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三涵道载人飞行器进行试飞。 本报记者 吴鑫 摄
25日,最新一届2050大会(2050@2025)在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的云栖小镇启动。上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技爱好者在这里集合。所有参会者自愿前来,购票进入,在超过500场活动中,他们将自由展示交流,一起“玩转”科技。
这里有百花齐放的“科技秀”。上午9时左右,云栖会展中心上空响起“嗡嗡”声,人群瞬间围了过来。由杭州本地院所智元研究院研发的三涵道载人飞行器首次试飞。“纯电驱动,3个涵道风扇分别位于两侧和后方,每个涵道推力60至90公斤,最大飞行速度超过每小时60公里,可以用于通勤、救援等低空场景。”智元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田聪玲说。记者注意到,本届2050大会期间,来自企业和院所的各类科技成果展示超过百项。
这里有跨越千里的双向奔赴。在云栖小镇广场上,一辆刷满“2050”标识的房车,吸引很多人的目光。这辆由吉利远程海南工厂生产的新能源房车从文昌出发,经过约2050公里行程来到杭州。而在它的储藏室内,放着一颗来自文昌国际航天城的SAR(合成孔径雷达)对地观测卫星。“整整开了三天,一路上很多人来拍照合影。”卫星的“押送员”、吉利远程海南工厂员工顾玲告诉记者,在2050大会展出后,这颗卫星将永久留在云栖小镇,链接杭州与文昌的空天信息产业。
满满未来感,让参加者大呼过瘾。杭州锦绣中学的初二学生曹以辰第二次来到2050大会。她发现,相比去年,今年的大会“科技感”更强。“火箭、直升机、卫星……都是我感兴趣的。”而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的46名外籍留学生从各地“组团”前来。在长108米、高6米的360度环形屏幕前,循环播放的《黑神话:悟空》让同学们流连忘返。
“这次2050大会让科技爱好者在有趣、好玩的氛围下,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转化为不断创新的动力。”云栖小镇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6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