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烽火情缘!十堰九旬抗战老兵夫妇的传奇人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6-22 20:02:00 来源:十堰广电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保持艰苦奋斗前行姿态,提振干事创业精神状态,推动全部工作向服务建成支点聚焦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6月22日起,十堰广播电视台推出新闻专栏《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首先去认识一对特殊的夫妇,聆听他们跨越战火与岁月的传奇故事。

近日,记者来到国药东风总医院老年科病房,见到了正在调养的王吉清和武向林老人。两位老人腿脚都不好,但精神矍铄,胸前佩戴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诉说着这对抗战老兵的传奇故事。

烽火情缘!十堰九旬抗战老兵夫妇的传奇人生‌

武向林说,她出生于1930年阴历八月二十六,今年95岁,老伴是1926年阴历八月六日出生,虚岁100岁。

近百岁高龄的王吉清双耳失聪多年,语言功能退化,已无法正常交流,武向林给记者讲述了她与丈夫共同经历的战火岁月。

武向林说,1938年日军侵入她的家乡,父亲被杀害后,全家流离失所,母亲就把她送到王吉清家当童养媳。

1942年,八路军在王吉清和武向林的家乡一带开展工作,长相酷似男孩,聪明伶俐的武向林当上了抗日儿童团团长。

烽火情缘!十堰九旬抗战老兵夫妇的传奇人生‌

武向林说,当时她的工作主要是放哨,怕敌人来了来不及提醒,她睡觉都不敢脱衣服,因为她从小乞讨,有胆量,后来组织就安排她去敌占区运盐,她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脸抹得脏兮兮的,钻过敌人封锁线,把盐装袋缠在身上带回来,这是一段非常惊心动魄的经历。

1943年,日军把17岁的王吉清抓到井陉煤矿当苦力,在刺刀和机枪的逼迫下,他赤脚挖煤,饱受折磨。

武向林说,王吉清在井陉煤矿干了一年后,和大人们一起铰开铁丝网偷跑出来,光着脚跑到石家庄,坐火车回到家时已经骨瘦如柴。

烽火情缘!十堰九旬抗战老兵夫妇的传奇人生‌

死里逃生的王吉清毅然加入抗日游击队。1944年他带队端掉日伪炮楼,收缴了敌人5个地雷,组织奖励他15斤小米。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抗战胜利。年仅15岁的武向林被评为晋冀鲁豫边区“斗争英雄”,参加了英模会,随后被组织送去培训学习。

1946年,王吉清正式参军入伍,先后转战河北、四川等地,武向林则一直在地方工作,成为河南安阳地区第一位女区长。1952年,王吉清退伍转业到一汽,武向林追随丈夫前往吉林长春。1970年,他们响应国家号召,来到鄂西北的大山里支援二汽建设。

武向林说,当时一汽有45000人,调来十堰15000人,刚来十堰时,这里什么都没有,但她认为要锻炼就要去到艰苦的地方,去为当地创造更好的条件。

烽火情缘!十堰九旬抗战老兵夫妇的传奇人生‌

夫妇俩把四个女儿也带了过来,从此扎根十堰,王吉清参与了二汽销售处的筹备及建设工作;武向林先后担任二汽政工组副组长、十堰市城建局副局长,夫妇俩共同为汽车城的崛起贡献力量,直至退休。如今,虽已年过九旬,他们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武向林说,看到国家欣欣向荣,自己非常高兴,现在过着过去想不到的幸福生活,感谢党!

烽火情缘!十堰九旬抗战老兵夫妇的传奇人生‌

大女儿王辉说,父母都是两袖清风的党员,传承下勤俭节约、严格自律的良好家风。

编辑:万林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2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88幅俄罗斯油画再现烽火年代 展览将持续至9月14日
...利70周年纪念章成为全场焦点。这枚纪念章属于已故抗战老兵高俊发,他于10年前离世。中华儿女美术馆馆长李忆敏在开幕式上提议,由高俊发的女儿高淑娟向纪念章献上第一束鲜花,并作为画
2025-07-07 07:57:00
奔牛镇开展“忆烽火岁月 续红色基因”老兵故事宣讲
奔牛镇开展“忆烽火岁月 续红色基因”老兵故事宣讲 为发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近日,奔牛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忆烽火岁月 续红色基因”老兵故事宣讲活动退役军人系统工作人员退役军人
2023-12-19 16:09:00
追忆峥嵘岁月,讲述战场烽火!普陀的他们用镜头记录下那些英雄老兵
今年“八一”建军节,家住普陀、荣立二等功的退役老兵王克章收到了节日慰问,以及一份特殊的礼物——三张个人精修肖像照。为退役老兵送上节日慰问和照片据了解,今年“八一”前后,普陀区共有
2023-08-14 16:26:00
《折腰》13日开播 强大阵容演绎“烽火情缘”共护山河
古装爱情剧《折腰》正式官宣5月13日在腾讯视频全网独播。该剧改编自蓬莱客同名小说,讲述了聪慧果敢的小乔与骁勇冷峻的魏劭从权谋婚约到真情交付,在命运与权力交错中相扶相守,守护山河亦
2025-05-13 12:56: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红色记忆:烽火映官山
十堰广电讯 官山作为鄂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过很多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也留下了很多重要革命遗址。今天,让我们走进丹江口市官山镇吕家河村,探寻这里的红色记忆。在官山镇吕家
2025-07-04 19:36:00
“名嘴”宋世雄:与初恋妻子相濡以沫58年,晚年后儿女都不在身边
...他的生活。 时代的回响,家庭的骄傲当卡塔尔世界杯的烽火再次点燃时,那个熟悉的声音在直播间响起,是宋世雄,他如同时光的使者,带我们重温那些激情四溢的赛场瞬间。而在生活中,他更
2024-02-05 10:42:00
《逆水寒》老兵服玩家的真实感受
...很神奇”。这句话适用到网易旗下武侠端游逆水寒新开的老兵服中,也是同样的道理。而能让全服玩家印象深刻,甚至“惊动”官方的神奇人物,自然得是有些“硬本事”,有的人凭借赛事中行云流
2023-03-16 10:32:00
...色教育活动,用AI技术让泛黄的老照片鲜活起来,让抗战老兵通过屏幕看到战友归来,让抗战精神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激励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报道中,在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的抗战英雄长
2025-07-09 06:48:00
95岁新四军老兵朱旭伟 从“小鬼”到地方建设者
...闻记者走进无为市御景苑小区,拜访了95岁高龄的新四军老兵朱旭伟。六楼跃层里的\"宝藏老兵\"居住在六楼跃层的朱老虽已过鲐背之年,却身姿挺拔、思维清晰。听闻记者来访,他特意戴上
2025-07-01 13: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非遗瑰宝——松花石砚
在吉林长白山脚下,松花江流域的沃土中,孕育着一种独特的瑰宝 —— 松花石。长白山松花石,又称长白山松花玉、长白山松花江石
2025-07-12 23:19:00
山河铭记丨烈士长眠异乡87载 我们想找到他的亲人
大皖新闻讯 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司令部旧址院内,一座名为“抗日阵亡五烈士”的碑巍然屹立,碑上铭刻有一名安徽籍烈士的简短生平
2025-07-12 23:37:00
因“山路险峻,马为之而倒”而得名的倒马关,与紫荆关、居庸关并称为长城“内三关”。88年前,八路军出师华北敌后第一战,就在这里打响
2025-07-12 08:05:00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 |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从贵州抗战第一桥到红色教育新地标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简介:深河桥位于独山县城北面约9公里处,是一座始建于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的单孔石桥。桥高16.35米
2025-07-12 00:33: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通讯员考薇沈玉云1405年至1433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庞大船队从南京出发,七下西洋和平造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07-11 14:13:00
文脉添新辉!王有金先生珍贵藏品无偿捐赠宁津县档案馆
近日,宁津县档案馆迎来了一份沉甸甸的文化厚礼。宁津县文艺界知名人士王有金先生,怀着对家乡的赤诚与对历史的敬畏,将个人珍藏多年的数件珍贵藏品无偿捐赠予宁津县档案馆
2025-07-11 16:19:00
父辈的抗战丨97岁老兵李法真:铁血传奇 赤子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1943年,刚入伍的李法真被“三连问”:“能吃苦吗?敢开枪不?敢打敌人吗?”15岁李法真回答得铿锵有力
2025-07-11 16:50:00
百年湖光映征程:青年学子探寻红色湖畔的信仰密码
2025年7月2日至8日,巢湖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吴远军的带领下,先后走进环巢湖区域的南山烈士陵园
2025-07-11 17:07:00
一杯四特酒,盛满赣鄱大地四千年酿酒史诗
置身江西宜春樟树市博物馆,透过青铜斝(jiǎ)上纤毫毕现的饕餮纹,仿佛看到了四千年前贵族宴饮的觥筹交错。回到自家烟火寻常的餐桌上
2025-07-11 17:2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嬛嬛,这个盖罐,朕在吉林给你找个同款
电视剧《甄嬛传》中,有一个五彩盖罐似乎是宫里的标配,甄嬛、果郡王、端妃的住处都有。万万没想到,吉林省博物院里也“标配”了一个
2025-07-11 19:18:00
抗战中的太原:为保守秘密 28名八路军战士壮烈牺牲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二○一○年,郭家庄村民郭文则指认掩埋三支队烈士的地方(资料图片)。这是一个十分伤感、让人落泪的故事
2025-07-11 08:25:00
守护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 市民捐出母亲抗战遗物
年轻时身着军装的余绿波。余正风向厦门市档案馆捐赠的母亲余绿波的勋章。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 通讯员 刘莉丽 图/厦门市档案馆 提供)“在我母亲离开后
2025-07-11 08:26:00
橙友“vQbrPVOQ”向橙柿直通车反映:枯树湾巷和古河巷交叉口的石碑上,出现了一个错别字,“王守任是错误的,应为王守仁(即王阳明)”
2025-07-11 0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渊子崖保卫战:“抗日第一村”的誓死不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 邱明 赵彦辰“云山苍苍,沭水泱泱;烈士之风,山高水长。”时隔80多年,渊子崖抗日烈士纪念塔上的题词依然醒目
2025-07-11 12:52:00
南宋·玉带扣
杭州市富阳区博物馆馆藏文物如果不是因为考古发现,南宋时期的将军梁端礼,早已湮没在时间中。而2013年富阳新登梁端礼墓的挖掘
2025-07-11 10: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