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连任人大代表王素兰的“变”与“不变”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1-16 10: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毕节日报

王素兰坐在椅子上,微笑着回答记者的提问,夕阳透过窗子照进来,她的脸庞被映衬得红扑扑的。

作为省第十三届、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的省人大代表,王素兰,织金县板桥镇中心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今年已是第6年赴省城贵阳参加人代会。

省人大代表的身份,从内到外给王素兰带来很多改变。不过,她的生活还是一如从前,种着庄稼、喂着牲畜,守着家门前那片宽广的坝子,日子过得平淡而充实。

思路变了 初心不变

当“责任感”“使命感”“主人翁意识”等词语从王素兰口中说出时,记者或多或少还是有些惊讶。

“农民也要学习啊,不但要看农业方面的书籍,带头学习种植和养殖技术,还要认真学习党的政治理论、方针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当好新时代的农民代表,才能更好地为群众‘代言’。”王素兰笑着说。

王素兰清晰地记得,2018年1月份刚刚当选省人大代表时,坐在会场里整个人“不自在的样子”,回答大家的问题也很简单,不敢主动讨论发言,会后也不太敢与同行的其他代表、领导打招呼。

“人大代表就是群众和政府间的一座桥梁,我们要尽可能反映群众的心声。”当上人大代表后,参加第一次培训,王素兰便记住了这句话。

此后,王素兰陆续参加了省、市、县组织的一系列学习培训活动,加深了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和认识,履职能力也明显增强。培训中,学会看政府工作报告和财政预算报告,是一项重要任务。王素兰说,第一年,她拿到厚厚的资料,觉得像“天书”。如今,她已经会对比两年的财政预算,读出今年财政重点投入方向以及政府下一年的重点工作部署。

王素兰认为,改变是一种进步。她说,即使其他方面有一些变化,但自己仍然生活在农民中间,家人也是农民,她和农民们一起劳作、交流,替他们表达诉求。

“我认为,谁替农民说话,谁代表着农民的利益,谁就是真正的农民代表。”王素兰说。

容颜变了 自信不变

出生于1973年的王素兰,今年已满50岁。几年前还是一头短发的她,如今也已留起了长发。岁月不饶人,几年间,她眼角的皱纹也添了几道。

几年来,她先后养过猪、种过地,也在有关方面的帮助支持下开办起了家政服务中心,努力勤劳致富,改善一家人的生活。

“去年,养的300多头猪全卖掉了。今年,我又在自家地里种了30多亩油菜,长势很好。”王素兰说,开办的家政服务中心,都是使用本村的劳动力,临近年关生意也比较好,通过种植、养殖和家政服务中心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不成问题。

王素兰说,每年参加省、市、县的人代会,全部加起来差不多要20多天时间。每次会议前,她都会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准确全面掌握社情民意,获取第一手资料。

“这些年,我先后提出了《关于请求帮助协调解决织金县坝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关于推广中药饮片和中药颗粒纳入门诊慢性病报销范畴的建议》《关于治理修复板桥镇程家河流域河道河堤的建议》,内容涉及生态保护、农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医疗等众多方面。”王素兰说,其中,修复板桥镇程家河流域河道河堤的建议,得到了省水利厅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办理,争取到专项资金30万元用于修复工作。

此外,对于农村环境整治方面的建议,也得到回应,争取到1.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毕节市农村环境治理和垃圾处理工作。王素兰通过履职尽责,切实为农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这么多年来,我的议案和建议在很多政策中都得到了体现。”王素兰摊开双手,笑着说:“党和政府听到了我们农民的声音,我的自信就从这里来!”

“圈子”变了 职责不变

“我们中心村现有人口2867人,距织金县城20分钟车程,主要的产业是茶叶,有三四百亩,还有砖厂……”说起村里的情况,王素兰如数家珍。

多年来履行代表职责,虽然不是村干部,但王素兰已与村干部和村民们打成一片,也全面熟知村里的基本情况。

每年参会期间,王素兰都主动向领导汇报,积极与其他代表交流探讨。慢慢地,她社交的“圈子”越来越宽,单独提出的建议或联名提交的议案也越来越被引起重视。

“去年是我十三届省人大代表任期的最后一年,有领导问我履职期间还有什么心愿未完成。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家门前的那条程家河筑上河堤,把河道治理好,让旁边的坝子变成旱涝保丰的田地。”王素兰说,希望在新的一届任期内,努力为老百姓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王素兰说,每年两会后,她都会主动将省、市、县两会精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给父老乡亲,当好村里的义务“宣传员”,两会精神的“讲解员”,以实际行动推动两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心系群众、脚踏实地,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切实履行法定义务,真正发挥代表作用,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当人民满意的代表,展现新时代人民代表的风采。”王素兰说。

从农民到省人大代表,王素兰在履职的道路上,变的是人生角色,不变的是本色和信仰;变的是参与方式,不变的是责任和坚守;变的是中心村的村容村貌和村民们一年更胜一年的幸福生活,不变的是她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初心。

王素兰的“变”与“不变”,正是时代进步的一个缩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6 11: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文武:忠诚履职 为留守妇女铺就致富路
...新 文/图 李文武向客商介绍出口欧美市场婴幼儿玩具。 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个光荣的称号,还是一种神圣的职责;不仅是村民信任的代言人,还是村民创业致富的带头人。驿城区人大代表、驻马
2023-06-21 00:03:00
年近八旬当裁判  风采不输年轻人
...势,赢得线上线下观众点赞。老人名叫王宗信,是织金县板桥镇永兴村人,板桥镇中学退休教师。开赛以来,一场不落观看比赛的他,在比赛中临时受主办方邀请,在板桥镇中心村篮球场举办的茶店
2023-07-15 03:57:00
毕节市代表履职故事 | 胡洪芝:着眼民生“微小” 解决民之所急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自当选为市人大代表以来,现任七星关区田坝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胡洪芝始终谨记“人民代表为人民”的誓言,在履职过程中,她积极深入群众开展工作,倾听选民意见,
2022-12-31 09:44:00
共促乡村“焕新颜”
本文转自:凉山日报越西县板桥镇人大代表助力人居环境整治共促乡村“焕新颜”本报讯(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沙马石作)连日来,越西县板桥镇党委班子及县、镇两级人大代表深入村(组)调查研究板
2024-02-01 04:23:00
织金县板桥镇:“五个强化”抓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
为营造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织金县板桥镇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工作理念,通过“五个强化”全面抓牢抓实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强化交通安全教育是基础。板桥镇通过微信
2024-08-24 14:48:00
...转自:毕节日报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接续努力——访市人大代表、织金县第八小学校长肖云自当选为人大代表以来,“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誓言就成了织金县第八小学校长肖
2022-12-28 09:52:00
14万现金遭水浸泡!织金农商银行板桥支行逐张“抢救”
近日,家住板桥镇的王先生来到织金农商银行板桥支行,将十余把湿漉漉的现金递到柜台上,焦急地问道:“请帮我看一下,这些钱还能用吗?”原来,王先生将积攒多年的现金存放在自家洗手台下方柜
2024-09-02 10:53:00
【两会·履职】省人大代表杨华:建议加强乌江源百里画廊生态文明综合示范带建设
...源百里画廊成为更美丽的生态走廊、美景走廊。”贵州省人大代表,毕节市织金县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织金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四级调研员杨华说。贵州省人大代表,毕节市织金县
2025-01-21 13:42:00
织金农商银行:上门整理残损币 板桥支行获好评
“你好,我是板桥镇幸福超市的老板,最近我家收到好多残损币,我实在理不清楚了,你们能派个人上门帮忙整理一下吗?”近日,板桥支行接到当地商户的求助电话,希望工作人员能上门帮助整理残损
2024-08-10 15:1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