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微短剧市场规模超电影?“上头”之外,还有这三点变化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11-06 20:28:00 来源:杭州网

微短剧市场规模超电影?“上头”之外,还有这三点变化

第二届杭州·微短剧大会现场

潮新闻讯 单集时长最短几十秒、最长十几分钟的微短剧,还“上头”吗?

11月6日,以“向新大视听 融合强视界”为主题的第二届杭州·微短剧大会在杭州临平拉开帷幕。会上,中国网络视听协会联合临平区共同发布的《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以下简称《白皮书》)研究发现,微短剧行业已进入转型升级期,正式迈入2.0时代。

2.0时代的微短剧,有何不同?这一新兴网络文艺形态,还能走多远?杭州为何看准这一赛道?答案尽在这场大会中。

变化一:突破市场占比的交叉点

如何定义2.0时代的微短剧行业?

最为直接的表现,是微短剧正在突破大视听行业占比的交叉点。

其一,是微短剧市场规模与内地电影票房的交叉。

据行业机构预估,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达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0%。同年,内地电影全年总票房收入预计为470亿元。这意味着微短剧的市场规模有望首次超过内地电影票房。

其二,是微短剧用户规模占网民总数的五成。换言之,每2名网民之中,就有1名微短剧用户。

据《白皮书》透露,截至2024年6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到5.76亿人,占整体网民的52.4%,呈稳步增长态势。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超越网络外卖、网络文学、网约车和网络音频等多类基础数字服务,成为数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短剧市场规模超电影?“上头”之外,还有这三点变化

在临平拍摄的微短剧剧组

抛去数字本身往细里看,2.0时代下的微短剧用户习惯,也在发生颠覆性变化。

一大新变化就是,微短剧不再是“日抛”剧、“快餐”剧,更多用户愿意一刷再刷。

《白皮书》在做微短剧用户重复观看情况研究时发现,有65.78%的用户曾经重复观看同一部微短剧。不少用户在接受调研时反馈,之所以愿意“二刷”,除了受宣传运营影响外,主要原因在于该剧的某一时段内容与用户产生了强烈共鸣。

另外一大变化是,微短剧在大屏端的用户年龄、学历占比均衡,可以说是老少咸宜。

《白皮书》以东方卫视微短剧观众为研究范本发现,按学历分,初中、高中、大学以上学历占比分别为26%、35%、33%;按年龄层分,25至34岁、35至44岁、45至54岁、55至64岁、65岁以上分别占比15%、13%、25%、15%及21%。

“相较于在移动端,微短剧用户呈现‘下沉市场为主,头部市场分布均匀’的特点,大屏端用户分层更均衡。这也让微短剧的内容创作范围更广泛。”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秘书长周结现场分享道。

变化二:不再盲目追求“爽点”

从1.0时代迈向2.0时代,《白皮书》这样描述了微短剧行业的变化:微短剧在外部管理和内生发展逻辑驱动下,回归理性,逐渐从视听“产品”向“作品”转变。

“内生发展逻辑”的转变,指代的是商业模式的变化。

概括来说,微短剧已经发展出了3种代表性的运营模式:付费剧,即1.0时代就出现的付费点播或会员订阅制;免费剧,用户免费看剧,平台通过收取广告费或品牌定制的模式进行盈利;混合模式,即前两者模式结合。

作为微短剧平台企业,点众科技执行总裁李江感受颇深:“近半年,免费剧的增速尤为明显。这种模式规避了原先付费剧需要隐藏剧情,为下一集留伏笔的局限,鼓励创作者顾及叙事的完整性,反而推动着剧情设计向内容的逻辑性、主题的可看性转变,而不是单纯靠剪辑制造‘爽点’,来获取流量。这给精品创作,留出了很大的空间。”

“外部管理”的转变,更得益于政策的支持和政府的引导。

《白皮书》研究表明,当前,多地政府将发展微短剧产业列为地方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以临平为例,作为杭州融沪桥头堡、杭州城东新中心,其一直致力于完善微短剧产业生态,全力推动大视听产业蓬勃发展。在产业链布局上,临平已逐步构建“写作-拍摄-播放-投资-评价”五位一体微短剧全产业链;在基础配套上,“临影厂”为剧组提供从开机到杀青的一站式、零距离服务,并联动塘栖古镇、艺尚小镇、剧立方、算力小镇、方兴渡综合体等10余个拍摄点,全力打造“1+N”全域影视拍摄矩阵……

“横店、象山这些老牌影视基地,更大的优势在于拍摄制作,而我们要做的是基于杭州数字经济的基础,布局微短剧产业集群。不管是创作者、制作方还是平台机构来到临平,我们都会提供相应的激励扶持机制、产业基金,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氛围,努力做‘最懂微短剧的地方政府’。”临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创发展中心主任叶诚介绍说。

微短剧市场规模超电影?“上头”之外,还有这三点变化

“临影厂”影视拍摄基地

在全产业链布局下,2024年上半年,临平区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8%。

不止于临平,每年浙江出品的微短剧数量居全国之最。这里既有像横店、象山这样的平台基地持续发力,也有像临平、余杭这样的区域新势力加速崛起。这背后,既缘于全省大视听产业政策的顶层设计,也得益于“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等创作计划的有效扶持。

变化三:中国微短剧在海外很畅销

活动现场,对于2.0时代下的微短剧行业,大家有着一个不谋而合的共识,那就是内容精品化。

制作成本的增加,可以直观反映出内容精品化的趋势。据《白皮书》调研统计,最初一部微短剧的制作成本仅在1至2万元,后来提升至10万元;2023年,起步成本已升至20至30万元,高配则高达150万元;2024年,S级微短剧的平均制作成本已达到300万元。

除了成本增加,各类创作激励计划的出台,也让精品内容的创作氛围更浓厚。今年初,国家广电总局提出“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围绕乡村全面振兴、中华文明起源和文化传承、城市文明故事等8个创作方向,全年创作播出100部主题微短剧。其中,由临平出品的《赵小姐的日记》《南风知君意》《水韵风情梦塘栖》等优秀微短剧作品,成功入选。

微短剧市场规模超电影?“上头”之外,还有这三点变化

微短剧剧组在“临影厂”取景拍摄

不少从业人员都表示,现在不再是早先“做一堆爆一部”的心态,而是注重每一部剧的平均质量,向延伸聚集的生命力方向努力。

这一转变也刺激了头部微短剧作品长尾效应的显现。一组数据可以论证:2024年1至8月,月均有8000余部老剧在投;仅8月,在投微短剧中新剧仅占比18.6%,而2024年初这一数据仍有30%。

“新剧投入放缓,恰恰说明了创作者在内容创作上花的心思更多了,那么投入在我们行业中的微短剧质量也会越来越高。”李江说。

随着精品微短剧不断催生,中国文化“出海”也有了新载体。《白皮书》公布的一则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头部海外微短剧APP的年度累计下载量达1.62亿次。其中,头部海外微短剧APP的分地区数据中,来自美国的下载量达2985万次,占全球总下载量的27.97%。

“微短剧‘短频快’的视听感受特点,不是中国市场独有的,在国际市场也一样。这也是我们中国文化‘出海’的好时机。”影视独舌创始人李星文分析说。

当微短剧行业迈向2.0时代,我们足以相信,小屏也能记录大时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6 23: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长视频平台追求降本增效提质的背景下,短剧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据艺恩行业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国内微短剧用户达6.62亿,占网民总数的59.7%,超半数网民成为短剧受
2025-08-05 08:40:00
《黑神话:悟空》火爆全球,同样“上头”的还有……
...样备受国际网友青睐的,还有同为数字娱乐产业的中国微短剧。数据显示,中国短剧在海外微短剧市场的市占率已达到80%以上。微短剧为何能成为新一代“流量密码”,让无数观众 “上头”?
2024-08-25 15:42:00
单集播放3亿+、抖音短剧记录“天花板”讲出为什么短剧这么上头?
“全中国,每3个女生中就有1个人看过我们的短剧,单集播放超3亿,迄今抖音短剧记录天花板。”这是柠萌影视旗下短剧TOP厂牌“好有本领”的战绩,其作品已经吸引了2亿观众。2023 年
2024-11-26 21:49:00
创收300亿!谁和宁静一样“上头”了?
你看过短剧吗?如果没有看过,想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你都被短剧的相关话题刷屏吧,那你是否对此有所好奇呢?只是目前对于短剧,外界对此意见众说纷纭。演员冯远征表示,短剧是“潮流快餐
2024-03-23 00:50:00
土味短剧在海外杀疯了,为什么霸道总裁连老外也爱看?
...却杀疯了。时长仅仅几分钟,除了狗血就毫无影响的霸总短剧如今成了老外们的心头好,越看越上头。当然,无利不起早,我国的文艺工作者们专门去拍面向欧美市场的短剧可不是为了文化交流,而
2023-11-26 15:12:00
全网爆火的短剧,成了第二个拼多多?
...爆的不是电影,也不是电视剧,反而是两部狗血上头的小短剧。最近,短剧《我在80年代当后妈》和《授她以柄》从一众影视剧中脱颖而出,高糖好磕的剧情让不少观众直呼上头。这几年,短剧正
2024-03-08 01:03:00
重生之我在横店做短剧,“每月进账4亿多”真的假的?
“我是土狗我爱看”“短剧有毒越追越上头”……当前,围绕各类战神、霸总、赘婿、重生、穿越等主题,以“直爽”为内核,配之以“狗血”剧情的微短剧,正在各大平台收割“泼天”流量。除了拥有
2024-03-28 13:37:00
2024年影视剧圈子的开春王炸短剧《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2024年影视剧圈子的开春王炸,是一部一分钟左右一集的短剧《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剧集的内容简单粗暴,女大学生司念(滕泽文饰)一觉醒来魂穿到上世纪80年代,代替恶毒妹妹嫁给当
2024-03-01 15:15:00
《完蛋》,股市被短剧包围了!揭秘背后的产业链到底有多赚?
一夜之间,二级市场短剧概念大热,各大行情软件刚建立好概念板块,就连续涨了小半个月,把机构和股民全看懵了。一夜之间,二级市场短剧概念大热,各大行情软件刚建立好概念板块,就连续涨了小
2023-11-18 09:4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大皖新闻讯 日前,合肥低速无人车生态大会暨场景生态合作伙伴签约仪式在合肥市政务中心举行,全国首个“体验式无人接驳商用项目”签约落地
2025-08-11 19:42:00
首年即盈亏平衡,音频AI芯片出货3000万片,波洛斯获数千万融资|硬氪首发
作者:欧雪硬氪获悉,深圳波洛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波洛斯”)近日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由瀚联半导体产业基金(下称“瀚联基金”)独家战略投资
2025-08-11 09:45:00
德州银行上半年场景化金融交易突破12亿元
支付结算是银行核心基础服务。在数智化浪潮下,德州银行推动支付“动起来”的同时,聚焦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民生服务行业,潜心系统研发与搭建
2025-08-11 19:15:00
周末补贴“战火”平息,行业回归理性竞争角逐“下半场”,即时零售谋“共生共赢”□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江芬芬 实习生王子衿8月9日下午
2025-08-11 07:14:00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 天津是一座幸福感充盈的宝藏城市,无论常住还是旅居,浓浓的烟火气、饱满的松弛感常常疗愈凡人心。乐观豁达的态度、追求幸福的生活是天津休闲文化的本质。
2025-08-11 07:52:00
“你看,一点这些店铺招牌,实时路径就出现了。”9日,站在杭州湖滨步行街的繁华路口,江苏游客唐薇打开手机应用,千余米的东坡路瞬间化作虚实共生的数字孪生空间——实时街景“跃”出屏幕
2025-08-10 09:1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 实习生饶嘉萱7月18日,宝马集团国内唯一、全球六大信息技术研发中心之一——宝马信息技术全球研发中心项目落地南京
2025-08-10 0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特派记者徐宁在世界级“舞台”上,来自南京的十多家机器人企业充分展示最新成果,与全球200余家企业同场“竞技”
2025-08-10 09:55:00
宠物食品迈入“云监工”时代 金故透明工厂重塑行业安全标准
2025年8月9日,山东省沂南县铜井镇宠物食品工业园内礼炮鸣响,高端宠物品牌金故斥巨资打造的“猪根真美透明工厂”正式投产运营
2025-08-10 17:26:00
?揭秘2025纳豆激酶十大品牌王者!十大品牌综合实力排行,效果、安全、性价比全解析!
在当代健康管理领域,纳豆激酶凭借其独特的心血管保护机制,已成为科学界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成分。面对市场上良莠不齐的产品
2025-08-10 17:52:00
WRC 2025 | 破局机器人规模化落地难题,睿尔曼打造具身智能坚实基座
8月8日,全球顶级机器人盛会——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启幕。WRC世界机器人大会作为全球机器人领域的顶级盛会
2025-08-10 17:52:00
老国营押注“质价比”,贵州藏酒三大新品中酒展首发,获刘员、甘权点赞!
摘要:老国营酱酒的势与谋。文| 顿河从酒都仁怀到泉城济南,一场跨越1600多公里的酱香共鸣正上演。8月8日,“共生共赢2025贵州藏酒新品上市发布会”在济南润华皇冠假日酒店盛大举行
2025-08-10 17:52:00
2025版郎牌郎升级开启订购,看郎酒的国民酱香进化论
八月的酒业市场,即将被一抹熟悉又新颖的“郎酒红”点燃。7月31日,郎酒官微发布消息称:2025版郎牌郎8月11日起接受销售订单
2025-08-10 17:52:00
中新经纬8月10日电 (林琬斯)10日,话题#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登上微博热搜。8日,有媒体截取来源为“百果余惠勇”的一段视频发布
2025-08-10 16:06:00
产学研齐聚杭州 共话AI赋能香氛行业发展新未来
为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香氛产业中的应用前景与创新路径,推动香氛行业与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8月7日至8日
2025-08-10 10: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