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高煦:朱棣死得最惨的一个儿子,被侄子放入缸里,活活煮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03 20:01:00 来源:戏说三国

提起“瓦罐鸡”这道江浙的有名菜肴,好多人那是馋得不行,直咽口水。确实,做瓦罐鸡是把整只鸡搁瓦罐里,加好调料盖上盖,用小火不停地焖着。

做出的瓦罐鸡,这道菜的全部营养和美味都完美留在了瓦罐里,鸡肉又嫩又多汁,鸡汤喷香美味,真是一道人间佳肴。

得说一下,明宣宗那会儿,朱瞻基亲手弄了个“瓦罐鸡”,可这“菜”的用料,居然是他叔叔朱高煦。

从焖鸡发展到焖自己亲叔叔,这叔侄俩究竟有啥大仇大怨?今儿个咱就走进他们的事儿,瞧瞧这对皇家叔侄的是是非非。

朱高煦:朱棣死得最惨的一个儿子,被侄子放入缸里,活活煮死

【朱高煦造反英勇无敌,朱棣的“忽悠”给儿子埋下祸端】

要说这故事啊,得从朱棣和朱允炆这叔侄俩讲起。朱元璋搞出洪武之治后,就把朱标立作太子,然而朱标身体不行,去世得早。再三琢磨后,朱元璋决定把自己打下的江山交到孙子朱允炆那儿。

然而,朱元璋担心朱允炆对付不了下面的那些开国功臣,所以他搞了一连串的大案子,把手下那些掌握大权的开国能臣该杀的杀,该罚的罚,让他们一点儿反抗的劲儿都没了。

朱元璋对包括朱棣在内的那些王爷,到底是虎毒不食子,没咋计较就放过了。等朱允炆当了皇帝,这年轻气盛的小伙对他那些王爷叔叔可不客气,一个劲儿地想收拾他们。朱棣实在忍不了了,“只好”起兵反叛,搞出了“靖难之役”。

在造反的时候,朱棣的儿子们都挺厉害。大儿子朱高炽在后方守着,稳稳地待在造反的大本营里,还帮着造反的军队筹备军用的东西;朱高煦和朱高燧这些儿子跟着朱棣一路拼命打仗,打一个胜一个。

朱高煦:朱棣死得最惨的一个儿子,被侄子放入缸里,活活煮死

关键是,朱棣在东昌吃了败仗被围,是朱高煦领着兵拼死把他给救出来的。朱棣瞅见奋勇作战、在战场上立功的朱高煦,从他那儿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模样,心里特高兴。为了给他打气,朱棣就哄朱高煦说“加把劲,世子身体不好。”

朱高煦听得稀里糊涂的,造反那可得加倍小心,要是失败了,命都没了,这跟老大身体多病能有啥关联呢?

然而朱棣造反成功当上皇帝后,朱高煦对这话有了新看法:父皇当初鼓励我,那不就是说,老大身体不好,我可有很大机会继承大明的江山呢!

【恃宠而骄搞摩擦,皇位之争“三足鼎立”】

朱棣当初一番话,使得朱高炽和朱高煦的储君之争公开化。夺得大明江山的朱棣迁都北京,开启了大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壮阔局面。

朱高煦:朱棣死得最惨的一个儿子,被侄子放入缸里,活活煮死

面对北元残存势力中瓦剌的频频侵扰,朱棣打算学他爹朱元璋,对蒙元余孽展开围剿。每次去围剿,他都领着爱子朱高煦一块儿,把家国大事扔给太子朱高炽,叫他监国。

打仗那就是得花钱啊,国库不太富裕,老子朱棣在前线自在,儿子朱高炽在后边愁得头发都白了。所以那永乐三大征,朱高炽都跟朱棣对着干,劝朱棣别老打仗,让百姓能歇歇,等国库有钱了再说。

朱棣这人好大喜功,面对像个小媳妇似的还特唠叨的儿子,那是烦得不行,于是就更看好跟自己最像的朱高煦了。朱高煦呢,就仗着朱棣的宠爱越发骄横,老是跟病怏怏的太子起冲突,把朱高炽折腾得吃不好睡不好。

朱高炽倒不是怕他这弟弟,是朱高煦瞅着朱棣不喜欢朱高炽这点来搞事,老是扮“绿茶”,挑唆朱棣和朱高炽的父子关系。另外,朱高煦还靠贿赂的办法拉拢朝中大臣,为以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准备。

朱高煦:朱棣死得最惨的一个儿子,被侄子放入缸里,活活煮死

瞧着那在朝中到处蹦跶的王爷,不少有见识的人都很不满,心里有气却不敢说啥。就在储君之争中朱高炽不占优势的时候,他的“好儿子”朱瞻基冒了出来,被朱棣还有整个大明的文武官员给注意到了。

朱瞻基出生那会自带祥瑞,当时还没造反的朱棣既高兴又觉得奇怪。姚广孝,这个深谙黄老之学、擅长占卜算卦的“妖僧”,给朱瞻基看了面相后,跟朱棣说:“这孩子尊贵得能跟天子相比。”

这般大不敬的话没把朱棣吓住,倒让朱棣多了些迷信的念头,铁了心要造反。得说,朱棣造反是为了让朱瞻基“贵比天子”的预言成真。

都讲“隔代亲”,朱棣跟儿子朱高炽合不来,可对这孙子那是特别宠爱。他甚至想把大明帝国的将来交到这大孙子手里,而朱高炽倒是靠着朱瞻基得宠,这才勉强保住了自己的太子之位。

朱高煦:朱棣死得最惨的一个儿子,被侄子放入缸里,活活煮死

皇位继承人的竞争,好像是“三个角在争”,但实际是老大跟老二在较劲。朱高炽他们家和朱高煦争继承人,这事儿越闹越凶,等朱棣死了后,更是到了最激烈的时候。

【朱棣马革裹尸榆木川,仁宗上位引来兄弟牵墙】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往北征战没啥成果,就往回走。走到榆木川的时候,他感觉自己快不行了,没法回京城了。这位传奇的皇帝在临死的时候,后悔自己当初在选王朝继承人这件事上态度含混不清。

他那含含糊糊的态度,致使如今六师在外,京城没了主事的人。要是自己去世的消息传出去,自己的儿子肯定会为争皇位打得不可开交,使国家有陷入分裂的危机。

琢磨了好久,朱棣吩咐身边人绝对不能把皇帝去世的事儿说出去。还把自己去世的消息悄悄告诉太子,让朱高炽赶紧当皇帝,好稳住朝廷的局面。就这么着,二龙争位这事,以朱高炽当上仁宗皇帝结束了。

朱高煦:朱棣死得最惨的一个儿子,被侄子放入缸里,活活煮死

朱高煦后知后觉,得知他父皇驾崩时,一切都太晚了,可心有不甘的他,还是对那几乎要到手的皇位紧盯着不放。

他晓得朱棣是在班师回朝途中死的,死后还被手下大臣瞒着。他拿这事儿说事,觉得朱高炽登基这事有不少疑点,没准还有杀君篡位的嫌疑。

朱高炽这人挺仁义,面对以前仗着受宠就张狂的弟弟这会儿没来由的污蔑,他原谅了朱高煦那犯上的话,也没去处置朱高煦跟他的那些手下。

朱高煦非但没消停,还觉得朱高炽对他的忍让正好证明他的想法没错。仁宗辛辛苦苦没到一年,就因为常年劳累去世了,把皇位传给了自己那“贵比天子”的儿子朱瞻基,也就是明宣宗。

朱高煦:朱棣死得最惨的一个儿子,被侄子放入缸里,活活煮死

仁宗离世后,朱高煦愈发张狂,打算跟他爹一样起兵反叛,从侄子手中抢回大明江山。可朱瞻基既没他爹那般心善,也不像朱允炆那般软弱,他以强硬手段把这场叛乱给压下去了,让叔叔朱高煦的美梦破碎。

朱高煦造反被抓后,朱瞻基念及亲情,没杀他。可朱高煦偏要往死路上走,朱瞻基去看他时,他冲着朱瞻基大骂,连仁宗也被他很不尊重地对待。

朱瞻基实在忍不下去了,让人最后拿瓮把朱高煦罩起来,就这么把朱高煦给烤死了。朱高煦这在战场上厉害得很的人,最后竟被侄子用“瓦罐焖鸡”的法子给弄死了,他算是朱棣儿子里死得最惨的一个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高煦的一生被爷爷厌恶,被父亲忽悠,被侄子做成烤肉
宣德元年(1426年)明宣宗朱瞻基去探望被关押在皇城根西安门内被废为庶人的叔叔朱高煦,结果已经被废为庶人的朱高煦还很皮,看到大侄子朱瞻基来了,不仅嘲笑朱瞻基是个毛头小子,还故意伸
2022-12-22 21:26:00
朱瞻基是如何对待自己叔叔的,真是仁至义尽了吗?
明宣宗朱瞻基对自己的两个亲叔叔朱高煦和朱高燧算是仁至义尽了,要落到别的帝王手里,坟头上的草都割了几茬了。其实,朱高煦、朱高燧两兄弟在朱瞻基父亲明仁宗朱高炽朝代就可以依律当斩,宽厚
2023-07-14 10:24:00
朱高煦的被朱元璋讨厌,被朱棣诓骗,最终被侄子烤死
...放弃了立朱高煦为太子的念头,因为他深爱自己的皇长孙朱瞻基。朱高炽最终成为了太子,而朱高煦被封在了云南做了汉王。为了补偿自己的“食言”,朱棣任由朱高煦在南京胡闹,但是朱高煦并不
2023-04-20 19:16:00
明宣宗朱瞻基:文武双全的明朝皇帝之谜
宣宗朱瞻基身上谜团,明朝五帝之一,600年来无解之谜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是明成祖朱棣的"贤孙",也是明仁宗朱高炽最杰出的儿子。由于当时的明成祖朱棣非常看重和自己一样文武
2023-12-09 05:16:00
叛逆篡国都能网开一面,小皇帝朱瞻基为何下死手火烤二叔朱高煦
...1424),朱高炽继位为明仁宗,一年后病逝。仁宗之后是朱瞻基,就是古装美食剧《尚食》中许凯扮演的那位帅哥皇孙。实际上,朱高煦在仁宗朱高炽时代,就在京城安插眼线,窥视哥哥一举一
2024-02-27 23:22:00
朱瞻基:废皇后杀二叔斗蟋蟀,一代英主背后的传奇与争议
...丧志的事情呢?应梦而生、赢在起跑线据《明史》记载,朱瞻基出生的前一晚,朱棣梦见父亲朱元璋赐给自己,一个象征权力的大圭。并嘱咐道:“传之子孙,永世其昌。”梦醒之后,朱瞻基就出生
2024-05-14 06:52:00
...(公元1425年)5月12日龙驭上宾,庙号仁宗。6月3日,皇太子朱瞻基匆匆自南京赶回京城,6月12日在奉天殿登基。朱瞻基虽然顺利做了皇帝,但是汉王在山东乐安州,赵王在河南彰德
2024-06-01 18:23:00
大明盛世背后的英明君主:朱瞻基的文治武功与短暂传奇
...出了16位皇帝,其中有5位明君:朱元璋、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祐樘,对应的盛世分别是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兴。由于朱高炽在位仅10个月,他的大多数政策在儿子明
2024-05-11 09:49:00
朱高炽的10个儿子,一段被历史遗忘的皇位争夺传奇
在历史剧《大明风华》中,说朱瞻基是独子,这与史实不符。明仁宗朱高炽有十个儿子,嫡长子朱瞻基继承了皇位,其余九子的发展各有千秋,有的无意卷入了皇位之争,有的一生没有就藩,还有的封地
2024-01-09 02: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