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澳高级别对话第七次会议9月7日在北京举行,这不仅是中澳之间的一件大事,也是东西方关系的一个缩影。作为始于2014年的1.5轨高级别对话,这一交流某种意义上说是中澳关系的一个温度计,它于2020年中断被广泛认为是两国关系直线下滑的突出标志之一。阿尔巴尼斯政府上台后开始调整对华政策,中澳关系得以触底反弹,此次高级别对话的重启被视为中澳关系进一步回暖的标志。
这是我们都期待看到的结果。如果中澳能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最终找到一条有效管控分歧、保持并不断加强互利合作的相处之道,那么中国与其他美西方国家同样也可以。从这个角度上讲,中澳关系的实践就具有超越双边的重要意义。
新华社资料图 图文无关
中澳关系从本来好好的,到受外部因素影响、内部对华激进势力上台而急转直下,再到相对务实一些的工党政府进行回调,所经历的曲折起伏极具代表性,其主要责任在澳大利亚一方是清清楚楚的,因此当澳政府换届后,中澳关系就迎来了转圜的契机。中澳关系走过的弯路,不仅对澳大利亚,对其他美西方国家在处理对华关系时都是前车之鉴。
值得注意的是,认为中澳关系即将回暖的声音大多来自澳国内或者西方舆论,而在中国国内,预期值则相对比较低,或者说如果有乐观情绪存在,它们也是谨慎和有限的。这一温差折射出的是,两国的信任度仍不稳定,而缺乏信任的“回暖”是难以持续的。我们希望,在两国关系“再出发”的当口,澳方应当认真听一听中国的想法,这对真正推动两国关系回暖很重要。
这次对话重启,从澳方代表团阵营的规模和组成来看,不难感受到堪培拉的重视:人员规模的庞大在此前是不多见的;代表团由两党联合组成,包括前工党贸易部长埃默森和自由党的前外交部长毕晓普两位“重要前部长”,被认为显示出澳两党对本次对话的“政治支持”;代表团成员来自企业、政府、学术和媒体等领域,且都是熟悉中澳关系的人士。我们希望,这次中澳高级别对话的重启,也意味着中澳战略对话的全面恢复。
什么事情向下滑很容易,向上拉就难得多,需要耗费更大的力气,国家关系也是这样。如果说中澳关系从80分的优等生掉到了40分的差生,那么现在就算向上提高了一些,但还不够,还需要中澳更多相向而行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澳方需要最大程度地克服内外压力,坦率地说,这方面澳大利亚做得不够,有些错误做法还在继续。
我们注意到,美西方一些国家近来一面自己反复强调不与中国“脱钩”,一面给澳大利亚戴高帽,吹捧它是“抵抗中国胁迫”的“榜样”。中澳举行高级别对话的消息,美西方一些媒体反应冷淡,相反集中报道澳总理阿尔巴尼斯刚刚在东盟峰会提出的“东南亚经济战略”,硬说中国对澳方这个战略的“疑虑与日俱增”。而澳大利亚并没有从美国的对华遏制战略中抽身,也没有表现出这种意愿。这些信息体现出中澳关系复杂的一面。
中澳都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是,中澳关系目前的紧迫任务是要尽快达到及格线。该跟澳大利亚说的话,这两年我们说得够多了,澳方能听进去多少,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但我们接收到了澳方想与中国加强沟通的诚意,也以善意作为回应。希望中澳高级别对话能取得超预期的效果。
来源:环球时报
相关阅读:
中澳举行2020年来首次高级别会谈,专家:改善两国关系重要一步
中国与澳大利亚12日在新加坡第19届香格里拉对话(以下简称“香会”)期间举行了两国2020年1月以来的首次高级别官员会谈。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12日报道称,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与澳副总理兼国防部长马勒斯举行了面对面会谈,这标志着澳中外交机制冻结情况正式结束,也将被视为两国迈出的积极一步,可能为双方更多高层会谈铺平道路。
ABC报道称,马勒斯将本次会谈描述为“坦承而全面的交流”,并强调这是“印太地区两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间一次重要会议”,“是关键的第一步”。马勒斯坦承澳中关系“很复杂”,同时,“正是由于这种复杂性,对话非常重要”。在会谈中,马勒斯提出了澳大利亚关心的问题,包括中国最近在南海“拦截”一架澳大利亚皇家空军飞机的事件。他对中国在该地区的军事集结和迅速扩张表示“震惊”,宣称“需要从本质上理解中国对南海岛礁的军事化:即试图通过武力否认其邻国主张在该国际航道上的合法性”。
据ABC报道,魏凤和重申了中国长期以来寻求与台湾“和平统一”的立场,但警告北京将“粉碎”任何推动“台独”的行动,“我们将坚决粉碎任何谋求‘台独’的企图”,“不惜一切代价战斗,并将战斗到最后”。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马勒斯12日下午在记者会上提到,他在澳中防长会谈上表达了澳大利亚在太平洋地区的立场,包括不希望看到太平洋地区国家陷入军事化加大的局面。11日,马勒斯在“香会”上发表的讲话就表达了类似论调,他无端指责“中国搞军事扩张可能引发军备竞赛”。英国《卫报》报道称,马勒斯声称:“中国现在的军力建设是‘二战’结束以来我们见过的国家中规模最大、最雄心勃勃的。”他担心“各国将不可避免地寻求升级自己的军事能力作为回应”,称‘不安全感’是推动军备竞赛的原因”。
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亚太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弘12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两国举行部长级会谈,是改善两国关系非常重要的一步,希望澳方也能为改善双边关系做出实质性的举动。不过,马勒斯的言论仍然在追随西方,他对中国正当军事建设进行的错误判断,是恐华臆想症的一种表现,也是澳大利亚炮制“中国威胁论”的体现。
陈弘强调,中国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都是防御性的,都是正当的,澳大利亚没有资格无中生有、说三道四。希望这届澳政府不要像莫里森政府一样,在反华的路上越走越远,这对两国关系没有任何好处,对澳本身也没有好处。
作为大洋洲地区的另一个主要国家,新西兰国防部长赫内尔11日在“香会”上表示,太平洋岛国有权自行决定与中国的关系,新西兰对此不能采取“家长式作风”。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赫内尔表示,新西兰尊重太平洋岛国的主权,他们在与中国的合作问题上拥有自己的决定权,而试图强迫达成某种结果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我们的工作是支持他们(太平洋岛国),确保他们为自己做出强有力的决定”。新西兰“Newshub”新闻网报道称,赫内尔在“香会”期间与魏凤和进行了会谈。赫内尔表示,“公开对话”是处理与中国安全关系的关键,“与中方会面并不是巧合,而是为确保我们能够相互倾听,并且以非常直接的方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7 12: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