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众所周知,中国控制着芯片制造的关键原材料。目前中国已经启动了针对个别门类稀有金属的管控措施,这对美国军工业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
据观察者网报道,美国国防部计划在今年年底首次向美国或加拿大企业签署合同来回收镓。
美国防部发言人杰夫·尤根森宣称,五角大楼拥有锗储备但没有镓储备,而目前美国获得这些材料最快的办法,就是优先考虑从现有的其他产品非物流中回收提炼。
很显然,正因为美国是一个军事强国,军工制造业是其发展的主要领域,所以中国下的这一步棋对于美国来说,打击不小。
美国也很明白,如果把中国惹毛了,我们很可能直接从原材料端对其卡脖子,那么对于美国的芯片企业来说,后果必定不堪设想。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拜登重点朝着高端芯片下手,一些企业可能觉得是“皮肉伤”,愿意让步,但是如果连成熟制程一起搞,就是直接割大动脉了,因此美国企业痛快答应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事实上,在跟雷蒙多接触之后,美国这批企业对拜登的耐心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半导体行业协会的主页直接发布了一则声明,指责拜登的有关限制“太过广泛”“模棱两可”“单边色彩严重”“打乱供应链秩序”,基本已经是指着鼻子骂了。
拜登想要升级对中国的芯片限制,除了在国内面临压力之外,在盟友方向,也面临压力。
第一个跳出来叫苦的就是日本。
日本的“匿名人士”已经公开通过路透社放话,表示美国把矛头对准中国的措施让日方感到“不安”。而且,如果美国想要继续升级有关限制,日本不愿意再当出头鸟。
美国想要让日本跟进制裁,要么通过瓦森纳协定,把42个国家一起拖下水当挡箭牌,要么先跟荷兰达成协议吸引火力,然后再来找日本。
顺带一提,瓦森纳协定的42国里包括俄罗斯,所以日本给出的第一个选项,对美国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至于第二个选项,荷兰之前在跟进对华出口限制的时候就明显消极怠工,美国自家的企业都搞不定,现在还想朝荷兰伸手,难度恐怕也不小。
美国为了巩固自己的霸权,愿意“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但欧洲国家跟美国可不一样,没有全球霸权要维护。
恰恰相反,在全球经济形势普遍低迷的当下,很多欧洲国家现在都想着要跟中国合作,发展经济。
7月27日,拜登会见了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用加强两国经贸合作,为意方提供更好融资项目的“大饼”为诱饵,企图说服对方在今年年底放弃跟中国续签“一带一路”倡议。
梅洛尼事后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意大利的对华政策不受美国影响,她将继续推进访华行程。彭博社之后在报道中也承认,虽然拜登很努力,但意大利不太可能公开宣布退出“一带一路”。
7月28日到7月31日,法国财长更是正式开启访华之旅,主持中法高级别经济对话。
出访前,法国明确表示,在对华投资这件事上,法国持“开放态度”,跟筹划着想要出台新的投资限制的美国形成鲜明对比。法国还希望与比亚迪在欧洲合作建厂,称对中国汽车“完全放心”。
不得不说,法国近段时间的表现的确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就在欧盟公开表态,呼吁欧洲国家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不要处处跟随美国起舞,欧洲应该以自己的利益为重。
其实除了经济等方面的压力之外,拜登能不能在2024年大选中连任,也是让不少盟友决定谨慎观望,不肯轻易得罪中国的原因之一。
毕竟,如果现在配合拜登,跟中国“切割”,等到明年,万一特朗普赢得了大选,拜登承诺的好处,也全都不作数了,只能落得“两头空”。
因此,从现在开始,到2024大选的这段时间里,在游说盟友加码对付中国这件事上,拜登面临的阻力,只会越来越大,到最后,很可能围堵中国不成,反而让自己“众叛亲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9 2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