还。苏村阻击战在鲁西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4525名烈士的热血铭文,见证红色聊城的抗战史诗

冠县赵官寨村六十二烈士纪念馆

冠县后田庄村位于山东省与河北省交界处。早在1938年,这里就成立了党支部,并组织了一支11人的小游击队——“东临支队”。不久,队伍发展到100多人,更名为“长迩支队”。1939年,该支队编入卫河支队,1940年初编为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先遣纵队一团三营十连,众多优秀将领担任要职。

1940年2月7日,十连奉命开往南宫,参与打击顽军石友三部。13天激战后乘胜追击时,与3000余名日伪军遭遇,被包围在馆陶县赵官寨村的民楼内。全连62位战士在教导员孙树声、连长王德林指挥下,血战一天一夜,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歼敌100余名。

敌人久攻不下,竟调飞机轰炸、纵火焚楼。连长王德林不幸牺牲,教导员孙树声带领大家继续奋战。到22日,仅剩16人。在弹尽粮绝、无外援的绝境中,战士们砸坏枪支,毅然纵身火海,壮烈殉国。

4525名烈士的热血铭文,见证红色聊城的抗战史诗

抗日武装使用的水壶

“我奶奶过世的时候,叮嘱我父亲不要把她葬在祖坟,而是埋在离烈士们不远的地方。她对我父亲说,这些烈士有的还都是孩子,还没结婚。将来你们给我烧纸祭奠的时候,也要给他们烧纸祭奠。”王德林的孙子王连合流着泪说,奶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在爷爷王德林进行抗日作战期间,奶奶带领村里的妇女们积极深耕土地,不辞辛劳地劳作,奶奶始终以爷爷为榜样,坚定不移地跟党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9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评论丨热土之上,热血常驻——解码齐鲁大地的精神温度
...苍凉时光的,不是喧嚣的人潮而是守望者眼中的星河长明聊城市高唐县琉璃寺镇徐庙村有一座48位烈士的陵墓,其中,只有两名烈士有名有姓,其余已不可考。在这48座丰碑前,退役军人张洪珠
2025-03-29 09:22:00
...烈、致敬英雄——这个清明,必会续写奋进新征程的英雄史诗。编审: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责任编辑:郭泽涵 】
2024-04-04 11:53:00
国宝里的大运河|唐代石刻佛造像见证千年艺术魅力
郝忠诚聊城报道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京杭大运河聊城段是古代会通河的一部分,位于聊城市下辖的阳谷县、东昌府区、临清市境内,全长97.5公里,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聊城中国运河文
2024-06-13 16:40:00
英烈垂青史 描金祭忠魂
...翼翼地擦拭墓碑上的灰尘,而后认真细致地对风化褪色的铭文碑文进行描摹、填色,一笔一画间,五角星重现出鲜艳的中国红,烈士的名字也更加闪亮。“给烈士墓碑描红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也体
2024-03-26 04:58:00
本文转自:聊城日报■ 本报记者 张承斌“报纸办得很好,新闻报道很及时,文章水平也很高,我每天必读。”11月22日,在东昌府区侯营镇党史教育基地,谈起《聊城日报》,本报读者王忠祥这
2023-11-24 16:28:00
...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80年后,我们循着历史的脉络,回望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探寻胜利的密码。走进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里面有一份特殊的烈
2025-09-03 09:48:00
山东省十大文物主题游径发布 涵盖文物资源共232处
...界文化遗产,地跨8省市。山东段长643公里,流经德州、聊城、泰安、济宁、枣庄5市,是大运河船闸密度最大、水利工程成就最集中的咽喉要道。大运河流淌千年,南北通衢,文化汇融,积淀
2024-04-25 11:56:00
聊城市举办“寻访英雄印记,点燃信仰之光”红色研学活动
大众网记者 杨潇潇 聊城报道7月31日,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聊城市光岳楼管理服务中心、聊城市国学研究与传播促进会联合举办“寻访英雄印记,点燃信仰之光”红色研学活动,20余名青少
2025-08-01 18:03:00
英雄练习场实战测评,熟练度铭文别乱领,史诗皮肤可“自选”哦
...以前所有英雄都可以在绿色和蓝色熟练度的时候领取一些铭文碎片,这次训练场依然可以领取,且可以领取以前领取过的,这对新手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但是要注意一点,如果你想要快速领取
2022-12-15 23: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