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创造了以八万胜百万的奇迹,功成身退后,为何又主动放弃权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18 11:30:00 来源:戏说三国

"小小苻坚,区区百万大军,不足为惧。"

前秦大军压境的紧急时刻,东晋重臣谢安却在悠闲对弈,甚至把价值连城的别墅作为赌注。众人都说他疯了,可就是这位曾三次婉拒朝廷征召、甘愿隐居东山的贵族公子,却在这生死存亡之际临危受命,担起了抵御百万强军的重任。

他究竟是真有胆识,还是已乱了方寸?这盘看似寻常的棋局里,又藏着怎样的玄机?

他创造了以八万胜百万的奇迹,功成身退后,为何又主动放弃权力?

01

"小小苻坚,不足为惧。"

这句话若是出自一位骁勇善战的大将之口,倒也不足为奇。可说这话的,却是一位正在与好友对弈的文人雅士。此时此刻,前秦百万大军已压境,整个建康城内人心惶惶。

更令人费解的是,这位东晋重臣非但不坐镇军营,反而在别墅里悠然对弈,还把这座价值连城的别墅作为赌注。众人面面相觑,不知他是真有胆识,还是已乱了方寸。

这位看似"不务正业"的主人公,正是东晋名臣谢安。

他创造了以八万胜百万的奇迹,功成身退后,为何又主动放弃权力?

说起谢安,就不得不提到"王谢"两大家族。正如那句广为流传的诗句所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的"王谢",说的就是东晋王导、谢安这两个显赫家族。

谢安自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不少老前辈都对他赞不绝口,纷纷预言他日后必成大器。按理说,凭借家世和才学,谢安完全可以在仕途上平步青云。

然而,面对朝廷三次征召,这位热爱自由的公子哥儿竟然全都婉拒了。他不愿被功名利禄所束缚,一心只想过那种逍遥自在的日子。于是,他选择在会稽郡的东山(今浙江绍兴)隐居。

02

在东山的日子,谢安过得有声有色。他与当时的文坛领袖王羲之、名士孙绰等人交好,时常聚在一起,或吟诗作对,或谈天说地,或游山玩水,不亦乐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般闲适自得的生活,原本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谢安沉醉于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时,一封家书打破了他的平静。原来他那一向在仕途上顺风顺水的胞弟谢万,不仅被罢免官职,还被贬为庶人。这对一向重视声誉的谢家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

他创造了以八万胜百万的奇迹,功成身退后,为何又主动放弃权力?

谢安一向最重手足之情。如今胞弟落难,家族蒙羞,他哪还有心思在东山坐看云起?

此时,征西大将军桓温正在四处网罗人才。早就对谢安才华仰慕已久的他,主动邀请谢安出任司马一职。谢安深知桓温在朝中势力庞大,若能得其赏识,对振兴家族必大有裨益。

于是,这位曾经的"隐士",在年过不惑之际,终于选择了重返仕途。临行前,不少好友前来相送,其中包括御史高崧。高崧打趣道:"谢公啊谢公,您老终于舍得下山啦。当年朝廷三番五次征召您,您都推辞不就,如今怎么就改变主意了呢?"

众人听罢都笑了起来,谢安也只是含笑摇头,并未多作解释。

03

谢安此番"出山",可不是一帆风顺。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在桓温帐下始终保持着谨慎低调的态度。凭借过人的智谋,他很快就赢得了桓温的信任,参与制定了诸多重要的军事决策。

他创造了以八万胜百万的奇迹,功成身退后,为何又主动放弃权力?

随着桓温的去世,谢安被擢升为尚书仆射,正式进入东晋权力中心。他以出色的政治才能,调和朝野矛盾,稳定了局势。

然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坚率领号称百万的大军,直指建康,谢安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征讨大都督。

消息一出,满朝震惊。谁能想到,这位当年的"逍遥公子",如今竟要担负起守土卫国的重任?更让人不解的是,面对如此危急存亡之秋,他却表现得异常淡定。

就在淝水决战前夕,谢安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东山别墅,悠然地与好友张玄对弈。他竟把这座别墅作为赌注,而且一反常态,赢了一向棋艺高超的张玄。众人不禁议论纷纷,这位主帅到底是胸有成竹,还是已经乱了方寸?那盘看似平常的棋局,究竟暗藏着怎样的玄机?

04

其实,谢安心里比谁都清楚这场战争的分量。作为主帅,他深知军心的重要性,与其在众人面前表现出焦虑不安,不如用从容淡定来传递必胜的信心。

事实证明,谢安的"心理战"确实收到奇效。当大军将士们看到主帅如此镇定自若,原本惴惴不安的心绪也逐渐平复下来。

他创造了以八万胜百万的奇迹,功成身退后,为何又主动放弃权力?

谢玄作为先锋大将,在战前也曾忐忑不安地来向叔父请教。谁知谢安却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不必担心,一切都已安排妥当。"谢玄虽然满腹疑虑,但看到叔父如此胸有成竹,也只好带着满心困惑离去。

淝水之战一役,谢安用兵如神,率领东晋八万将士,以少胜多,大败前秦百万雄师。这场以弱胜强的辉煌战役,不仅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的奇迹,更奠定了谢安在历史上的地位。

《晋书》中记载,当时前秦军队"投戈弃甲,连马平阵",溃不成军。苻坚在败退途中感叹道:"今天下英雄,惟有江东一个谢安!"

他创造了以八万胜百万的奇迹,功成身退后,为何又主动放弃权力?

这场胜利不仅让谢安名垂青史,也让他成为了百姓心中的英雄。然而,权力越大,他反而觉得日子愈发难过。那些曾经在东山的逍遥时光,渐渐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05

功成名就之后的谢安,内心深处愈发怀念起当初在东山的那段岁月。他多么想卸下肩上的重担,重返东山,与故交好友一起,重拾那份久违的宁静与自由。

但此时想全身而退,谈何容易?一些心怀叵测的奸臣,开始在年轻的孝武帝司马曜面前散布谣言,挑拨君臣关系。年轻气盛的孝武帝,也渐渐对这位权倾朝野的叔父心生猜忌。

在一次宫廷宴会上,孝武帝借着酒意,对谢安多番试探,言语之间充满了疑虑。谢安太懂得这种君臣之间的微妙关系,他深知自己与这位年轻皇帝之间的隔阂,已经无法弥合。

为了避免日后的祸患,也为了保全谢氏家族,谢安毅然决定辞官归隐。这一次,他是真的要回到心心念念的东山了。

孝武帝虽然内心暗喜,但表面上还是做足了挽留的姿态。最终在谢安的坚持下,准许了他的请求,并赐予丰厚的赏赐。

他创造了以八万胜百万的奇迹,功成身退后,为何又主动放弃权力?

回到阔别已久的东山,谢安整日与故友泛舟湖上,饮酒赋诗,谈笑风生。他还特意在建康城外,仿造了一座"东山"。虽然规模远不及真正的东山,但在这里,他找到了内心真正的归宿。

"东山再起"这个成语,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了下来。它的意义,早已超越了简单的"重新崛起"。

谢安的一生,完美地诠释了这个成语的真谛:不是对权力的简单追逐,而是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中,始终保持赤子之心。

那个当年为了自由,三辞朝廷征召的谢安,最终还是为了家族、为了国家,选择了"出山"。而当他功成名就之时,又能够全身而退,归隐山林。这种超然的境界,正是"东山再起"最深层的寓意。

他创造了以八万胜百万的奇迹,功成身退后,为何又主动放弃权力?

正如后人所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或许才是谢安毕生追求的真正境界。无论身居庙堂之高,还是归隐山林,都能保持本真,活出真我。这,才是"东山再起"留给后人最宝贵的启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8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回顾:东山再起,究竟是哪座东山?历史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
...向辉煌的。一、谢家子弟:名门之后的风流才子在东晋的权力舞台上,谢家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凭借显赫的地位和卓越的才华,这个家族成为当时社会的中心。谢安,作为谢家杰出的代表,注定
2024-08-10 21:14:00
桓温为什么会被两位千古名相嫌弃
...名相,一个是王猛,一个是谢安。王猛辅佐前秦苻坚巩固权力,推行仁政,统一北方。仅仅十几年的时间,王猛结束了北方七十年的分裂动乱,几乎让国家达到升平治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政
2023-05-11 20:39:00
历史上的谢安是怎样的人?为何连王羲之和李白都是他的铁粉?
...,但谢安就是以他的大智慧,将桓温死死地困在其所限的权力范围内,并进一步助其侄儿谢玄加强“北府兵”的战力,使这支军队成为纪律严明,骁勇善战的劲旅。北府兵战力的提升,让桓温也颇有
2023-02-15 19:24:00
谢安:东山再起与力挽狂澜的政治家
...谢安仍然保持了他的政治原则和道德风范。他没有屈服于权力的诱惑,坚持自己的理念,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谢安在东晋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秩序的恢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治理理念和政
2023-12-04 14:50:00
谢氏家族:东晋时期的名士风采与权力游戏
今天继续说东晋,东晋孝武帝时期,谢氏家族的时代到了。以谢安为代表的谢氏家族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之后功成身退,留下了让人望尘莫及的名士风采。直到今天依然让人身不能
2023-11-09 15:08:00
聊聊哪些与淝水之战相关的轶事典故
...人也凭借此战留名青史。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借此机会收回权力,成为了东晋唯一掌握皇权的皇帝。而战败的前秦天王苻坚,也并非是一位怯懦无能的君王,他诛杀暴君苻生,为永嘉之乱以来的关中百
2023-10-08 16:10:00
东晋四大家族:琅琊王氏、庾氏兄弟、桓温与谢安的权力斗争
...谢安就仙逝了。他死后,谢家子弟相继凋零,丧失了执政权力。东晋也随后灭亡。
2023-11-08 21:48:00
东山再起的东山在在哪里
...哪?它又与何人有关呢?“东山再起”的典故出自《晋书·谢安传》,指的是东晋名士谢安重新出山做官的故事。“谢安少年既有名声,屡次征辟皆不就,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
2023-05-19 14:35:00
淝水之战这场经典战役,诞生了哪五条成语
...安、谢石等人青史留名。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借此机会收回权力,成为了东晋唯一掌握皇权的皇帝。而战败的前秦天王苻坚,也并非是一无是处,他诛杀暴君苻生,为永嘉之乱以来的关中百姓,带来了
2024-05-15 16: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