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农作物有抗旱“凉”策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5-08 09:2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国都市报

农作物有抗旱“凉”策

水稻增加灌水 芒果以肥增水 莲雾用草覆盖树盘

南国都市报5月7日讯(记者 利声富)连日来,持续高温天气,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一定影响。为此,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及时组织农技专家,走进田间地头,加强技术指导,帮助农户采取应对措施,为农作物防暑降温,降低高温对农作物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目前,三亚市的瓜菜、芒果等已进入采收末期,农作物主要以为主。持续高温,容易导致水稻出现稻曲病、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

“高温容易灼伤秧苗,所以刚插秧的田块,要增加灌水次数。”三亚市农技中心技术员介绍,应加强稻飞虱的监测和防治,防治时可用金龟子绿僵菌、噻虫嗪、异丙威乳油等药剂喷施。持续高温,田间水分蒸腾量大、失水快,应及时灌溉,保持合适的水层,弥补水分损失,有条件地方可日灌夜排,改善稻田局部气候条件,降低冠层温度。其次,要以肥壮苗,提高植株抗逆性。叶色深有利于降低水稻体温,要尽快施肥促进叶色转深,提高水稻抗高温能力。如果是处孕穗期至扬花期的水稻,可能会出现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不同程度发生,要注意防护。

根据田间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结合三亚近期气象实际,三亚市农技中心组织专业服务组织实施应急防控,并加强对稻瘟病等真菌性病害的防治。

目前,三亚还有少部分芒果、莲雾等未采摘。果树的抗旱方法有以肥增水抗旱、生草抗旱、用草覆盖树盘抗旱、在新种热作水果园进行间种抗旱、防治病虫害抗旱等方式。

农技专家提醒,给农作物灌溉补充水分时,应避免作物过干过湿,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浇水;给农作物施肥时,做到基肥充足,追肥少量多次;在植株花果期,增加磷钾肥用量,减少氮肥用量。同时,为保证农作物养分供应充足,要科学合理调整施肥计划,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要选择适当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时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8 16: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晓峰近距离 | 好诱人!三亚市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的农作物结果啦
...活动现场,三亚市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的农作物长势如何?2月24日,记者前往现场进行实拍。走进三亚市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区,一眼望去,水稻、西瓜、辣椒、
2024-02-24 17:36:00
...断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改变传统种植方式,推广高产抗旱农作物,高粱产量逐年提升。连日来,泸县将17.5吨优质高粱种子免费发放到各镇(街道),全力保障糯红高粱的备耕生产。“这个高粱
2023-02-16 14:20:00
...因素叠加影响,目前,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等地区农作物不同程度受旱。为缓解旱情,宁夏多措并举全力保障灌区作物及时灌溉,降低损失。记者从宁夏水利厅了解到,今年黄河宁夏下河沿水
2023-08-25 16:36:00
多部门采取措施应对旱情  农业专家建议: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以保障农作物正常生长
...。”眼下正是夏播的关键时期,持续的高温干旱给夏播和农作物生长发育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河南延津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秦世伟在接受央广网采访时表示,目前,虽然小麦收割已
2024-06-13 16:40:00
三亚:育出好种子
...的愿景——“育出好种子”,从祖国各地来到这里,进行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一代代育种人薪火相传,播下希望的种子。2月23日,在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里,棉花育种专家赵国忠在观
2023-02-25 10:46:00
农作物育种的“加速器”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院士专家点赞三亚:农作物育种的“加速器”本报讯(记者 张慧膑)南繁是种业的热土、“中国种子”的摇篮。特有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使得丰富的育种资源在南繁集聚,越来
2024-01-06 01:43:00
全力以赴抗旱保苗  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为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出,要时刻关注天气预警,及时分析研判形势,全面摸排农作物受旱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想方设法有效缓解高温少雨天气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确保农作物稳产丰收。陈耳东强调,当前正值春
2024-05-24 02:35:00
农作物解“渴”不容缓!兰山区科学调水灌溉8.8万亩农田
高松 临沂报道 通讯员 孙磊 孙韶涓6月12日,随着沂河北干渠开闸放水,奔腾的水流顺着宽渠汇入各村土地。粮食作物“喝”饱了水,也浸润着村民们一度“干涸”的心田。接近晌午,兰山区半
2024-06-15 11:33:00
...业农村厅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17时,海南省农作物因台风“潭美”影响,受灾面积9.7万亩,成灾面积4
2024-10-31 22:5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