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张全义开始跟着黄巢混,后来跟着诸葛爽混,再后来跟着朱温混,再后来又跟着唐庄宗混,属于“有奶就是娘”的那种人。
相比而言,冯道都比他强多了,因为冯道虽然也属于“有奶就是娘”的那种人,但冯道毕竟没有跟着黄巢、朱温那种贼寇混过啊。
从这层意义上讲,张全义做人更是一点底线也没有,于是,卫道之士就给张全义编排了一个故事。
据说在某一天,朱温进入张全义家,把他全家的女人都睡了一遍。对此,张全义的儿子气得要死要活,一心要杀朱温。但是张全义说,我们能有今天的好生活,全是朱温给予的,我们吃水不能忘了挖井人啊。所以,朱温想睡咱们全家的女人,就让他睡吧,多大点事啊。
这种故事虽然出自正史,但它肯定是一个标准的民间故事。相信这种故事的人,肯定连张全义是干什么的都没有弄清楚,更连残唐五代的大背景也没有弄清楚。
在那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年代里,在那种大佬如同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的年代里,一个大佬敢这样无视另一个大佬的感受,他能活过第一集也是个奇迹。
古代历史资料比较少见,而且各种政治宣传、民间故事夹杂其间。所以众多政治集团的内部火并,甚至各大政治集团之间的火并,给我们的感觉,常常就是因为狗血之极的男女关系引起。
其实在政治舞台上,因为男女关系引发冲突的可能性,那是微乎其微,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这种事发生的可能性之所以可以忽略不计,是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对于普通人而言,优质性资源极其稀缺,但对于朱温这种顶级枭雄而言,只要他愿意,性资源肯定是非常充足的,所以对于男女关系,他们实际上比普通人看得更淡。
这就好像,一个笑话中所说,等我有钱了,我一定床头放蜜罐、床尾放肉夹馍。对于一个相关资源非常匮乏的人而言,产生这种念头绝不奇怪。问题是,等他的相关资源不匮乏时,自然会觉得这就是一个笑话。
同理,当一个人缺乏性资源的时候,肯定会处于一种非常饥渴的状态,他经常会幻想,等我发达之后,我一定会如何如何。
问题是,真等他到了环肥燕瘦可以随便选择,无数美女探着杆子往上挤的阶段,肯定也会觉得,以前的想法就是一个笑话。
对于朱温那种级别的顶级枭雄而言,权力欲望的满足,远比什么吃吃喝喝、男男女女的事更重要。
爱江山不爱美人,那就是一种扯淡的吹嘘,需要杨贵妃死的时候,唐玄宗也不曾有什么犹豫。
第二、爬到一定高度的人,他们的大多数选择都需要对整个集团负责,相关利益之大,与玩个把女人相比,那几乎是没有可比性的。
因为类似的原因,我们看到现实中的政治集团内部、政治集团之间发生大火并,很少有人相信,它可能是因为狗血的男女关系引起。
因为类似的原因,我们看历史资料比较充足的现代史,看到政治集团内部、政治集团之间的争斗,也很有人会相信它是因为狗血的男女关系引起。
因为一个人坐在那个位置上,只要脑袋没有让驴踢过,就不会做出那种选择。这就好像,地上放了一块黄金、一根肉骨头,除了传说中的旺财,谁会选择去捡那根肉骨头呢?
古代历史资料比较少,而且在男女关系上,抹黑一个人成本最低,效果也最明显,所以人们常常喜欢在这种事上大作文章,而且这种内容也最夺人眼球。
因为类似的原因,许多人解读历史时,常常把这种内容的戏份无限放大。在这种背景下,许多人说起张全义时,似乎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朱温把他家女人全睡了。
张全义一直对朱温忠心耿耿,朱温却肆无忌惮地欺负张全义,跟随朱温的大佬们谁还能有安全感呢?如果大家都没有安全感,朱温就随时有可能翻船。
事实上,朱温后来由盛转衰,就是因为一个接一个的大佬都背叛了他。
朱温在势力如日中天之际突然走向衰弱,就是因为丁会(朱温最早的老兄弟之一)在关键时候倒向了李克用,这让朱温的西部防线出现了天大的漏洞。
在这种背景下,朱温只能放弃眼看到手的河北,赶紧全力堵西部防线这个大漏洞。
如果仅此,问题也许不算太大。问题,刘知俊随后也倒向了李茂贞,刘知俊背叛朱温的理由就是,看着你杀掉王重师全家,我一点安全感也没有。
虽然朱温摆平了这件事,但是刘知俊那种大佬倒向李茂贞一边,朱温在西北地区的压力就更大了。
如果到此为止,朱温或许还能在梁晋争霸战中占据一定优势。可问题是在不久之后,镇州王熔和定州王处直也倒向了晋王李存勖。
这两个大佬倒向李存勖的原因,其实就是害怕朱温侵犯他们的既得利益。到此为止,朱温对李存勖的优势已非常有限了。
朱温死后,朱梁集团越来越没有前途,因为河中朱友谦也倒向了晋王李存勖,不久后,魏博军人也倒向了晋王李存勖。到此为止,梁晋争霸的攻防之势开始逆转。
我说这一切,只是希望大家知道,只要我们对五代历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就应该明白一点:朱温肆无忌惮地欺负张全义,那只是民间故事罢了。
因为张全义那种举足轻重的大哥级人物,朱温就算天天小心拉拢,还得担心他突然倒向敌方,哪敢这样肆无忌惮地欺负呢?
在说到朱梁败亡时,我们常常会把晋王李存勖说得神乎其神。实际上,如果不是站在朱温身后的大佬纷纷离开他,李存勖的本事就算再大十倍,也是无法夺回主动权的。
人们常常把李存勖说得神乎其神,问题是,当大佬纷纷背弃李存勖时,李存勖当时也跟众叛亲离的朱温一样,稀里糊涂地出局了。于是所有人都在说,正是因为张承业的离世,才使得李存勖突然败亡的。
这就是英雄史观的肤浅之处,他们只会把目光对准台前的一个又一个代表人物,而对于幕后的集团博弈视而不见,仿佛在乱世之中,只有寥寥数人才能决定国家的命运,其他人全都是工具人,这实在是太离谱了。
在现实的政治斗争中,谁也没有三尸脑神丹,更不会吸星大法,如果在你的集团内部,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反对派人,那么即使你的地位再高,也会分分钟被清理出局。
李存勖得到众多人支持时,那真称得上神功无敌,但当大家都背叛他时,他立刻就变得凄凄惨惨戚戚了。
了解这一点之后,我们再来看张全义,他是一个底层出身的人,三十岁就混成市师级大佬,以后一直稳在帝国前排就坐,不论风云变幻,都能笑看花开花落,这样的超级大佬,真是能随意任人揉捏的?
更主要的是,如果朱温真敢这样欺负张全义,在梁晋争霸战的关键时刻,张全义突然倒向李存勖一边,谁敢保证朱温集团不会提前崩溃呢?
以朱温的地位,身边的美女多得是,如果朱温仅是为了多玩几个美女,就愿意承受逼反张全义这种大佬的风险,那朱温能在残唐活过第一集也是个奇迹。
更主要的是,朱温能保留住最后的体面,就是因为有张全义存在。
在李存勖眼中,朱温就是一个贼寇,所以灭掉朱梁帝国后,李存勖就想把朱温的坟刨了。在这种背景下,张全义出面劝止了李存勖这样做。
如果朱温真把张全义全家的女人都睡了,不用等李存勖动手,张全义肯定也有心刨了朱温的坟。
这时候朱温已经死了,张全义如果真的受辱,他完全有机会报复,但是他没有,是因为他怂吗?看看我在上面罗列的张全义经历,这样的人会怂吗?
张全义称雄残唐五代三四十年,就是传说中的洛阳王。因为翻开张全义的人生履历,好像一直都是洛阳地区的实际控制者。
这朱温时代,张全义一直是洛阳的实际控制者;在朱温死后,张全义依然是洛阳的实际控制者;在梁帝国灭亡后,张全义依然是洛阳的实际控制者。
后唐中央政府任命的河南令不买张全义的账,直接让张全义活活逼死了。
在张全义看来,自己才是洛阳地区雷打不动的地头蛇,有人进入洛阳地区,敢不买自己的账,他就是活腻了。
后唐派到洛阳的监军,只因说话时流露出对张全义的轻视之意,张全义更是二话不说,直接就把他杀了。
要知道,当时的张全义是亡国之臣,帝国中央政府进入洛阳地区的官员,敢不买张全义的账尚且如此,张全义作为帝国元老存在时,谁敢不买他的账,那结果肯定更不用说了。
也许有人会说,张全义对中央政府派来的官员这样牛,对待皇帝哪敢这样牛呢?
我们看看,张全义在皇帝面前是什么样子的。
唐庄宗作为征服者,见到张全义,马上让太子和诸王出来,把张全义当兄长看;唐庄宗的皇后见到张全义,马上就认他当干爹。
唐庄宗的儿子们管张全义叫哥,唐庄宗的老婆管张全义叫爹,那么唐庄宗的儿子们就是唐庄宗老婆的叔,唐庄宗也得管他的儿子们叫叔,然后唐庄宗的儿子们还要管唐庄宗叫爹,你说这叫什么事呢?
为了拉拢张全义这样的大佬,唐庄宗连基本的辈分都不顾了,朱温就敢肆无忌惮地欺负张全义?这话说出去真的能有可信度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6 00: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