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推进“产改”进行时】从“不敢创不会创”到“人人创抢着创”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2-26 03:2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中原油田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促进创新资源聚合、创新力量叠加——

【推进“产改”进行时】从“不敢创不会创”到“人人创抢着创”

本报记者 余嘉熙 本报通讯员 韩冬梅 杨敏

《工人日报》(2023年12月26日 01版)

取得国家发明专利36项,解决生产技术难题8100余个,累计增效近2亿元……这是中石化中原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原油田)今年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成绩单”。

得益于近年来大力推动“产改”,中原油田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建立创新工作室联盟,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创新资源聚合、创新力量叠加,使职工从“不敢创不会创”到“人人创抢着创”,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涌现出来,汇聚起企业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强大动能。

职工创新人人可为

“抽油井井口快速拆装固定螺栓工具,既省时又省力。”不久前,中原油田采油专业首席技师许克新在石家采油管理项目部采油二班开展“锦囊妙计”送一线活动,深入浅出的讲解引起了一线职工方圆的兴趣。

“许老师,我想跟着你搞创新,你看行吗?”活动结束后,方圆找到许克新表达了加入创新工作室的想法。许克新当即答应:“当然可以!创新路上,人人可为。”

在中原油田,“锦囊妙计”送一线活动不是新鲜事——“技术大咖”从一线征集各种生产难题,发挥合力和集体智慧进行攻关,帮助一线解决生产难题,吸引不少职工主动加入创新研发中。

“很多职工曾经认为创新高不可攀,是专家的事。但我们认为,技术创新不能只集中在少数‘精英’身上。油田下了不少功夫,让职工从原来的‘不敢创不会创’到现在‘人人创抢着创’,创新创效的氛围越来越强。”中原油田工会副主席吕学军表示,通过深化“产改”激发了更多技术工人创新创造的活力,体现了产业工人的价值。

中原油田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成立“中原工匠学院”,以解决技术难题、服务一线生产为工作目标,按工匠精神、匠人培养、前沿技术等5个模块进行系统培训,强化职工的劳动本领与创新技能。

为了拓宽技能工人成长成才绿色通道,中原油田工会围绕技能晋级、创新攻关等主题,定期开展“中原工匠杯”等劳动技能竞赛,办好“技能比武”技能提升平台,同时建好“匠人匠心”人才梯队平台。层层征集职工关心的难点问题和技术创意,由创新工作室面对面进行论证、评议,选出“最佳金点子”给予表彰和奖励,实现“优劳优得,技高者多得”。这些“金点子”由技术“大咖”们立项攻关,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

创新成果回归生产

12月18日5时许,中原油田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油田井下作业首席技师杨相杰便守在钻塞施工井场采油井的井口,看着井筒源源不断向外“吐出”鳞片状、大小均匀的钻屑,自己的技术成果有了成效,设备运转一切正常,他松了一口气。

对于杨相杰而言,让技术成果走向生产现场,打通“最后一公里”至关重要。

“最后一公里”堵在哪?堵在评完奖就放在展柜里“睡大觉”,想推广应用又缺舞台。抓住这一症结,中原油田健全机制,立下“硬标准”:要求国家级创新工作室每年至少完成3项成果转化,省部级职工创新工作室每年至少完成2项成果转化,油田级创新工作室每年至少完成1项成果转化,且每项创新成果至少在2个以上基层单位推广应用,每个基层单位实现3~5处实际应用。

针对操作更便捷、效益更显著的创新成果,中原油田形成清单,组织现场试用,针对试用过程反映出的问题,对成果再研讨、再改进、再完善,最后批量生产并应用。定期组织发明人、相关部门“回头看”,使创新成果“动”起来,不断迭代升级。

“如此一来,各创新工作室和劳模工匠们有压力更有了动力,要将技术真正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中原油田群团专业高级专家韩伟利感慨地说,职工创新灵感从一线来,创新成果又通过孵化直达一线、回归实践,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发现问题就是成绩,解决问题就是创新。”杨相杰说,自己扎根作业一线27年,职工搞创新的环境越来越好,“现在我们搞创新有场地、有工具、有团队,而且有奖励、能推广。”

今年9月,中原油田工会对各工作室创新成果转化情况进行验收,37个职工创新工作室62项职工创新成果实现转化,并在404个基层单位复制应用2776处,职工创新成果转化取得实质性突破。

创新力量握指成拳

前不久,中原油田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高级技师冯志刚带着徒弟来到文卫采油厂沙宇武创新工作室,一起探讨“一种抽油机刹车片铆接”专用工具设计图纸存在的问题。

“各采油厂每个月平均修复刹车片18井次,这个专用工具一旦研制成功,每年将节省近30万元成本,同时减轻操作人员修复刹车片的劳动强度。”冯志刚说。

此前,由于创新工作室缺乏协同机制,导致其创新面单一,尤其对跨专业、跨行业、跨区域合作项目的承接能力非常薄弱。发现这一问题后,中原油田扩大跨区域、跨行业、跨单位以及职业相近、岗位相连、业务相通的“创客联盟”聚合作用,构建创新工作室“矩阵”,对内集聚创新工作室力量,对外吸引产业链上下游创新工作室参与,形成层级联盟效应。

2022年,中原油田工会依托创新工作室联盟,启动“云联盟”“云学院”“云展厅”“云竞赛”等4个版块的职工创新创造云平台,同时搭建联盟例会、创客微信群、线上会议室等,让联盟成员实现多地远距离无障碍沟通。

为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潜能,中原油田打造“每年一个主题”联盟机制,推动一个个“金点子”开花结果,按照成熟一个、孵化一个的原则,组织各创新工作室推荐的创新项目与油田创新成果孵化基地进行对接、可行性论证及孵化推广。

通过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油田大大小小的工作室共创互促、凝聚群力,逐渐形成握指成拳、聚水成江的创新阵地,累计解决生产技术难题8100余个,累计增效近2亿元。

“‘产改’带来的好处就是技术工人技能素质不断提升,职工创新创造潜能也在不断激发。”中原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蔡东清表示,将继续畅通职工成长通道,开展实战实训,加快锻造大批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石油石化领域难题的技术人才队伍和具有工匠精神、技艺高超、业绩突出的一线技术工人队伍,开创中原油田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6 07:46:4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丨拒绝国外公司百万收购专利 他将创新成果与企业共享
...出相关系列报道。大河网记者 宋向乐晚上,热闹一天的中原油田创新成果孵化基地安静下来。在做完最后一遍检查后,井下作业首席技师杨相杰将基地批量“孵化”的10套光杆润滑密封器和30
2023-01-16 09:32:00
中原油田:让每名职工健康不掉队
...地,普光工区职工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中原油田普光气田是我国首个最大规模开发的高含硫气田,生产安全风险高,工作环境艰苦。工区有5000余名职工,多数远离故土、亲人
2023-07-15 07:39:00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中原油田天然气处理厂创新职工健康管理紧急救助码帮员工争取黄金抢救时间《工人日报》(2023年12月27日 02版)本报讯(通讯员王媛 卓翠平)“出现突发情况,别
2023-12-27 02:05:00
· 中原油田4座储气库本轮累计采气超4亿立方米
中新网濮阳2月26日电 中原油田26日消息,截至26日,中原油田的卫11、文13西、白9以及文24四座储气库在本轮采气过程中累计开采天然气超4亿立方米,在今冬能源保供中发挥了重要
2024-02-26 15:14:00
近30个小时排水5万多立方米 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原油田队紧急支援湖南平江
...,报请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同意,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原油田队(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应急救援中心)于7月2日晚奔赴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紧急支援当地开展排涝救援工作。“我们是7月2日
2024-07-05 18:51:00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中原油田采油“老区”有了碳中和“新招”本报讯(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晓静 通讯员 魏园军 王天磊)1月11日,记者走进中原油田濮城采油厂濮新82井井场,只见5
2023-01-14 03:25:00
...气库本轮累计采气超过1亿立方米】财联社12月18日电,从中原油田储气库管理中心获悉,截至12月18日,中原油田所属的卫11、文13西、白9等3个中原储气库本轮累计采气超过1亿
2023-12-18 18:53:00
...日报山川虽异域 发展同所愿(丝路上的河南人)——访中原油田天然气处理厂斯里兰卡项目组高级主管王刚□本报记者 逯彦萃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晓静10月18日晚8时,通过视频电
2023-10-19 06:11:00
...侧、供电侧发力,全力以赴迎峰度夏。7月14日,记者来到中原油田濮东采油厂桥口采油管理区,见到“绿电”的发源地。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向阳而立,一束束阳光在这里转化成电能,保障采油
2023-07-16 06:3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