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锚定电动化,中国企业抢先机(经济聚焦)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6-15 06:5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前5月共销售电动装载机806台,增长102.5%

锚定电动化,中国企业抢先机(经济聚焦)

本报记者 李心萍

核心阅读

今年以来,全球工程机械产品电动化趋势日益凸显。数据显示,1至5月,全行业共销售电动装载机806台,同比增长102.5%。电动产品的研发,实现了驱动装置由发动机向电动机的转变,弥补了国内企业在发动机制造上的不足,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新契机。

最长续航!6月6日,三一重卡最新研制的电动牵引车,从长沙奔赴深圳,实现一次充电行驶817.5公里,刷新全球重卡续航新纪录。

最高海拔!海拔4500米、10公里洞深的隧道里,柳工电动装载机动力澎湃。该电动装载机充电1小时、续航1台班,每天可持续工作20小时以上。

今年以来,全球工程机械产品电动化趋势日益凸显。“我国新能源工程机械发展迅速,目前已基本形成专业技术支持体系,为接下来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苏子孟说。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至5月,全行业共销售电动装载机806台,同比增长102.5%;其中,5月销售246台,同比增长136.5%。

转型电动化

新能源绿色新产品成为趋势

展会,是观察产业发展新趋势的重要窗口。在日前结束的第三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上,绿色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色调,电动化产品牢牢占据“C位”。

走进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电动装载机、电动挖掘机、电动宽体车等产品一字排开,1500平方米的展厅,没有一款产品是燃油设备,所有参展设备均为纯电驱动。

无独有偶,在中联重科展厅,搅拌车、履带起重机、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等多款纯电动、插电等新能源绿色新产品亮相,设备占比约三成。

电动化有何优势?

柳工董事长曾光安分析,目前,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技术设备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与传统燃油设备相比,电动产品可以实现零排放、低噪声,工作效率提升20%,故障率降低30%。

不仅如此,电动工程机械还具备较好的经济性,使用期内综合成本可比燃油机械降低50%至70%。

看电动挖掘机,广西防城港集美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自己以前采用的是320燃油挖掘机,每小时油耗16升,每天油费达2600元。引进电动挖掘机后,平均每小时耗电66.7千瓦时,每日电费不到1000元。

“这样算下来,光电费一项,一台设备一年能省近50万元,再加上电动挖掘机免掉了更换机油等维保费用,使用成本更低。”该负责人说。

看电动矿车,三一国际矿车技术研究所所长何华强介绍,矿车有重载上行、平路及重载下行三种工况。矿车重载下行时可将势能转化为电能,按一天出勤20小时计算,一天只需充电一次,每年可节省油费30万至50万元,比传统油车节省80%的成本。且电动矿车零部件较少,出勤率更高,故障率更低,维修保养费用更低。

“虽然目前电动化工程机械初始购置成本相对要高一些,但全生命周期算下来,电动化产品经济性更明显。”苏子孟说,且随着技术进一步完善,未来电动化产品成本还将进一步降低。

攻克新难关

国内新能源配套产业提供了强大助力

电动工程机械,电池至关重要。有统计数据显示,在成本端,电池占电动工程机械总成本的40%至50%。

“与乘用车相比,工程机械种类众多,作业环境更为恶劣,作业功率要求更大,对电池提出了更高要求。”苏子孟介绍,为此,全球范围内的头部工程机械企业均深入布局电动化设备,技术自研的同时也与“三电”企业深度合作。

例如,早在2020年,三一集团就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新能源工程机械等领域展开紧密合作。目前,搭载了宁德时代电池的三一电动搅拌车、电动渣土车、电动自卸车等产品已在河南、云南、新疆等多个地区批量运用。

徐工携手比亚迪成立电芯合资工厂。今年1月4日,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徐州生产基地奠基,总投资100亿元,建设刀片电池生产线,计划2023年12月部分产线投产运营。

“当前,我国动力电池产业规模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工程机械专用动力电池领域首创了多项专利技术,为工程机械电动化产品的研发提供有力支撑。”宁德时代重卡及工程机械技术总监蒋于伟说。

另一方面,工程机械企业也发力相关核心技术攻关。

为了推出电动工程机械,柳工自主研发了电池系统、电机控制系统软硬件平台,电驱动变速箱、驱动桥和闭中位阀液压系统等关键部件。

其自主研发的动力电池总成系统,电池系统抗振强度高于国标3倍以上,系统能量密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满足工程机械8至10小时长时间续航要求。

柳工还为电动工程机械研发了全新的传动系统。其推出的行业首款额定载重10至11吨大型混合动力装载机传动系统,不仅驱动桥的承载能力提升,还将双电机集成在变速箱上,大幅节省整机空间,降低成本。

不仅如此,工程机械实现电动化后,为机械的自动化、智能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自动化、智能化的一个重要基础是线控,电动化工程机械靠电机驱动,天然就是线控系统,控制的准确度和响应度更好。”何华强说,而传统燃油工程机械通过离合器、变速箱控制车辆,控制的精准度较差。

抢滩全球市场

行业龙头企业迎来拓展市场的新契机

“环保、经济及智能化、自动化需求都支持工程机械转型电动化,电动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何华强说。

有专家预计,2025年电动装载机市场空间接近300亿元,电动挖掘机市场空间接近756亿元,成为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重点关注的“香饽饽”。

乘着电动化的东风,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迎来了发展新契机。

行业专家分析,电动产品的研发,实现了驱动装置由发动机向电动机的转变,正好弥补国内企业在发动机制造上的不足,为企业海外市场拓展提供新契机。

5月16日,在第五届徐工国际客户节上,十大类、近30款新能源产品集体展出。其重点推出的新能源产品XRE268油电混动旋挖钻机,由发动机和锂电池同时为钻机提供能量,既可选择锂电池供电模式,也可选择插电模式,不仅可满足各种复杂工况施工,而且整机噪声、排放、油耗大幅降低。

截至目前,徐工新能源工程机械已覆盖九大门类300多个型号,2022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7%;新能源商用车涵盖牵引车、自卸车、搅拌车、载货车、环卫车五大品系,电驱、电控等关键零部件基本自主可控,2022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2%。

5月28日,在第三届柳工全球客户节上,来自近100个国家和地区700多家海外客户与柳工签下了30亿元人民币的设备订单,其中电动大型工程机械超过200台。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在持续改变世界工程机械格局。”曾光安说,当前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已成功参与电动化产品的国际标准制定工作,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规模全球第一,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5 07: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企在关键资源争夺战抢占先机 主导世界电动车供应链关键一环
...关外国直接投资中,近六成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其中,中国企业在印尼进行的镍相关投资主要集中在印尼苏拉威西省和北马鲁古省,这两处地方蕴藏着印尼大部分的镍储量。印尼的野心,加剧金属
2023-07-06 16:30:00
...互。“航展之城的名片和独特的城市魅力,为珠海创造了先机。凭借通用航空产业链集群式发展和低空经济全生态发展,珠海将有望成为新时代的‘天空之城’。”
2023-11-28 06:27:00
(经济观察)广西车企瞄准新能源细分市场“开”往海外
...家具备微型电动货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广西汽车集团抓住先机,在产品的设计和出口理念上均蕴藏巧思。广西汽车集团五菱新能源海外事业筹备组项目副总监尹雯举例,日本的配送员大部分都是女性
2023-10-28 19:43:00
石墨烯时代来临,中国抢占先机,超级材料突围战开始!
...石墨烯时代的无限潜能!石墨烯时代来临,中国如何抢占先机?石墨烯被誉为材料科学的\"黑马\",具有出色的导电、导热、机械强度等性能,具备广泛的应用潜力。在石墨烯时代来临之际,中
2023-12-07 11:41:00
培优扶强,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成为国家标准,助力我省在动力电池技术及服务领域抢占先机。去年,我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9万亿元,“智改数转”浪潮奔涌。省政协委员、特步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丁明忠认为:“数字技术
2024-01-25 07:26:00
【网络中国节·春节】东湖评论:新年抢先机,力拼经济的“热辣滚烫”
...节的人们,满怀奋斗激情,龙腾华夏,龙马精神。新年抢先机,力拼“开门红”,用奋斗和实力,让中国经济的“热辣滚烫”永远持续。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作者:罗星航(湖北荆州)责编
2024-02-18 14:53:00
COC玉环总决赛预赛:汽车组赵向前抢占先机
2023COC中国场地越野锦标赛总决赛预赛赵向前发挥神勇2023年11月25日,“玉环汽摩协会杯”2023中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COC)总决赛暨韩魏赛车越野赛于台州玉环市韩魏赛车运动公园完成预赛较量
2023-11-26 01:03:00
这六大城市,要抢先“起飞”了?
...着,上述六大城市,在万亿级低空经济的竞速中,已抢得先机。为什么是它们?其他城市的机会在哪里? 2024,可以说是低空经济元年。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国家层面首次将低空经济与生物
2024-12-04 10:02:00
贺克斌院士:抢占下一轮经济发展先机需建成大规模稳定使用新能源的技术体系
...定使用新能源的技术体系,谁就抢占了下一轮经济发展的先机。”12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在2023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上表示,世界经济将从
2023-12-26 09:5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